书城农林施肥知识(下)
19938200000023

第23章 桑树对化肥的所需量

桑树施肥的原则,是根据桑树生长发育规律、气候、土壤和肥料情况以及养蚕采叶时期来确定施肥时期、肥料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各地情况不一,应根据本地区条件灵活掌握施肥技术。

(一)施肥时期

据江苏、浙江地区的桑园施肥经验,一般分春、夏、秋、冬四个施肥时期。有些地区,一般高产桑园是采1次叶施1次肥。

(1)春肥:桑树春季发芽所消耗的养分,主要是靠越冬前在枝干内储存的物质。到春蚕四至五龄期,由于气温和地温的上升,桑树新陈代谢和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增强,所以,春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春肥宜在桑芽尚未萌发前施入,长江流域一般在立春以后,惊蛰到春分施下;北方在清明前施下。春肥应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如人粪尿、化肥等。

(2)夏肥:夏肥一般分2次施用。第一次在夏伐后随即施入,不超过6月上旬。第二次在夏蚕结束后施入。夏肥施用量要多,肥料质量要好,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因为夏季气温高,肥料在土壤中分解快,所以,应配合施用一些腐熟或半腐熟的农家肥料,保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

(3)秋肥:一般在早秋蚕结束后于8月下旬前后施入,能促进枝叶继续旺盛生长,延迟秋叶硬化,增加秋叶产量。太湖地区每年在8~9月份有施水河泥的习惯。在寒冷地区,为了增强桑树的抗寒能力,可增施磷、钾肥。秋肥施用不宜太迟,以防枝梢延迟木栓化而遭受冻害。

(4)冬肥:冬肥是在桑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施入,这次施肥以堆肥、厩肥、河塘泥或垃圾等迟效性肥料为主。施冬肥应结合冬耕,有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作用,为翌年桑树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二)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1.桑树施肥量

桑树施肥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桑叶产量的高低以及能否做到经济合理。根据各地试验资料计算,亩产桑叶500~1000千克的桑园需施氮素7.5~15千克,产量1500~2000千克的高产桑园需施氮素20~40千克。而每次施肥量是在全年施用量确定后,再按一年施肥时期和次数作适当的分配。一般春肥约占总用量的20~30%,夏、秋肥占50~60%,冬肥占20~30%。

江苏、浙江省高产桑园的施肥情况是:①亩产桑叶2500千克左右,需要施氮素44~47千克、磷素15.7~18.2千克、钾素27.4~30.8千克。②全年施肥种类以农家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的氮素占总氮量的80%以上。③氮、磷、钾比例为10.3∶9.5∶5.8~6.9。④全年施肥以夏秋季为主,夏秋肥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49%,春肥占19%,冬肥占32%。

2.桑树施肥方法

(1)穴施。一般靠桑行一侧两株桑树之间开穴,穴的大小、深浅,随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桑树大小而定。一般穴的深、宽为20厘米×30厘米,施肥后必须覆土。

(2)沟施。在桑树行间中央一侧开沟,一般深、宽为20厘米×30厘米。开沟时应尽量少损伤根部。

(3)环施。适用于树形高大,根系分布较广的高于桑或乔木桑。距桑树一定距离开一环状施肥沟,沟的大小以能容纳肥料为准。

(4)撒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桑园地面上,撒后即耕翻入土中,一般结合冬耕或春耕进行。

(5)根外追肥。根外追施的营养元素可直接被桑叶吸收利用,避免养分在土壤中固定逸散等损失,故肥效高,有明显增产效果。据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作根外喷施追肥,一般可增产桑叶10%左右,并有提高桑叶品质的作用。

喷施的浓度要适当,浓度太低,增产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会造成危害。根据试验,浓度以尿素为0.5%、硫酸铵为0.4%、过磷酸钙为0.5%~1.0%、硫酸钾为0.5%、草木灰为1.0%的浸出液为宜。一般每亩用量100~150升溶液,喷施宜每隔5~6天1次。喷2~3次后就能见到叶色加深,生长加快的效果。在干旱季节可适当增加喷施次数。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差异很大,蔬菜栽培种类繁多,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做到施肥增产,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