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药知识(下)
19937900000162

第162章 噻枯唑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噻枯唑是一种噻二唑类低毒杀菌剂,又叫叶青双、叶枯宁、川化-018,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内吸作用,对假单孢杆菌属和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有良好活性,对鱼低毒,化学性质稳定。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抑病保产效果显著。产品有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5%叶枯宁悬浮剂。

(1)秧田期:在水稻白叶枯病老病区,种植感病品种秧田,在秧苗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1次药。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千克,可预防或减轻本田发病。

(2)本田期:拔节后注意检查,当发现发病中心立即喷药封锁。用2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当气候条件有利发病、又有较多发病中心时,要全面喷药,用量和稀释倍数同上,隔7~10天再喷1次。受水淹稻田,排水后立即喷药。

噻枯唑以保护作用为主,必须在发病前喷药。一旦病害在全田普遍发生,即使多次喷药,收效也不大。上述药量对水喷雾也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