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药知识(下)
19937900000159

第159章 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三环唑又叫克瘟唑,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内吸性较强,也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杀菌机理和粉锈宁等三唑类杀菌剂不同,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时黑色素的形成,从而使附着孢不能产生足够的膨压,阻止病菌侵入。也能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此药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导到稻株各部位。对某些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病菌也有良好效果。较耐雨水冲刷。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在发病前使用效果较好。商品有20%和75%可湿性粉剂。

(1)叶瘟:采用药液浸秧法。把拔起的秧苗捆成把,稍甩一下放入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药液中浸泡1分钟左右捞出,堆放20分钟即可插秧。浸秧法虽然较费事,但秧苗充分均匀吸药,控病时间可长达1个月。工厂化育秧,在秧苗移栽前1天,将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用喷壶浇淋在育苗箱秧苗和床土上,带土移栽。每个育苗箱(30厘米×60厘米×3厘米)用500毫升药液。

(2)苗瘟: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用喷雾法施药。每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40~50千克喷雾。

(3)穗颈瘟:一般发生年份,在水稻破口至零星抽穗期,用2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可湿性粉剂3500~40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60~75千克。在叶瘟较重年份,穗颈瘟可能大发生时,可喷2次药。第1次在孕穗末期,第2次在齐穗期。药量和使用浓度同上,水稻收获前21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