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土地制度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大对抗阶级。但是,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这时以“学者”身分出现,对于各种学术问题,天文、地理、数学和物理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而争论不已。“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就是由春秋战国叶期复杂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春秋中后期,周天子地位衰落;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先后夺取了政权,但处于封建割据的状况。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而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当然还没有能成为统治思想。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还有,战国时期“养士”的风气很盛,如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在都城近郊的稷下专门开辟了供“文学游说之士”“不治而议论”的学宫。后来的大贵族“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养士”多达几千人。这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
“百家争鸣”局面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也就相应地基本结束了。
总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