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19933600000085

第85章 水路交通科技

在世界新技术浪潮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战略转变:交通不仅要满足人和物的空间位移的需要,还要综合考虑其对社会、经济、环境整个大系统的影响。交通运输新的战略目标是: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机动性,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改善自然与人类环境,以及保证国家安全等。在发达国家,随着交通运输战略目标的调整,出现了一批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种技术上的革命将改变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原先的发展轨迹,使社会经济产生质的飞跃,这种变革必将对21世纪的水运交通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1.港口、航道规划与建设技术

(1)国外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港口规划上的一个新特点

协同是耗散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协同有助于抵消系统中个体作用的混乱、偏离现象,克服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中的无序状况,从而产生协同的力量。国外港口群的发展和规划顺应了协同发展这一趋势,充分利用港口群的集聚效应,提高港口群体的竞争力。

(2)国外港口建设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深水筑港技术

深水海港的建设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建港技术的高低。国外海港建设向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发展,自然、地质条件更为复杂,施工条件更为恶劣,检测和修复更为困难。因此港口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施工条件更为恶劣,难度更大。深水港口施工的特点是:离岸较远;水深、浪大、流急;基础处理难;结构构件庞大;需要大型船机设备等。为此,需重点解决:远距离准确定位和水深测量;深水基础处理;大型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安装;耐海水的筑港材料;工程检测技术等。

(3)疏浚工程的大型化迫使挖泥船等疏浚设备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发展

当今世界最大的耙吸挖泥船为1996年建造的杨德·诺尔号,其船型为152.3m×29m,总装机21930kW,舱容18000m3,挖深可达35~55m,最大可达97~102m。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挖泥操作的自动化系统也迅速发展。自动化系统现在主要用于绞吸和耙吸挖泥船,其中绞吸挖泥船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包括计算机、执行机构、检测仪表的闭环计算机控制系统。据日本统计资料反映,自动控制比手动控制,生产率可提高约11%。

(4)注重整治工程对环境、生态等影响是国外航道整治发展的新特点。

国外在河流的整治过程中,以“全面治理、综合利用”为目的,实施了标准化的船队建设及现代化的运输管理,船舶平均运距长,运输费用低,推动和吸引沿岸工业的发展,并繁荣了旅游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水运发达国家航道建设已具规模,航道整治已近尾声,仍靠疏浚来增加和维持航道水深,但航道整治设备和手段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更加注重航道整治工程对水质、生态等环境影响的研究,成为国外航道整治发展的新趋势。

2.船舶运输技术

(1)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具潜力

集装箱运输是运输业的一场革命,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外水运科技的发展趋势。集装箱运输发展到今天,已朝着物流中心化、管理电脑化、港口高效化、船舶大型化、运输综合化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迅猛发展,这一趋势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需要,其运量增长速度将远高于世界海运量的发展水平,集装箱运输已成为最具潜力的运输方式。

(2)远洋快速货运发展前景看好

在现代海运技术中,有两项新技术的发展十分类似于飞机中的喷气式发动机。一个是涡轮增压技术,另一个是水上喷气发动机。这些技术已经在许多小型的客船和汽车渡轮中得到应用,而且有迹象表明,这些技术也可以用在重载、高速船舶上。这些海上新技术的改进和在海岸上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全球海运业的发展,恢复海运对全球贸易昔日巨大的驱动作用,从而带动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的50年里,快速货运对全球运输业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不亚于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3)智能化是船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当代世界船舶技术的发展和主攻方向是:①节能化,具体技术措施包括:提高主机和动力装置的效率(发展低速、长冲程新机型等);改善船舶推进性能(如改进船体线形、发展大直径低速螺旋桨推进方式等)。②自动化。③高技术货运新船型的开发,如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运输船、化学品运输船、自卸船、浅吃水肥大型船等。

(4)客运滚装化和高速化

近年来,高速客船有向大型化、滚装化和更高航速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的高速客船突破了20世纪70年代前的旧模式,一些抗风浪能力强的新船型,如穿浪双体船、水翼双体船、气垫双体船和小水线面双体船等,已由遮掩水域向风浪较大的开放水域拓展,并从单一客船向可载运旅客、轿车甚至卡车和集装箱的客车渡船方向发展。

3.信息技术

(1)电子商务和EDI技术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在港口和航运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逐渐深入应用到港口、航运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部分。目前,在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和普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L),使水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网络进一步扩大到货主、保险、银行、商检、海关、外贸、货运代理以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实现网上电子商务。EDI技术使集装箱单据的传送快捷、方便,减少了传送时间,保证了传送质量,提高了传送效率,对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门到门运输以及物流体系的建立起到巨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条形码、集装箱与EDI已被公认为国际贸易手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3大技术特征。

(2)航行安全保障技术

世界航行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和预防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采用现代搜救技术及时对各种海难事件进行救助。主要技术领域有: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型航标;开发长距离、全天候、先进的定位导航系统;在主要港口和水域设置船舶交通管制系统。

4.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船舶事故溢油危害巨大,对突发性大面积溢油的防治措施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是船舶防污染中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的领域。为此,许多国家建立了溢油事故监视与报警系统,建立了港区定点和船舶、飞机巡回监视网络,并广泛应用测试雷达、红外线/紫外线扫描等遥感技术。一旦事故发生,采用溢油应急计划,对海上和岸边的溢油进行治理。主要措施有:溢油应急过驳,施放围油栏,喷洒抗溢油化学试剂,使用水面浮油回收船,使用各种溢油回收装置(或撇油器);激光点燃溢油;喷射高压水柱并喷洒油分散剂,冲刷受到污染的海岸,再用真空泵将油污水抽到油水分离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