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19933600000076

第76章 空间平台能代替人造卫星

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人造卫星逐渐暴露出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体来讲,人造卫星的有效载荷小、功能单一、成本高、寿命也比较短。而且各国单一用途的卫星相继发射上天,造成空间轨道的拥挤,限制了它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考虑到这些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空间平台的设想应运而生了。

椐专家介绍,空间平台可采用大型构件积木式组装建成。它可以设有多种对接口,供航天飞机、轨道间飞行器等“停泊”,可以加注燃料、更换、修理物件和设备,使之永久地留在空间工作。由于平台的有效载荷大,它还可以同时搭载通信、气象、天文等多种学科所需的大型设备。

空间平台不载人,只要给予短期照料就可以了,因此风险小,投资少,技术可行,没有污染,不受干扰。发射一个空间平台,耗资仅相当于发射数颗人造卫星,但它能灵活地执行各种复杂的马拉松式的太空任务。

空间平台可以协调多学科的关联工作或各种有效载荷同步工作,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同时也缓解了轨道拥挤状况。今天,许多国家都竞相研究开发。专家预测,这种由人造卫星发展起来的组合式大型“超级卫星”,将是21世纪应用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都投入空间平台的研究,提出的方案也不少,有共轨平台、极轨平台、静止平台、地球观测极轨平台、科学与应用平台等等。其中,欧洲空间局提出的一种“卫星簇式”的专用通信平台方案受到大家的关注。

专用通信平台是将9颗小型卫星置于同一轨道上,作“编队运行”,形成星座。各卫星之间用激光或微波线路连接,形成无机械连接的大型空间平台。

到21世纪空间平台将逐步取代各类应用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