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艺术小百科
19932900000038

第38章 舞蹈艺术(4)

“阁楼”地下迪厅位于布利克街北边百老汇附近。当卖酒的迪厅在周六夜里都关门时,唯独它能一直营业到周日清晨三点多钟。免费会员资格,3美元的门票包括所有的费用:免费潘趣酒、饼干,外加寄存与超级音乐混合。这些措施使“阁楼”非常受欢迎。无论是女人、黑人、拉丁后裔,还是男同性恋者,“阁楼”对他们都一视同仁。

当然,男女之间的吸引很强烈,迪厅里的人们也不例外,这里激情舞动的场面中,时常会见到热恋中的情侣。霍利兰在描述《迪斯科舞者》中“第十二层楼”迪厅的“鼎盛”时提到:“第二年它的名字已经世人皆知,而且好多人都想要去那儿跳舞。电影明星、摇滚明星、摄影师、巴黎的富翁和从达拉斯来的妇女都在这儿露面,它成功了。”

1975年秋天,经理毛利斯·勃拉姆斯主持的“永恒”夜总会开张,成功地融合了居民区的雅致和闹市的狂热,并对所有人开放。它的经理深知,有社会普罗大众的支持,“永恒”便会成功;反之,它将会垮台。和其他夜总会一样,“永恒”一改变经营方向,年轻、单身的中产阶级正派男女便大批涌入它的舞厅。两年以后,随着“永恒”的两位老主顾斯蒂夫·鲁贝尔和兰·施拉哲合办了一家“54号演播室”迪厅(Studio54)——娱乐产业中名气最大的迪厅夜总会开业了。

街舞

街舞,英文名HIP-HOP,是现代舞的一种类型。起源于美国街边轻松自由的黑人舞蹈,因其独特的HIP-HOP风格和无法抗拒的强大魅力,成为现代舞蹈健身的主流。街舞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音乐中,只需要穿上至爱的T恤和宽松的板裤,就可以跟着音乐把手脚的能量尽情释放。

激越奔放的节奏,挥洒自如的舞步,活力十足的街舞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为街舞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是想努力使街舞成为广大青少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新选择。从而也使街舞成为我市一道青春亮丽的风景。

街舞最早起源于美国纽约,是爵士舞发展到90年代的产物,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极其变化,以及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个环节的各部分独立运动(比如:一个上臂动作的完成是从手指、手掌、前臂,直到上臂与肩部的各种活动的有机结合)。因此街舞不仅具有一般有氧运动中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弹性、增强韧带柔韧性的功效,还具有协调人体各部位肌肉群,塑造优美体态,提高人体协调能力,陶冶美感的功能。

所谓的HIP-HOP DANCE,正是现在最广泛流行的一种街舞类型。如果我们以舞蹈的观点来看,它可以分成NEW SCHOOL和OLD SCHOOL两大类。如何去区分这两大类型呢?我们可以从年代及动作或是音乐类型来区分。其实HIP-HOP就是各种街舞的总称。事实上,我们所谓的BREAKING DANCE或是OLD SCHOOL正也是属于HIP-HOP的一种。这种OLD SCHOOL的舞蹈包含着LOCKING(锁舞)、POPING(机械舞)、BREAKING(霹雳舞)、WAVE(电流)这些东西(这种霹雳舞式的舞蹈风格著名的团体——Rock Steady Crew)。他起源于美国街头舞者的即兴舞蹈动作。这些街头舞者多半是以黑人或是墨西哥人为主,或许正是所谓的“穷人的娱乐”,这些流行的街舞多半发源自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这一区住的全是一些穷困的黑人或墨西哥人)。这些黑人及墨西哥人的孩子们成天在街上混,跳舞,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各种派系,也很自然的在他们所跳的舞蹈上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龙舞

龙舞,按《辞海》的归类和注释,龙舞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西宁社火也不例外,龙舞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1)龙舞的由来

关于龙舞的由来,还得从“龙”说起。传说中的“龙”的形象乃是鹿角、马鬃、牛口、虎牙、蛇身、鱼鳞、雕爪、麒麟尾。它原来系初民各部落奉祀的图腾综合体,后来逐渐演变为汉族的民族象征。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曼衍”就是明显一例。

西宁社火龙舞的舞具造型特点,是以每节龙体内能够点燃灯烛的龙灯为主,这种龙灯适合于夜间演出,这也符合西宁社火以灯火为主的特点。从演出效果上看,龙灯随风摆动,随着龙舞的各种不同姿势,忽明忽暗,时左时右,上下翻腾,犹如闪闪发光的巨龙在腾云驾雾。

(2)龙灯的扎制

龙灯的扎制大致上可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珠灯和龙皮五大部分。传统的龙灯工艺是以竹、木、纸、布这原材料,也有用柔韧性较大的黑刺、胡儿条等代替的。现在选用八号铁丝这主筋,配以弹性较大的细钢丝,扎制的龙灯坚韧度比竹木龙灯强,且富有弹性艺术效果也比竹、木龙灯好。

(3)龙舞演员的化装

鬓插表码以示来自上方;头戴光棍口袋帽;额头画有团寿字图案,以示与常人有别;光棍服、灯笼裤或以腿带绑小腿部(也有扎大麻穗子装饰的)“勇”字坎肩;四片瓦的腿靠按龙分色,舞青龙者为兰色红边,舞黄龙者为黄色红边等。

(4)龙灯舞的表演

龙灯舞的表演按其表演形式的不同而命名,就西宁社火中的龙舞有《双龙对舞》俗称挽花子、《鲤鱼跳龙门》、《双龙戏珠》,单龙表演只有挽花子。这些节目的名称不一样,舞步和路线大同小异。就双龙对舞这种形式,是以舞龙八式为主,即以舞龙的基本步伐,按照舞龙的八种路线跑场。

舞龙的基本步伐有五步一摆头的游龙步,有碎步快跑的飞龙步,还有三步一摆头的腾云步。舞龙的八式路线是:圆场、搭门、舔龙和穿花,换向“8”字四门、盘龙、对盘、游龙以及卸场结束式。

(5)龙舞的伴奏

伴奏是以唢呐为主伴之以五步一点、三步一点和碎步锣鼓。据说唢呐是过去宫庭乐器中最主要的响乐。故在今某些古典戏剧中常用于帝王摆驾之时;社火龙舞被认为是帝王形象,当用此乐。其次,在西宁一带,唢呐被认为是神乐,民间婚丧大事,习用此乐,似乎成了上通天堂,下彻地狱之声。社火龙舞被子看作是人神共乐的一种舞蹈,唢呐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其伴奏的主乐。传统的曲牌有《大摆队》、《双龙会》等。

(6)龙舞的习俗

搭门一节被子看作迎神的仪式。在双龙搭门时,人们总喜欢抱孩子到龙灯下过关煞。说可得保佑,有的将孩子的乳名改为龙王保或天神保等,若干年后,孩子长成,再到社火龙灯下过一遍,给龙搭一条红,说是赎身。

其次是四门,和跑满场四门一样被子认为是五方五地、朝33天。对此老人们常墨祷,以求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在龙灯舞动时,还有人悄悄拔几根龙须,缝在孩子的衣衫上,以求保佑。新扎制成的龙灯,在演出之前,要举行请龙仪式。说是因为龙(在西宁习俗上把河流称为青龙)源于泉,从泉边请来的龙才是真龙,灵验。在春节社火之后,农历二月二插铧播种之前,不少地方也兴擎龙游四方的习俗,说是按农头(当是西宁方言中“农”、“龙”同音)被看作是确保五谷丰登的必要措施。

冰上舞蹈

冰上舞蹈,起源于花样滑冰,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偏重舞步,强调用动作表达音乐。1937年英国举办首届冰上舞蹈锦标赛,1949年起被列为单独比赛项目。

冰上舞蹈是一对男女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冰上进行一些舞蹈步法和舞姿滑行的表演。经过多年演变,已经超出了花样滑冰的范围,因而单独形成一项冰雪运动的比赛项目。

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区别:冰上舞蹈不允许用托举动作。冰上舞蹈的编排不是随意的,冰上舞蹈必须完成规定的各种舞蹈。

(1)基本规则

冰上舞蹈的比赛分三部分,分别是规定舞(规定图形)、创编舞和自由舞。规定舞(规定图形)必须首先滑行。创编舞必须在规定舞之后,但不得在同一天。自由舞必须最后滑行。

冰上舞蹈的一些基本连贯动作是:夏塞步侧步快滑,乔克塔步和莫霍步。

由一男一女配对参赛。比赛按规定舞、创编舞和自由舞的顺序进行,第一天规定舞,第二天创编舞,第三天自由舞。

第一,规定舞(Compulsory dance):根据规定的音乐、图案、步法和重复次数完成动作。规定舞共有22套,国际滑冰联盟用抽签方法确定两套作为下年度的比赛项目。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姿势评定技术分和表演分。

第二,创编舞(Original dance):又称定型舞。运动员按规定的韵律自选音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自编的舞蹈步法和图案。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的动作情况评定编排分和表演分。

第三,自由舞(Free dance):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的4分钟内完成由各种步法、托举、小跳、姿势、握法等动作组成的自编舞蹈,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风格和创新等评定技术分和艺术印象分。冰上舞蹈的评分和确定名次的方法同单人滑。

(2)主要特点

冰上舞蹈有别于男女双人花样滑冰,它偏重于舞步,对技巧性动作有严格的限制:不允许有典型的双人滑动及单人滑的跳跃与旋转动作,诸如太多、太高或超过一周半转体的托举,两人太多、太长的分离,两人同时的跳跃,以及过多的造型等,更忌讳单手相拉的姿势和滑行中一人在另一人身上坐、靠、躺的造型动作。上述动作在冰上舞蹈比赛中出现,都要被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