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神
人的精神状态包括心理和情绪。在精神和人的健康关系上,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是人身之主宰,认为精神养生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出了精神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人的精神本是大脑的生理功能,而在祖国医学脏象理论中则将其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灵枢·口问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则无不从心而发。”以上论述说明,心脏主司精神意识,同时也有协调各脏腑的主导作用,如果能善于调摄精神,则心之功能强健,各脏腑活动正常,人就健康长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医钞类编》云:“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口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全元起曾指出:“善摄生者,内除喜怒,外避寒暑,故无道夭,遂得长生久视者也。”说明人的精神状态与脏腑、气血的功能互为影响,还说明情志剧烈变动可使人生病,甚至造成中道夭折,故摄生要把调摄精神放在首位。
《孔子家言》云:“仁者寿”、“智者寿”。《内经》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南宋医学家张果在《医说》中指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可致也。”《庄子·养生主论》说:“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友渔斋医话》告诫人们:“七情者人不能免,惟不可过耳,过则伤矣,其伤虽分五脏,其实一心耳。”《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明代养生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延年良箴》中指出:“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这些论述告诉人们,要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那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消除不良情绪,要善于调神、治神和养神。
调摄精神,祛病延年
人生绝无平坦通途,个人行为的闲失,人际间的亲疏,别人的误会、嫉妒、诽谤,事情的不顺或事与愿违,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突如其来的打击,都会使人产生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精神状态。即使是意想不到的喜事,如掌握不当也会变成一种不良的精神状态。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而自身又不能将其调节到正常生理活动可以承受的程度,则七情就会使人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人体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又称“内伤七情”。
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内脏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液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此文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可见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之密切。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致病多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初期均见表证,称为“外伤”,比较容易治疗。七情致病则不然,它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称为“内伤”。七情内伤对肌体的健康和寿命的长短影响较大,并且发病后治疗难度也大。为什么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七情直接伤及内脏。祖国医学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语)指出了各种刺激都会影响心脏,心脏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又会伤及其他脏腑。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多见。例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出现神志失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可出现肝经气郁等症,如两肋胀痛、常太息,妇女痛经或闭经等。此外,情志内伤还会导致阴虚火旺或湿、食、痰诸郁为病。
二是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祖国医学认为,怒则气上,即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面红目赤、呕血,甚至昏厥猝倒。喜则气缓,在正常情况下能缓和精神紧张,过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悲则气消,即悲过度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造成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恐则气下,即过于恐惧可使肾气不通,气泄以下,造成二便失禁、骨酸痿厥、遗精等症。惊则气乱,即突然受惊使气机紊乱,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惊慌失措。思则气结,也就是思虑劳神过度会致使气机郁结,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三是情志异常波动可加重病情,如高血压患者遇事恼怒时,血压会迅速上升,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扑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常因情志波动而诱发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
正因为七情过度对健康和长寿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精神调摄。精神调摄好了,则可使脏腑机能协调,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经络通达。这样,既可以防六淫的侵袭,又可免七情之所伤,因而可健康延年。这正如《证治百问》所言:“人之性情最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寿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祛病,可以永年。”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魏晋之际的著名养生家嵇康有一名著《养生论》,全篇文章的核心是“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八个字,意在告诫人们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其实淡泊养生,并非嵇康独倡,古往今来,一切立身正派的有识之士无不一心倡导之,躬身实践之。
淡泊名利,就是要知道争名夺利、患得患失、贪图钱财等会伤害自身的品德修养,伤害自己的健康。所以,对名利应漠然视之,不去谋求。但这种不谋求并不是思想上有贪求的欲望而在行动上强行禁止、勉强克制。要做到淡泊名利,也并非易事,无论是对物质的需求还是对精神的需求,都不是轻易就可去除杂念的。淡泊名利要求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一步一步地使精神渐入淡泊的境界。人生活在世上,各种各样的私利、物欲无时无刻不在侵袭人们的思想。聪明人明白生命活动的规律,时时注意调节自己的情志,不受其诱惑,不受其伤害,有的人则不然,肆意放纵自己的欲念,刻意追求,常于细微之处劳神伤身。长此以往,则由损伤而造成早衰、短寿。故一切有志于养生者,切莫放松细微的变化,务使精神处于一种平和清静的状态。淡泊名利,就要割舍过分的物欲,不能患得患失,不为眼前利益所引诱、干扰,这是个痛苦的磨练过程,只有越过这一过程,我们的养生方能取得成果,甚至产生意料不到的效应。
我们现在提倡的淡泊养生,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长,其中充满了唯物辩证的哲理。
淡泊不是一事无成,而是同对事业的追求相一致,相协调的。淡泊的是个人的名利,追求的是祖国的事业、民族的前途。每一个养生的有心人,只要不为名利所束缚,一往情深地从事对自己所热爱,所迷恋的事业的探索,不但会有丰硕的直接成果,而且会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超凡脱俗,永葆美好的青春。
淡泊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对生活更深沉地爱,一提淡泊,有人便联想到那些遁迹山野的人,其实,那只是消极厌世,而不是淡泊的同义语,“红尘”是需要看破的,追“官”逐势,为个人的一件小事而大动肝火,为瞄准某一个位置而刻意钻营,为几张票子而眼珠充血,这样的“红尘”一定要看破,一定要脱离它,这才是真正的淡泊。只要你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山川草木,你的生命便会在淡泊中得到延长。
淡泊不是清汤寡水、衣衫褴褛,而是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洁身自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衣、食、住、行等更应淡泊待之,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得到改善即应满足,切不可有奢望。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甘于淡泊,才能保持一种恬淡宁静的心境,肌体充满浩然真气,从而免受风寒邪气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