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典成功艺术
19931900000023

第23章 与人合作通成功(3)

生活现实中,成功的人大多是有关系网的人。这种网络由各种不同的朋友组成,有过去的知己,有近交的新朋,有男的,有女的,有前辈,有同辈或晚辈,有地位高的,有地位低的,有不同行业的,有不同特长的,也有不同地方的。这样的关系网,才是一面比较全面的网络,也就是说,在你的关系网中,应该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你提供不同的帮助;当然,你也要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帮助。这才是关系网应当具有的特征。

“关系网”作为当今网络时代的“一员”,有着它本身“网”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这面网上成员的构成应该有点有面,分布均匀。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结交的范围十分狭窄,分布十分不均。只在自己熟悉的范围认识一些人,而这些人的行业和特长比较单一。这样就构不成一面目标的关系网了。当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爱好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如果你是一名学者,你结交的学者朋友就是你的各种关系中最集中的人群;如果你是干部,你周围的许多朋友就是你的同行,即他们大多数也是干部;其他各行各业都可以依此类推。这就是我们在编织关系网的时候,常常遇的到局限,这种局限关系到关系网的“使用价值”和其他质量。

假如你是一名干部,你有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回答必然是肯定的。那么,你有没有必要结交理论界的“网民”?回答也必然是肯定的。因为,既然你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那么,在理论界需要别人的帮助就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遇到很多仅靠自己的能量很难克服的困难。反之,假如你是一名学者,你有没有必要结交政界的朋友?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上知识分子受“清高”的影响,往往喜欢闭门谢客,喜欢孤军奋战,特别是对官场上的事情喜欢“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政界的人物更是不愿去与之进行交际。这样的传统和习惯是十分不利的。从成功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现代人的成功更为不利。如前所述,在中国要成功,离不开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而上级领导大多是官场上的人,你不主动与他们交往,他们对你不了解,你对他们也很陌生,你怎么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呢?

另外合作中需要彼此间的优势互补。本来,你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就可能你有那方面的劣势。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会著书立说,但你未必会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样样精通,那么,你不精通的领域,或者你根本不懂得的领域,就需要在那些方面精通的人的帮助。如果,朋友的结构太单一,不能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同行、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之间。所以,正是因为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爱好、有优势,才要有意地结识与你的特长、爱好、优势有差别的人。这才符合网络的结构和原则。

广泛与人交往合作是机遇的源泉。你的这张网面越广,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有时甚至是在漫不经心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朋友的朋友的帮助、朋友的关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难得的机遇。在很多情况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荐、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例如,某单位新来一位主要领导,需要配备秘书,在多人跃跃欲试、趋之若鹜的情况下,小蔡被选中了。原因就在于这位领导委托自己的一个下级王某为自己物色秘书,而王某和小蔡是同学和好朋友,他们都是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90届毕业生。王某自然清楚,小蔡肯定胜任秘书职位,于是就把这个同学推荐出来了。结果,领导本人满意,组织考察合格,正在为前程茫然奔波的小蔡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找到了自己适合的位置,在当时情况下当上领导同志的秘书,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成功的一个里程碑。

这个里程碑的获得,关键因素是他有那么一个得到领导信任的同学。也许他想不到这个朋友会对他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他们之间彼此进行交往的时候,没想到这种交往决定了日后一个人的巨大成功,没想到这种交往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机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广泛,机遇就多,不可急功近利,有许多机遇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而在初步交往中,人们很可能没有看到这种机遇,在这个时候,不要因为没有看到交往的价值,就冷漠这种交往。谁知道与谁的交往会带来很大的机遇呢?张开你的合作网络,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五、合作要有“亲”有“疏”

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否则如今的天下肯定已经大乱。与人交往亦如此理。

一位学子自深圳归来,谈起一种“深圳现象”:“相识容易相会难”。在那里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并不难,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每一位青年,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你只须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跟他打个招呼,肯定没有人会拒绝你。但与你结交之后,尽管相距不远,你也不可随便去“骚扰”对方,如无事却不能动辄登门拜访以畅谈为乐。

因此,在与合人的过程中,不要显得亲密无间,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你可能感到困惑,发出叹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道一句“人情淡薄世风日下”了。可人际心理学家的指教,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每个人在准备和别人建立合作联系时,心里都有一种对“合作关系持续期”的估计。

第一类是“长期关系”。人们都渴望和自己家庭直系亲属的交往以及较近一些的亲属的交往能持续一辈子,如果造成这一关系破裂,你的心中准会感到内疚和不安。

第二类是“中期关系”,这类关系持续期的长短,可以因朋友关系,邻居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而相异。

第三类是“短期关系”,大部分服务性行业关系属于这一类,如营业员,房管所的管理员,送奶人,理发师傅等。

在今天的生活中,随着社会文明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开放与变革进程的加速,“快节奏”成了社会的显著特征,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怪异的两极现象:一方面是人们的人际交往合作空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平均持续期大大地缩短了。比如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邻居关系也因搬迁次数而改变,因为职业流动,同事关系也因变换岗位而改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种变动的速度愈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持续期就往往愈加缩短,临时性就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特点。因此,要增加一个人生活中的接触面,就必须既能建立关系,又能割断关系;既要会交往,又要会疏远交往。那些适应性最强的人,也是社会上最吃得开的人。

如此看来,“深圳现象”恰恰是人际关系中“疏远合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交往原则。“久居难为别,频来亲也疏”这句俗语,或许可以进一步说明“疏远合作”的合理性,正确性。

人的社会化日益明显,但却应排斥人生还有独立的时空。如果没有独处的绿洲,人的心里实际上就会有不安全感,生活也难说有真正的自在。

因而,与人合作、交往这根“弦”需要有张有弛,不能老是绷得紧紧的。对于频繁的交往,往往会使人感到厌烦。

人际关系的深度固然与交往的频率有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可能有交往深度的。但这个频率也要有个“度”。你若与别人交往,三天两头就要见面交谈,一谈就谈个大半天,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可能吗?即使是什么事都不干的清谈家,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他这样做,除非这个人在世界上只有一二个朋友或更少的交际对象,除非这个人是在与女朋友商议婚事如何筹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疏远合作,自然可以化为许许多多的具体内容。

例如,当你要去拜访别人时,应尽量做到不当不速之客,而要尽可能在光临前先与对方联系好,在交谈中如果发现对方有“比较忙”的细微表示时,应尽快把话说完,识相地迅速起身告辞,谈话中不要对人家的家庭情况“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像“查户口”似地问个没完没了,不要乱动人家的东西。等等。

又如,当你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时间,精力已有“超负荷运行”之感,很想来一下疏远交往时,那就不妨培养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去调节。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动若脱兔”,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认识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静若处子”,当“寂寞”时就要甘于寂寞,以便静下心来,潜心钻研。如此“动”、“静”结合,“亲”、“疏”结合,不甘寂寞又甘于寂寞,正是体现了“既要会合作,又要会疏远合作”的处世之道。

了解掌握了合作的“度”的问题,我们还要注意与人合作时应切忌的一些问题。

首先,不要树敌过多。现代社会,白天少交友,晚上不出门,这样的“安份守己的好好人”越来越少。这种人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堆里,全不顾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显然跟现代社会生活有距离。

生活中,除了“鸵鸟”式的人物,还有两种人,一种是人缘好,朋友多,处处有人关心相助,他的生活道路显得平坦而宽畅;另一种人八面树敌,到处结怨,别人看到他,离得远远的,这样的人生活道路上障碍多,活着也艰难。

现代社会是个沟通的社会,强烈的人与人交往的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品格,摹仿鸵鸟的生活当然不行。与人交往,到处结怨更不可取。

人与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如思想、性格、意识、修养、利益等。这种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应该成为人们互相交往与合作的障碍。如果斤斤计较这些差别,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想问题、一样做事情、一样好恶,则是一件使双方都痛苦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去看待这个问题呢?

第一,抱着理解、容忍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人与事。假设你喜欢古典音乐,你的朋友喜欢流行音乐,你可以大谈古典音乐的高贵典雅,但不必嘲讽流行音乐的浅薄;假设你喜欢阅读《红楼梦》,你的朋友喜欢阅读《萍踪侠影》,你可以深入研究红学,但不必诋毁武侠小说;假设你是个热情洋溢的外向型人,你的朋友沉静少语,性格内向,你可以整天嘻笑玩闹、蹦蹦跳跳,但不必强行邀请你的朋友参加你的欢乐活动;假设你好谈,总想找个人倾谈,偏偏你的朋友不愿意倾听,转过身子,不理不睬,于是你感到恼火,感到尴尬,也许可以礼貌地打声招呼,回头再聊。碰到不同的人与事,不要一下子就认定此人如何,归结到“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上去,这样,彼此就容易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