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居家生活的500个魅力科学
19931500000057

第57章 家庭急救(4)

小儿惊厥的急救方法

一般惊厥处理

(1)控制惊厥

针刺法: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

安定:每次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10mg,直接静注,速度lmg/分,用后1~2分钟发生疗效。静注有困难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肠,安定注射液在直肠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钟发生疗效。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苯巴比妥钠: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氯丙嗪:每次1~2mg/kg肌内注射。

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静注,惊止即停注。

(2)一般处理

使患几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处理原则见急性颅内压增高征。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按60一80m1/kg·d,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灾害逃生

溺水的自救与救护

溺水致死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自救与救护方法: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

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冻伤处理与急救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不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物质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

(1)冻疮:冻疮在一般的低温,如零上3~5℃,和潮湿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表现为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尔后发生糜烂或结痂。

发生冻疮后,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糜烂处可涂用抗菌类和可地松类软膏。

(2)局部冻伤:局部冻伤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将冻伤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这样作只能加重损伤。

(3)冻僵:冻僵是指人体遭受严寒侵袭,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伤员表现为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雷电击伤急救法

雷击对人体可造成巨大的伤害,强大的雷电流使人或动物的心脏、大脑麻痹而死亡,甚至能把身体烧焦。此外,雷电流还能将局部皮肤组织烧坏,出现有灰白色的肿块和线条,称为“电的烙印”。强大的雷声还可致耳膜受伤。但是,不论何时何地发生雷电事故,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都能尽量减少死亡。

(1)脱离险境: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

(2)对症治疗:

根据击伤程度迅速作对症救治,同时向急救中心或医院等有关部门呼救。

(3)对症救治时的情况对应:

如果患者未失去知觉,神志清醒,曾一度昏迷,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应该就地休息1~2小时,并作严密观察;

如果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正常,应抬至空气清新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毛巾蘸冷水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

如果患者无知觉,抽筋,呼吸困难,逐渐衰弱,但心脏还跳动,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已无知觉,抽筋,心脏停止跳动,仅有呼吸,可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如果患者呼吸、脉搏、心跳都停止,应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人的生命主要是依靠两个重要的生理作用:由心脏跳动所造成的血液循环和由呼吸造成的氧气和废气的交换过程。人被雷电击伤后呈“假死”现象就是中断了这两个过程引起的。因此,做人工呼吸时,必须一直做,直到伤者嘴唇稍有开合,眼皮稍有活动或喉头有吞东西动作时,即应注意被雷击者是否要开始自动呼吸。

实践证明:对雷电“假死”者越迅速耐心地做人工呼吸,救活的机会就越多,有些伤者经过人工呼吸六小时才复活。一般来说,只有在医生到来前被雷击者出现僵硬、尸斑时才能停止抢救。抢救过来后,不能马上站立起来,应抬到床上休息,恢复正常后,方让其行走。

地震逃生与自救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5)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公共场所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同样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遥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

海啸爆发的自救法

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海啸主要是太平洋的特征,20世纪的海啸记录已超过200次。它们的影响和规模因方向、海岸形状和其他因素而不同。在某些特定的海岸,原本威力很小的海啸,能沿着海湾产生几英里长的巨大海浪。

预防和自救:

不是所有海底地震都必然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海底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请远离海滨,登上高处,否则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除非其水平面淹没不了你。

面对像水墙一样滚滚而来的海浪,你无法抵挡,只能逃生。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遇到泥石时可以有采取以下避险方法: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另外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火灾逃生10要点

(1)立即脱去或换掉高跟鞋,以免逃生途中摔倒,延误了逃生时机。也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2)尽可能蹲低身体。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3)尽可能向地面逃生,若楼梯已被火封锁,则可利用绳索或被单连接起来,从窗口滑下地面逃生。

(4)沿墙壁走,有楼梯的绝不使用电梯。

(5)带小孩逃离时,可利用被单将孩子绑在背上或是抱在胸前。

(6)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许多人拥挤,应另找别的逃生通道。

(7)切勿躲在屋角或床下以图一时之安全,这样可能葬身火海。应镇静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找寻逃生出口及方法。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9)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10)无论是居家,还是到酒店、商场、歌厅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便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