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开水是口服药的理想用水
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口服药的理想用水是白开水,温开水或冷开水均可。茶、碳酸型饮料、咖啡、牛奶、豆浆等能用来送服药物吗?医生和药师的回答是否定的。
茶叶中含有的成分有近400种之多,主要有咖啡碱、鞣酸、儿茶素、多酚类等。当和药物同时服用时,一些物质可和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使药物疗效降低。如大量鞣酸可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沉淀作用,服多酶片、胰酶片、胃蛋白酶等酶制剂时,鞣酸和蛋白质发生作用,使药物失去活性,碳酸氢钠可和鞣酸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分解,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可和鞣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弱药效。鞣酸和铁剂可形成难溶性铁盐,妨碍吸收,如服用一些进补药物,鞣酸可和补药中的各类皂苷、生物碱结合,产生不为人体吸收的沉淀物,而降低或抵消补品的进补作用。茶中的咖啡因有兴奋作用,不宜和中枢抑制药同服,咖啡因还有抗腺苷作用,如与潘生丁同服可降低潘生丁药效。咖啡碱可刺激胃酸分泌,用茶水送服抗酸药或制酸药,可降低这些药的抑制胃酸作用。
碳酸型饮料(汽水)含有碳酸水、咖啡因、香料或其他成分,可和某些药物成分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汽水类的碱性饮料及桔子水等酸性饮料均可改变胃肠道的酸碱度,在消化液酸碱度发生改变时也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和吸收。
用牛奶送服四环素类抗生素,牛奶中的多价金属离子可和四环素类药物形成难溶解不吸收的结合物,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降低了抗菌作用。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的吸收有明显的影响,使血药浓度下降,这可能和牛奶中钙离子和环丙沙星中羟基络合而影响吸收。
一般成人一次量的药物用100毫升水送服即可。如果喝水太少,药物可能还粘附在食道壁上,引起黏膜损伤,如干吞或用口水将药片吞下,这样食道损伤的危险性就更大。
服药效果更好的5个姿势
喝水、吞药、抬头、把药咽下,这个习以为常的服药方法很可能影响药效发挥,因为服不同的药物,讲究不同的姿势。为此,医药专家归纳了不同用药的不同姿势。
立定青松式:
临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对消化道有很强刺激性,口服这类药物需采用站姿,服药后不要马上坐卧,最好走动30分钟。长期卧床的病人,禁用此药。
俯首低眉式:
对于一些胶囊类药物,仰头服用则不太合适。因为,仰头吞服胶囊,很可能使胶囊粘在食道黏膜上,不利于药物吸收。正确的方法是稍微低一点头,将胶囊和水一起吞咽下去。
仰卧依靠式:
有些降压药含有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药物,首次服用很可能在两个小时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患者突然晕倒或出现眩晕症状,临床称为“首剂效应”。因此,口服此类药物时最好靠在椅子上或是在床上服用,服用后不要站立走动,以减轻不良反应。
坐如钟式:
有的人喜欢采取站立的姿势进行肌肉注射。其实,站立时臀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折针,药液吸收较慢。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坐姿,不要让肌肉紧张,这样不但药物吸收好,痛感也会减轻。
随机而动式:
五官给药时,更要注意不同部位姿势不同。滴眼药时应坐正,抬头后仰,用手将下眼睑下拉,将滴管靠近眼睛,进行滴药。耳朵给药时,病耳侧向上方,然后给药。鼻用药应将头微微上仰,不要仰得太后以防滴鼻液从鼻后腔流入口腔,滴后轻轻捏几下鼻,使药物和鼻黏膜充分接触,帮助药物吸收。
服去火药需对症
春季气温回升,多风干燥,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一旦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常常表现为咽喉干燥不适或疼痛、唇舌肿痛、口舌生疮、口臭、鼻腔干燥、眼红干涩、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等症状,许多人习惯到药店买去火药服用。中医认为,春季上火属于“热证”范畴,但有实热证和虚热证之分,所以,去火药也需对症服用。
中医认为,实热证应该予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常选用的中药有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石膏、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北豆根、知母等。而虚热证,治疗上应该予以滋阴清热、解毒消肿,常常选用的中药有天冬、麦冬、玄参、生地、百合、沙参等。实火中,如为外感风热证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热毒壅盛时,可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上焦风热,或三焦热积、心膈烦热等证,可选用黄连上清丸、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胃火较盛,可选用牛黄清胃丸;下焦有火时,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栀子金花丸等。虚火中,若为肺阴虚所致咳嗽,可选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肾阴亏虚可应用知柏地黄丸等。
不可过量使用寒凉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上火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另外,上火时还需注意调节饮食,尽可能避免进食如羊肉、狗肉、鹿肉、火锅、酒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可进食诸如苦瓜、苦菜、黄瓜、芹菜、芥蓝、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喝一些牛奶、苦丁茶、金莲花茶、菊花茶等,多吃些如苹果、梨、草莓、葡萄等新鲜水果,有助于养阴清火。
三类忌热水服送的药物
一是助消化类: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等,此类药中主要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或兼而有之。酶系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即凝因变性而失去应有的催化剂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二是止咳糖浆类:
为复方制剂,即将止咳药溶解在糖浆中,较粘稠。一方面糖浆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能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咳嗽;另一方面,止咳药吸收后直接发挥镇咳作用。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使粘附在粘膜上的糖浆减少,不能形成保护性“薄膜”,也就不能减轻刺激,缓解咳嗽,从而使止咳糖浆药效降低。
三是维生素C:
系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不要乱贴麝香壮骨膏
麝香壮骨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外用膏药,腰酸腿痛贴一下就好。但有的人使用时非但没有迅速止痛,反而出现了皮肤瘙痒、紫斑等症状。可见,麝香壮骨膏虽然使用简单,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麝香壮骨膏的主要成分有麝香、八角茴香、山奈、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薄荷脑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麝香。
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和原麝成熟雄体香囊分泌物的干燥品,是享誉国内外的特产珍贵中药材和香料,疗效显著,香气芳烈,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
据《药典》记载,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等。现代研究表明,麝香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很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均有显著影响。
麝香壮骨膏为淡黄色或淡棕灰色的片状橡胶膏,气香,主要为骨伤科腰腿痛类、软组织扭挫类非处方药。麝香辛香走窜、作用强烈、刺激性强,如果应用不当,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有皮肤病的患者慎用;皮肤过敏者不可使用;皮肤破溃感染处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发痒、变红、紫斑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取下并去医院就诊;
(2)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一些研究表明,男性使用含麝香的药物可能导致不育,因此不可长期使用。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1)小儿体内各组织器管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所以用药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家长切不可图方便、省钱,而将大人的药给小儿服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2)家长要知道正确计算用药的剂量,即按照体表面积或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或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药剂量。
(3)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向医生反映孩子曾有哪些药物过敏或其它不良反应史’以提醒医生用药。
(4)在孩子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与原疾病无关的表现时,应引起警惕,立即停药,并尽快请医生诊治。
(5)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6)儿童用药需要注意的除了剂量之外,还有服药时间。哪些药物需要饭前吃,哪些药物适合饭后吃,哪些药之间不适于一起吃,都要向医生咨询清楚。
另外药物的效果常常要一定时间和浓度才表现出来,所以服用一种药物,在没有过敏或其它副作用的情况下,要持续一定时间,待体内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真正起到治疗作用。即使症状好转后,还要坚持一段,尽量完成治疗周期,彻底治愈。切不可用用停停,停停换换,这样即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又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老年人用药八防
老年人用药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一防: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二防: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三防:滥用药物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四防:长时间用药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防: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六防:滥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七防:依赖安眠药老年人大多数睡眠都不太好,但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脑涨、步态不稳等,久用还可成瘾并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用于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必须应用时,最好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八防:滥用泻药老年人易患便秘,为此常服泻药。其实老人便秘,最好用调节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方法来解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用药对胎儿有影响,所以有些孕妇对医生开的药一概不用,而有些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加速对孕妇身体的危害,继而影响胎儿。因此孕妇用药需慎重。
任何药物均应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要用。必须用药时,则尽可能选用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如因治疗需要而必须较长期应用某种可致畸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
切忌自己滥用药物或听信偏方、秘方,以防发生意外。避免应用广告药品或不了解的新药。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服用药物时,注意包装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字样。孕妇误服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应找医生根据自己的妊娠时间、用药量及用药时间长短,结合自己的年龄及胎次等问题综合考虑是否要终止妊娠。
女性月经期用药需谨慎
腹痛是女性月经期的常见症状,多发生于少女或未婚女青年,由于月经期子宫收缩引起。月经期一过,这种腹痛随之消失,但下一次月经时,又会再次发作。多数人并不需要用药治疗,适当休息或采用热敷等,即能缓解,有的女性则习惯于用药止痛。
月经期腹部轻微胀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轻易使用止痛药,除非疼痛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最好选用非成瘾性止痛药,一般采用副反应较少的去痛片或延胡索乙素片。除非疼痛特别剧烈,不要轻易动用麻醉药品。如果每月周期性地应用麻醉药品止痛,极易成瘾。
月经来潮时,子宫腔内有出血面,阴道里有积血。若不注意经期卫生,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因此,保持外阴清洁,月经期使用卫生合格的卫生棉、卫生巾对预防生殖器官感染很重要。
月经期内,应减少会对子宫造成刺激的种种因素,停止使用引起子宫生理功能变化的药物,如子宫收缩药、峻泻药(如硫酸镁),以及具有行气破滞、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经期禁用各种阴道栓剂、坐药,治疗阴道滴虫的局部外用药,也应暂停使用,防止因处理不洁而造成宫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