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931000000046

第46章 修身齐家之方(5)

太平公主受诛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不仅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太平公主冷静沉着,聪明而有谋略,武则天认为她很像自己,所以在众多的子女之中特别喜爱她,经常让她参与机密谋划。太平公主也畏惧武则天的威严,不敢招揽权势。张柬之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时候,太平公主功劳很大。唐中宗时,韦后和安乐公主都畏惧她,她又和太子李隆基一起诛灭了韦氏。太平公主几次建立大功,地位更加尊崇,唐睿宗经常与她商量朝政大事,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谈很久。有时候没去上朝,睿宗动辄询问大臣:“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又问:“与三郎商量过吗?”然后才会批准。三郎是指皇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想做的事,睿宗没有不同意的。朝中群臣自宰相以下,升官还是贬职,都由她一句话决定,由她举荐而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计其数。她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睿宗皇帝,无数人到她府邸拜访,门庭若市。太平公主忌惮太子李隆基,经常在睿宗面前挑拔,让他废掉太子。睿宗生性淡泊,又喜好道术,他汲取以往宫廷变乱的教训,听了太平公主的话之后,反而打算让出帝位,以避免灾祸。

公元712年7月,睿宗颁下诏书,要将帝位传给李隆基。8月初三,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尊奉睿宗为太上皇,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以及重大的刑狱政务由太上皇决定,其他事务都取决于皇帝。此后,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继续专擅朝政,与玄宗发生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出自她门下,超过一半的文臣武将依附于她。太平公主与同党们一起谋划,要废掉玄宗;又与宫女元氏合谋,想用毒药害死玄宗。

公元713年7月,侍中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准备在本月4日作乱,她命令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冲进武德殿,派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中书令萧至忠、侍中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玄宗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等人商定计策,准备抢先诛杀太平公主。初三,玄宗派王毛仲调集闲厩中马匹与禁兵三百多人,从武德殿进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斩杀了他们,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全都斩首。窦怀贞逃进壕沟里自杀,于是斩戮他的尸首。太上皇听说发生变乱,登上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说:“皇帝奉太上皇命令,诛杀窦怀贞等人,没有其他的事情。”玄宗寻找太上皇,到了门楼,太上皇就颁发诏命,列数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因此大赦天下,只有逆臣的亲戚党羽不被赦免。初四,太上皇唐睿宗颁布诏命:“从现在开始,军政国事、刑赏教化,都由皇帝决定。朕好清静无为,修心养性,以遂平素的心愿。”当天,太上皇移居百福殿。太平公主逃进山寺,过了三天才出来。唐玄宗下诏,赐她在家中自尽,她的儿子与党羽几十人也被处死。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女人”,她也想效法母后和韦后,但是她无法达到目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自从武则天称帝、韦后当权后,当时的朝野上下对女性干政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较量中,除了李隆基本人的雄才大略外,朝野上下这种本能的警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太平公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滋长了疯狂的政治权力欲,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太平公主死后,唐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女性干政”的现象。

武三思跋扈引祸端

武三思是唐高宗皇后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临朝听政时,武三思作为心腹先后担任夏官尚书、春官尚书,封为梁王,食邑千户。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武三思为了参与国政,要次子武祟训通过安乐公主诬陷敬晖等人致死。他与兵部尚书宗楚宫、将作大匠宗晋卿等五人勾结,迫害贤臣,时人称为“三思五狗”。他忌妒太子李重俊,通过安乐公主密谋废之。他的儿子祟训娶安乐公主,排斥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时人怨声载道。公元707年,李重俊与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包围武氏住宅,杀武三思父子。

唐中宗李显即皇帝位前,韦后与他共历艰辛,所以中宗对韦后非常宠爱。中宗即位后,韦后开始效仿武后干预朝政。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祟训。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被杀后,她被收入后宫。上官婉儿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熟悉官府事务。武则天十分喜欢她,自圣历年间以后,经常让她参与对各衙门所上表章奏疏的处理。唐中宗即位后,更加信任她,封她为婕妤,让她专门负责草拟皇帝的命令,执掌宫中事务。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所以偏袒武氏。她向韦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唐中宗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中书令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唐中宗让韦后与武三思一起玩一种叫作双陆的游戏,自己则坐在一旁为他们数筹码,对他们毫无戒心。武三思于是又开始与韦后私通,武氏的势力因此又强大起来。

张柬之、敬晖等人屡次劝告唐中宗诛灭武氏集团,唐中宗都不听。张柬之等人说:“武则天改唐为周的时候,李唐宗室被诛杀殆尽。现在多亏天地神灵的庇佑,陛下才得以重登帝位,但武氏却像以往一样安稳地把持着他们所窃取的官爵职位,这种情形难道是朝野之士所希望看到的吗?希望陛下减少他们的俸禄,削夺他们的官爵,以告慰天下之人!”但中宗仍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张柬之等人有的拍着几案叹息,有的弹击手指以致出血,纷纷说:“皇上过去做藩王时,在人们眼里是一个勇武刚烈的人,我们之所以没有诛灭武氏集团,是为了让皇上能亲自诛杀他们以扩大天子的声威。现在皇上却反过头来重用武氏集团成员,看来大势已去,谁知以后又会怎么样呢?”

武三思与韦后天天在唐中宗面前诬陷敬晖等人,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擅朝政,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听信了他们两人的谗言。武三思等人趁机为中宗出谋划策:“不如封敬晖等人为王,同时罢免他们所担任的职务,这样的话,表面不失为尊宠功臣,而实际上又能剥夺他们的权力。”唐中宗认为这样做很好,于是就免去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等人的宰相职务,全部封王,只要求他们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天子。随后,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复执行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趋附武氏集团的人都被排斥,那些被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贬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权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公元705年,武三思设计陷害敬晖等五王,最后将他们折磨至死。武三思杀死五王后,权势盖过中宗,常常说:“我不知道世上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我只知道,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对我坏的人就是坏人。”

韦后因为太子李重俊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十分讨厌他,武三思尤其忌恨李重俊。上官婕妤每次起草诏书敕令,也都尊奉武氏。武祟训还教唆安乐公主向皇帝建议废除太子,太子心中郁闷不平,怒气无法平息。公元707年7月初六,太子李重俊伪造皇帝诏书调动骑兵三百余人,在武三思家中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亲族党徒十余人。接着,又指派左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和他的儿子天水王李禧分别率兵把守宫城各门,太子和李多祚统领兵马从肃章门夺关攻进禁宫,敲打内殿大门索取上官婕妤。上官婕妤大声说:“看起来他们的意思是想先索取我上官婉儿,其次再索取皇后,最后是要索取皇帝。”中宗便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婕妤一起登上玄武门楼躲避兵戈锋刃,派遣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带领侍卫皇帝的一百多名骑兵驻扎在门楼之下来保护自己。中宗倚着玄武楼的栏杆,俯身对城楼下面李多祚所率领的骑兵们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我的宿卫士兵,为什么要跟随李多祚造反呢?假如你们能杀掉谋反的人,不必担心得不到富贵。”于是,骑兵们将李多祚等斩首,其余的人都四散溃逃。成王李千里、天水王李禧父子攻打太极宫右延明门,想要杀死宗楚客和纪处讷,但是却没有成功自己反倒丢了性命。太子李重俊带领骑兵逃往终南山,途中休息时被手下的人杀死。中宗把太子李重俊的首级进献于太庙并用它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然后又悬挂在朝堂上示众。后来睿宗立,下令将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斩棺、暴尸,平其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