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43

第43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道:曹操逃离洛阳,到达陈留以后,立即发矫诏给各地,号召各路英雄共同讨伐篡夺朝廷大权、胡作非为的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会集到洛阳附近,“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真是声势浩大,威风凛凛。尽管这次讨伐虎头蛇尾,最后草草收场,但它却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是书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其中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情节,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应该说,“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这一情节单元是于史有据的,但其中又有许多虚构成分。

首先,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三国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十分清楚:“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其次,历史上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无“十八路”之多。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除了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的有十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另据《后汉书·袁绍传》,参与讨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纪》所记多出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此外,《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明确记载了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董之役的经历。综合以上资料可知,历史上联合讨伐董卓的诸侯,共有十三家。《三国演义》在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当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按:当作“凉州刺史”)马腾、北平太守(按:当作“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其实,历史上的孔融此时虽任北海相,但因忙于征讨黄巾军,并未参与讨董之役(见《后汉书·孔融传》);历史上的陶谦此时虽任徐州刺史,但当“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时,陶谦却“遣使间行致贡献”,并因此得到犒赏——“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见《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自然也与讨董无关;历史上的马腾早在汉灵帝末年便与边章、韩遂等起兵于凉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将军,根本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历史上的公孙瓒此时以奋武将军身份领兵屯驻右北平郡,对付乌桓、鲜卑武装,也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至于历史上的张杨,此时仅率一支数千人的兵力,流动不定,尚未成为一方诸侯,后来才被董卓任命为河内太守(见《三国志·魏书·张杨传》),当然更不算讨董联军中的一家。

再次,历史上的刘备与讨董之役的关系,仅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有这样一句:“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而《先主传》正文及《关羽传》、《张飞传》均无一字提及此事,可见刘备等人当时地位卑微,仅仅是追随他人参与讨董,在整个战役中并未建立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

不过,在宋元以来的通俗文艺中,早已出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说法。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均写到“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而且把刘关张写成战功最为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罗贯中吸纳了这一思路,并结合史实,剔除了通俗文艺作品中过分随意甚至荒诞的成分,进行新的艺术加工,描写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战役,在讨董联军中着重突出曹、刘、孙三家,不仅使曹操的雄才大略、慧眼识人,孙坚的豪迈敢战、勇于任事迥然高出众人;而且以曹操、孙坚为陪衬,通过“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虚构情节,使刘关张三人从此成为天下闻名的英雄。这样,就为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铺垫,而刘蜀集团的英雄们则始终处于读者视野的中心。因此,这一情节单元成功地体现了罗贯中的总体艺术构思,成为全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