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31

第31章 真实的诸葛瞻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写道,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夜袭江油(今四川平武县南坝),突占涪城(今四川绵阳),直逼绵竹(今四川德阳黄许镇),使蜀汉面临亡国的威胁。在这紧要关头,后主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七万大军,前去拒敌。第一仗,两军初遇,蜀军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傍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木刻遗像,魏军却慑于诸葛亮的威名,一时惊慌,不战而退。第二仗,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趁魏军立足未稳,匹马单枪,抖擞精神,直突魏军;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打败魏军。第三仗,邓艾设下两支伏兵,亲自出马诱敌。这本是很平常的计策,诸葛瞻却丝毫不加提防,凭着血气之勇,又一次亲率大军,“径杀入魏阵中”。结果,“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结果在敌军包围下中箭落马,自刎而死。诸葛尚也别无良策,于是“策马杀出,死于阵中。”

对于诸葛瞻的英勇殉国,裴松之后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中引用了两个资料。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三国志》又记载,当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督率诸军到涪城拒敌。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建议他迅速占据险要地形,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原地带;他却“犹豫未纳”,坐失良机,让邓艾长驱直入。在涪城吃了败仗后,他退守绵竹,又一次被打得大败,临阵战死。这就是说,《三国演义》所写的他开头两次击败魏军的情节,纯属艺术虚构,历史上的诸葛瞻比小说中败得更惨!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把满腹韬略传授给自己惟一的亲生儿子呢?查一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原来,诸葛瞻是在诸葛亮四十七岁那年,即他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的那年(建兴五年,227年)才出生的。此后几年,诸葛亮一直在紧张的攻魏战争中奔走驱驰,呕心沥血,无暇过问诸葛瞻的学业。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诸葛瞻年仅八岁。虽说他“聪慧可爱”(诸葛亮语),但毕竟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还来不及继承父亲的文韬武略。不久,其母黄夫人也撒手尘寰,给予他的指导也很有限。此后,诸葛瞻一直在功德盖世的父亲的巨大福荫之下,生活在特别优裕的环境之中。后主刘禅因为尊崇诸葛亮,在他十七岁时,把公主许配给他,拜他为骑都尉(《三国演义》误为“驸马都尉”),并不断升迁,屡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护﹑卫将军(《三国演义》误为“行军护卫将军”);蜀中百姓因为怀念诸葛亮,也对他特别抱有好感,把朝廷的每一善政佳事都算上他一份功劳。这就使得他“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而事实上,他本身学识不足,而且既缺乏处理政务的锻炼,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远远不能望其父之项背。所以,到了关键时刻,他根本无法支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