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144

第144章 诸葛亮如何利用气象知识“草船借箭”?

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都十分重视气象气候知识,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草船借箭”的故事充分展示了诸葛亮丰富的气象知识。

赤壁之战时,东吴大将周瑜请诸葛亮前来议事。周瑜心胸狭隘,一心想除掉胜过自己的孔明。于是借口军中缺箭,要孔明十日内督造十万支箭。孔明却说十日必误大事,只消三日便可,并立下军令状。回到帐内,孔明向鲁肃借船二十艘,每船配士卒三十人,船两边各束草人千余。待到第三日四更时分,二十艘船列队望北岸进发。那一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重,面对面都看不清人。近曹寨,船上士卒擂鼓呐喊,曹操怕重雾有伏,只命弓弩手乱箭射之。而孔明偕鲁肃坐船中谈笑对酌。待日出雾散,二十艘船两边草人上早已箭满,每船足有五六千支。孔明令收船回寨,让士卒齐呼:“谢丞相箭!”曹操方知上当。回到岸上交付周瑜,十万支箭只多不少。诸葛亮乘着大雾用草船“借”来了十万多枝箭,鲁肃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笑着说:“我在三天前就算定今天会有大雾,因而敢认三天之限。周瑜怎么能害得到我呢?”

诸葛亮是如何算定这场大雾会在三天后出现的呢?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空气水平能见度变小的物理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的过程。形成雾的基本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使水汽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和凝结核的存在,同时要求风力微弱,大气层较稳定。诸葛亮接受命令时,正处在晴朗少云的深秋季节,日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下降很多,空气极易达到过饱和而使多余水汽凝结,长江又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诸葛亮见那几天天气单一,少有变化,风力微弱,凭着他对天气变化的规律性把握,他料定三日之后必会出现大雾,因为完全俱备了形成大雾的条件。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是军事家必备的素质,诸葛亮以其丰富的气象气候知识,化险为夷,躲过了周瑜的陷害,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