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是反对攻伐的意思。墨子看见当时诸侯互相攻伐,战祸惨酷,因而提出“非攻”之论。“非攻”是墨子学说中最重要的具体主张,“非攻”其实是实践“兼爱”的实务之一,“兼爱”是“非攻”理论上的依据。“兼爱”的目的在祛除个人心理的偏私,“非攻”则在消弭国家间的战争。战争,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性命等方面,都是莫大的浪费。墨子说攻战不利,有个很妙的譬喻,就是“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说大国攻打小国,就像小孩子骑竹马一样,用自己的腿跑,累的还是自己的腿。被攻的固然损失惨重,攻人的也一样讨不到便宜,损失也是无法估计的。虽然,每一场战争必有获胜的,然而循环往复,最后皆受其祸。所以,战争不仅不义,且亦无利。
四十一企业应有公德和责任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天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企业采取损人利己的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降低员工的工作条件等获取短期利润,向社会提供不合格、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产品来满足企业的利润目标,企业必得不偿失、尽失人心。
子墨子言曰:“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语出《墨子?非攻上》
“非攻”即反对攻伐的意思,是墨家的代表理论之一。
墨子见当时诸侯间的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因而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墨子认为,无论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而言,战争都是天下的“巨害”,它既不合于“圣王之道”,也不合于“国家百姓之利”。
“非攻”是墨子学说中最重要的具体主张,“非攻”其实是实践“兼爱”的实务之一,“兼爱”是“非攻”理论上的依据。“兼爱”的目的在祛除个人心理的偏私,“非攻”则在消弭国家间的战争。
在《墨子?非攻上》中,墨子开篇提出了“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观点,即如果损害别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进一步,罪恶也就更加深重。墨子举例说:
有一个人,他偷偷地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窃别人的桃子和李子。这个人如果被发现了,人们会指责他,官府也会逮捕他,并且处罚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而使自己得利。
假如这个人偷窃别人的鸡鸭猪狗,这种行为比进别人园子偷窃桃李更加不义。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不仁也更加明显,罪恶也就更加深重。
假如这个人到别人的牛栏马厩里偷窃牛马,他的不仁不义比偷窃别人的鸡鸭猪狗更加明显。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如果损害别人越多,不仁也就更进一步,罪恶也就越加深重。
假如这个人杀害无辜之人,夺取他的皮衣戈剑,这种不义又比进入别人的牛栏马厩偷别人的牛马更进一步。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如果损害别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进一步,罪恶也就更加深重。
墨子反复强调了“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可见,墨子反对“亏人自利”。“亏人自利”者为人所不耻,被人指责,遭人唾弃,而且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应该成为企业家自我警醒的至理名言。
如果一个企业“亏人自利”,即使得利于一时一事,但最终会丧失人心,害人害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亏人自利”的企业必将被逐出市场,“亏人自利”的代价将会愈加惨重。这警示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通过自省和自我约束建立信誉,赢得人心,最终获得应得到的正当利益,甚至超额利润。
企业和企业家摒弃“亏人自利”,建立信誉,赢得人心,在我看来,应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内赢得员工之心;二是对外赢得顾客和消费者之心,赢得合作者之心,赢得社会之心,甚至要以良好的竞争理念,赢得竞争者之心,令竞争者也心悦诚服。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赢得员工之心,换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是企业成功的根本。赢得员工之心主要靠什么?靠的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因为报酬总是有限的,而双方的约定和契约才重如千金。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要诚实地面对员工,切不可只开空头支票却并不准备兑现。英国管理学家罗杰?福尔克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最容易损害一个经理威信的莫过于被人发现在进行欺骗。”
赢得顾客之心,靠的是兑现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承诺。比如:
(1)文明礼貌服务
良好的顾客印象,是促成顾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良好信誉的标志之一。企业销售部门及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触顾客时,一定要语言文明,笑脸迎人,殷勤接待,服务迅速,百问不厌,百挑不烦,穿着整齐,尊重顾客,注意周围环境的清洁美观。如此才能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建立和顾客间愉快而亲切的关系。
由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今服务领域的服务态度已有很大改观,但欺客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有的服务人员对顾客面目冰冷,令人望而生畏;有的对顾客横眉冷对,恶语相加;更有甚者,做“霸王生意”,强迫交易,漫天要价,敲诈勒索,动手打人。顾客进了店门,就如小媳妇见婆婆,惶惶然倍加小心,恂恂然挂着笑脸。胆小者过其门而不敢入,胆大者也不愿来此受气。许多商场、店铺就是以这种服务态度把顾客赶跑的。还有的企业人员,脸上虽挂着笑容,但诚信却大打折扣,一旦生意成交,便又是一副面孔。更有甚者,甜言蜜语是骗人的诱饵,笑脸的背后是陷阱。可以想到在一个骗局不断上演,失信司空见惯的环境中,顾客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上当,怎会放心购物和消费?
(2)商品货真价实,而不是“假、冒、伪、劣”
制造一个好的“顾客印象”,是成交的第一步,但赢得顾客的根本是靠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因为顾客购买行为的目标就在于此。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人叫人千呼不来,货叫人点首即到”,从强调产品质量来说,这些话无可非议。一个企业,必须靠优质、廉价的产品,树立起自己的高大形象,去征服顾客和市场。如果产品、价格不能使顾客满意,甚至质次价高,以次充好,冒牌顶替,即使表面行为上能“取悦”顾客,亦属徒劳无功。
(3)真诚到永远,全心为顾客
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不仅能赢得顾客之心,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企业的经营项目。因此,企业在经销中,要想顾客之所想,服务尽量周到;急顾客之所急,努力为顾客排忧解难。
海尔集团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但可以有100%满意的服务。海尔员工践行“真诚到永远”的道德准则,一次次给顾客提供尽可能完美的服务。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在全球范围内搜集用户对海尔产品的不满意见,最终的结果是零。于是海尔赢得了国际星级服务顶级荣誉奖——五星钻石奖,而这在亚洲是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正是靠真诚服务,以德谋势,海尔换来了顾客的忠诚和广阔的海内外市场。至于小企业、小商家,财微力薄,要想生存和发展,诚信待人、给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更是不二法门。
(4)信守承诺,诚实不欺
中国有句谚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黄金法则。须知:没有耕耘,没有收获;没有付出,没有报偿;没有永远的真诚和良好的服务,就没有长久的生存和广阔的空间。有些企业和商家,搞产品欺骗、价格欺骗、服务欺骗,可能会获利于一时,但终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企业生于社会,长于社会,就应该诚实面对公众,真诚回报社会。美国福特公司的老福特说过:“商业的真正目的,在于供给人类之欲望,而并非获利;利润制度之所以产生,仅仅在于鼓励人从事商业而已。”可见,在老福特看来,“社会责任”才是目的,“获得利润”只是达到“社会责任”的手段。一个企业要有对公众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同时还要以社会大家庭一员的姿态关心这个大家庭和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热心各项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当社会出现危情,当某个成员遭遇困难时,付出自己的关爱,伸出援助之手,并把此当作自己理所当然的份内之事,毫不矫情和炫耀。
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生态平衡,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普通共识。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而且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而现代工业三废、服务业所产生的生活三废以及各种噪音,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这些都与企业和商家有关,如果企业和商家具有公德和责任感,就应诚心笃行地致力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而不能只讲求内部的经济性,以邻为壑,以社区为壑,以大自然为壑。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讲诚信、讲公德、还有许多方面。比如与合作者之间要严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当前,经济生活中违约行为不断发生,利用合同欺诈屡见不鲜,企业间三角债呈蔓延之势,逃债、金融诈骗现象常见诸报端,不仅影响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经济的稳定,而且增大了企业运行的社会成本,始作俑者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再如企业对竞争者,也要讲公德、讲诚信、守法、遵德竞争,公平、公开、正当竞争,而不能损害竞争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智者慧语
一个企业的良好信誉,是全体员工长期努力的结果,不能搞突击,不能一阵子。有时一次的不检点,就可能将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精明的企业家切不可“小利害信,小怒伤义”,玷污企业的形象,有损企业的信誉。“巧诈不如拙诚”,有时企业宁可暂时失去一笔生意,也不能弄虚作假,欺骗顾客,失去顾客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