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05

第5章 酒

原文

禹恶旨酒,仪狄见疏。周诰刚制,群饮必诛。

窟室夜饮,杀郑大夫。勿夸鲸吸,甘为酒徒。

布烂覆瓿,箴规凛然;糟肉堪久,狂夫之言。

司马受阳谷之爱,适以为害;灌夫骂田蚡之坐,自贻其祸。噫,可不忍欤!

译文

夏禹虽赞美美酒的甘甜,但又深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道理,因而疏远了仪狄。周成王为了天下社稷,更是告诫百姓:严禁酗酒,对聚众饮酒之人更是格杀勿论。

郑国有位大夫嗜酒如命,并特地做了地窖以方便于夜间喝酒,后来遭诛杀。李适云在唐朝时曾任左相,每天饮酒就像大海中的鲸鱼吞吸百川的水一样。因此,千万不要自夸有酒量而心甘情愿当一个遭人唾弃的酒徒。

晋朝的王导曾经劝告迷恋美酒的孔群说:“你经常喝酒,难道就没有看见盖酒坛的布,时间长了都腐烂了吗?”孔群却说:“你没有看见肉,用酒糟腌了保存时间会更久一些吗?”此一问一答,明眼人一听就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箴言,哪一句是狂语。

谷阳因为爱戴司马子反,在其口渴时拿酒给他喝,可子反以酒为水,结果醉卧不起,导致贻误军情,招致斩首。刚直的西汉灌夫因醉酒在丞相田蚡的婚礼上使酒骂坐,结果给自己酿成祸患。唉!酒能误事招祸,面对酒的诱惑,怎么能够不忍耐呢?

活学活用:酒多乱性,言多必失

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麻醉一时,使自己忘却烦恼,这大概是贪酒的惟一好处。然而嗜酒如命,贪而不忍,对自身有百害而无一益。要是醉到深处,而酒后失言,只会无故树敌;酒后失态,也只会让昔日朋友反目成仇,多年交情化为灰烬。

西汉汉武帝时灌夫进入朝廷做了太仆。他性情刚直,喜欢喝酒。元光四年,丞相田蚡娶燕王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诸侯都去庆贺。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

灌夫敬酒依次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道:“你平时是个不值一钱的人,今天为年长的人祝寿,你又像妇人似地嘀嘀咕咕!”田蚡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蚡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颖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求他说灌夫是因喝醉而犯下过失的,可是太后很生气,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只因为一次酒后失言而留下怨恨,造成身死的惨剧。喝酒误事、误己、误人、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怎么能不节制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为了让你喝好,我今天舍命陪君子,结果你来我往,直到酩酊大醉,往往耽误大事,横生祸端,酒虽好喝,可它能误事害人。断章取义:

酒能伤身,酒能乱性,酒能乱行。酒这东西,喝多了,你就无法自控,你也就什么话都可能说出来,什么事都可能干出来,可是当你酒后清醒过来,后悔怕是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