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25

第25章 信

原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尾生以死信而得名,解杨以承信而释劫。

范张不爽约于鸡黍,魏侯不失信于田猎。

世有薄俗,口是心非。颊舌自动,肝膈不知。取怨之道,种祸之基。诳楚六里,勿效张仪;朝济夕版,曲在晋师。噫,可不忍欤!

译文

自古以来,人都会死,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如果失信于民,就不能保全统治。尾生因守信的行为而使他扬名后世,解杨也因为履行承诺而获得释放。

范式、张邵没有违背告别时的欢饮之约,魏文侯不因为行酒和下雨的缘故而失信于虞人的狩猎之约。

世间有轻薄的风俗,也有一些口是心非、说话不算数的人;言不由衷,不守信用,往往是招致怨恨的原因,因此这些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厌恶甚至招致祸害。不要学张仪,诳骗楚国,把割地六百里的诺言改口为六里。晋国早上还受到秦国的惠顾,晚上即遭其攻击,是咎由自取。唉!有信方能立身,有信才能立国,怎能不忍住对“信”的动摇之心呢?

活学活用:以信立身,诚信立国

古往今来,社会上总会有一种轻薄风气,往往口是心非、信口开河而不负责任。这样的行为势必会招来怨恨,埋下祸根。为人应该以信立身,以信立国,用诚信和周围的人相交,这样你才能换来同样的信任而免遭猜测和祸害。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吱唔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它,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人以信为本,二徒弟因为信而击败了大师兄,这同样是人品的胜利。

断章取义:

诚信乃世间之珍宝,人无信不立!以信立身,以信立国,只有信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桥梁,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