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02

第2章 言

原文

恂恂便便,侃侃訚訚,忠信笃敬,盍书诸绅。

讷为君子,寡为吉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

《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自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

噫,可不忍欤!

译文

谦虚谨慎,口齿清晰,不急不缓,和颜悦色,竭心尽力,诚信不欺,忠厚老实,毕恭毕敬,这些皆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一个为人称道的人言语通常极少,而一个言语严谨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不善辞令,口不择语,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有过警示。

《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天上有卷舌星能识别谗言,在那金铸人像的背后更有闭口不言的铭文。需要牢记的是:白玉破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来修复,可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去补救。古人曾感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怎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

活学活用: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之所以发生争执,不适当的言语是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口舌很容易招惹是非。日常生活中最通俗的说法莫过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吃坏东西不舒服的是你自己,而说错话受伤害的是别人。古语有云:“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圣人孔子也曾告诫后人:“君子说话言辞一定要慎重、缓慢。”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如果任性而为,率直而言,直露胸臆,不注意言语的对错轻重,只图一时之痛快,到头来恐怕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重者甚至遭到意想不到的灾难。

小慧是一位相当优秀的女孩,漂亮大方又有人缘。结婚当天贺客满堂,众人认为新郎新娘两人“郎才女貌”,真是天作之合,一定可以永浴爱河,白头偕老。而小慧也非常高兴,找到了如意郎君。在婚礼进行当中,小慧透过头纱,偷偷地瞄了一下英俊体贴的老公,不禁感到欣喜与满足,心想不久就将踏上人生的新旅程。

不料,婚后一个月,小慧开始觉得生活上不尽如意,也不如婚前想象的那样美好。虽然小慧觉得老公很健谈,有时说话也很幽默,但是有时却也令她感到很不是滋味。譬如有一次,老公竟在朋友到家里来聊天时说:“别的情侣、夫妻是彼此看对眼,我呀,是看走眼了!”小慧听了,气得白他一眼,一个人走进厨房生闷气。

尽管事后老公解释说,那些话只是在朋友面前“开开玩笑”而已,但小慧总是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每次都是以“否定别人”来开玩笑?而在家里老是一副“只有他是对的”的样子,动不动就说“你看你,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干”、“哎呀,你们女人不懂”。很显然,不恰当的言语是产生矛盾的根源。立身于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还不应该牢记“祸从口出”这句至理名言吗?当然,祸从口出也并不是让你不说话,而是告诫你说话一定要谨慎。常言道:“言多必失,谨开言,慢开口”。

玉石破损了可以磨平,但说话不当导致的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断章取义:

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