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19928900000014

第14章 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2)

维护公司形象应体现在每个员工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与外部人员交往时,更应时刻注意维护公司形象,不说、不做有损公司形象的言论和行为。要知道,此时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

维护公司形象的前提是树立荣誉感,以公司为荣,以成为公司的一员为荣。在热爱公司的问题上,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时刻秉承这样的观点,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你仅仅把公司当作谋生的场所而缺少这种荣誉感甚至厌恶你的公司,那么离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可以断定你不会做出什么成绩。

维护公司形象首先要求员工在与外界交往时不要随意贬损公司,尽管有时你的评价是客观的和正确的。要知道,公司的荣誉与个人的荣誉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所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一个随意贬损公司或老板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既不聪明,也没有多少才能的人。这样做尽管直接伤害的是公司,实际上却是在伤害自己。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当然包括老板。

如果公司形象确实存在某种欠缺,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员工应该向上级或相关领导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才是真正负责的做法,而不是牢骚满腹甚至毫无顾忌地任意宣扬。

努力培养为公司节约的习惯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此,除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之外,有效地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道理很简单,在利润空间日趋缩水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

另外一个迫使企业寻求低成本的原因是能源与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尤其在中国,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前景的瓶颈。因此,作为企业的一员,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对于维护企业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丰田公司就已经是世界上知名的大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的汽车产品在原材料的使用上都能够保证做到货真价实。但是丰田公司的节约却是出了名的。这主要来自于丰田职工的节约习惯。他们那么大的公司,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却节省得近乎“抠门”。譬如公司内部的便笺要反复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公司办公大楼的马桶水箱里都放置了一块砖。这样可以使6升的水箱变成5升,每次都能够节约1升水。

正是丰田公司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使得它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因为大家都养成了节约的意识,所以在技术开发方面,节油就成为公司新车研发的主要原则。在石油大幅度涨价以后,包括美国在内的汽车购买者都纷纷看中了丰田的产品。

在中国,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员工在为公司工作的时候欠缺成本意识,总是大手大脚,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许多企业在产品或技术方面并不弱于对手,但实际收益却远远落后,根源就在于运营成本降不下来,相当部分的收益被看似平常的铺张消耗掉,长此以往,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有这样一家贸易公司,主营业务是小商品批发,尽管表面生意兴隆,但年终结算时总是要么小亏,要么小赢,年复一年地空忙碌。几年下来,不但公司规模没有扩大,资金也开始紧张起来。眼看竞争对手的生意蒸蒸日上,分店一家一家地开张,公司老板决定向对方求教取经。

待朋友把一笔笔生意报出后,这个老板更纳闷了:两家交易总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为什么收益却相差这么大呢?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家公司对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比如:

联合其他公司一起运输货物,将剩余的运力转化为公司的额外收益,几年下来,托运费就赚了将近60万元;

采购人员采购货物时严格以市场需求为标准,使存货率降至同行最低,每年大约节约货物贮存费5万元,累积下来将近20万元;

与供应商签订包装回收合同,对于可以重复利用的包装用品,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利用公司进货的车辆运回厂家,厂家以一定的价格回收再用,这项收入大约为每年2万元;

为出差人员制定严格的报销标准与报销制度,尽管标准比别家略低,但公司规定可以在票据不全的情况下按标准全额支付差旅费,该项措施每年为公司节约大约5万元;

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不但公司节约了可见的资金,也培养了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已经蔚然成风……

维护公司利益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实处,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秉承厉行节约的原则。要成为一个好员工,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时时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

维护公司利益要落到实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维护公司利益的员工是相当可怕的,特别是那些身居要职而又居心不良的“精明能干者”。这种人参与公司的决策、了解公司的秘密,他们的某些行为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一个公司所器重所信赖的职员,往往都是那些维护公司利益的人。

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员工,如果和公司不在一条船上,“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公司不能诚心,具体表现在经常请假,上班时工作散漫,处理私人事情,在外兼职。

一家公司的老板出差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于是,办公室里发生了细微变化,老板走后所有的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第一天有人开始到处走动,有人开始不时地聊天。过了几天,大家的话题越来越丰富了,休息室里有人把喝茶喝咖啡的时间从以前端一杯就走,变成了坐着慢慢品尝。似乎大多数人都为自己找到了“不用着急”的理由。

又过了几天,办公室里开始出现一些混乱,因为工作毕竟需要集体的合作,没有了老板的督促,没有了统一的进度,工作进展就变得十分地缓慢。渐渐地,有人叹息:要是老板在就好了……

在很多公司可能都会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必须搞明白你是在为谁工作,你的不负责的行为或许没有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它使你的“自我提升”速度减慢,工作不专心,业绩不能突出。所以说,做好工作不只是在打工交差,而是在提升自己、证明自己。

保守秘密是身为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事业的需要。秘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身为员工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

作为员工不注意保守秘密,不仅难以取得领导的信任,而且还会被“炒鱿鱼”,甚至被绳之以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你守口不严,说话随便,思想松懈,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者会使领导的工作处于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者则会给公司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不注意保守秘密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公司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所以,事关公司的机密,员工一定要处处以公司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否则,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就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密。

在一次国际性的商贸谈判的中间休息时,英国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动给美国的谈判人员递烟闲聊:“今年的黄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国人随意地应了声:“还不错”。那人紧跟了一句:“如果要想买二十多万张不成问题吧?”美国的谈判人员仍不经意地说“没问题”。

英国商人在不动声色中掌握了美国有大量的黄狼皮在寻找买家的商情。在随后的谈判中,英国商人以比原方案高出5%的价格,主动向美国商人递出5万张黄狼皮的买单。可是随后就发现有人用低于英国商人的报价在英国市场上大量抛售黄狼皮,当美国商人向其他国家的报价全部被顶回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国商人是有意用高价稳住自己,使其他的商人不敢问津,以便大量抛售他们几十万张的库存,以微小的代价换了个先手出货。

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许多的文件,除了对外发布的公告之外,任何文件都属于公司的机密,不可随意外传或泄露。公司里的员工对正在实施的秘密计划要提高警惕,不使机密外泄,避免走漏消息,给公司造成损失。

对过时的文件或平常处理的普通文件,也不要轻易放松,掉以轻心。有时,很难判断出什么样的文件属于机密,是否要对外公开或保密,但是,作为职员,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时刻注意。通常看似普通平常的文件,也容易泄露重要的机密,毫不起眼的普通文件,有可能正是竞争对手想得到的珍贵资料。

因此,只要是公司的文件,都应该严格管理、妥善保存或适当处理。例如,公司里的员工名单,虽然在企业内算不上是机密的,如果竞争对手一旦得到,却能从员工的配置情况,推断出公司的经营谋略或发展方向,有时还可能成为对方挖掘人才的依据,给公司带来损失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