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现代崇拜心理学
19928500000033

第33章 21世纪崇拜心理展望

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对知识、高科技的崇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新人格的塑造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官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它;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总比置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的优势,而宇宙对此是一无所知。”

帕斯卡尔这样说。

正是这种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思想,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使人具有了人格。用伦理学的观点看,所谓人格,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完美的人格像一个鼎,支撑起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我听一位艺术家说,搞艺术,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格。其实,任何一项事业,最高的境界都是人格的境界。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格,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集体人格。

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自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化成了他们一代人最没有歧义的共同的追求和向往。

现代化绝不仅仅是摩天高楼加舒适的生活,现代化的目的不是制造更多的产品供人们消费,现代化的目的是使人得到更大的自由,是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种和谐的人。

现代化的运动呼唤着现代化的人。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上,放均匀国家都经历过长期的阵痛,而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人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还停留在传统的世界中,羁绊着人们的手脚。技术可以引进设施可以搬来,但作为现代化主体的人却不能引进不也不能搬来。

在我国20年来的现代化历程中,我们也有着切身的感受,我们曾不断地把国外的称进管理方式搬过来尝试,我们引进了许多好的制度,但是,有些最后常常毁在人的手里,或者被歪曲,或者被破坏。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它不仅是物质上人,更是精神气质上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它的子民的生活必然充溢着强烈的现代的气息。

现代化给人格的逆造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布下了危险的陷阱。

现代化可以使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放,但也有可能给人戴上物欲的枷锁,使人成为“经济动物”和“赚钱工作”,从而丧失人格的尊严。

青年人对现代化的强烈认同和他们对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为他们现代人格的塑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新人的理想寄托在他们身上。这种新人格虽然还在慢慢萌芽中,但它的轮廓已经像晨曦中的海岸线一样依稀可见了。

竞争意识下的崇拜心理展望

前些年贵州有位干部被从机关调到一家下属企业当负责人,当时,在机关里是不存什么竞争的,可以游哉悠哉度日,只要按照既定程序行事就可以了。而到了企业,就有压力了。企业要靠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来生存,没有效益就面临破产危险,一旦破产,这个经理或厂长也就做不稳了。这位干部因害怕即将面临的竞争,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害怕竞争,自满自足,是传统中国人的通痛。

这种病状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拿美国文化中的新教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比较。

在加尔文的教义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先定说”。这种观点认为,个人的命运好坏,个人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上帝的旨意“先定”的。上帝从创世的时候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这是人所无法更改的。无论你怎样做,最后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表面看来,这种教义会导致宿命论,但实际恰上反,因为这种教义还认为,个人虽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上帝的决定,但人们可以过自己尘世间的活动来验证自己是“选民”还是“弃民”,而其标志,就是一个人在尘世的事业是否成功。个人事业的成功,是获得上帝解救的可靠表现。“得救者”有少数的名额,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我组织的方式,与他人竞争,从而获得“入团”的资格。这样,美国文化就成了一种崇尚竞争的强者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之相反,充满了一种宿命色彩。在中国的古代经典中,有许多关于“天命”的论述,在老百姓中,算命、看相、占卜、巫术千年不衰,前些年出出的“易经热”就是一例。在中国古代流传的大量格言俗语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这种认命的思想。《增广告贤文》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名贤集》云:“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失子家训》云:“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几近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遇上倒霉的事,总是长叹一声:“这就是我的命。”既然命运是如此不可更改,争强好胜又有什么用呢?显而易见,如此相信命运存在的人,肯定不会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作激烈的竞争。

中国的儒家文化崇尚“中庸”,这就是凡事要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保持中游,这种“中庸崇拜”其实是一种庸人崇拜。这种观念鼓励的是向芸芸众生看齐,反对的是力争上游的精神。我小时候在农材劳动时曾听到一位老人讲农材的成份,当时官方的观念是越穷越革命,而他的观点却有所不同,他认为当富农、地主遭人恨,当贫农又让人瞧不最好的成分应该是中农,说富不富,说穷不穷,实际上,这位老人的观点才真正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显然,这种观念也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精神格格不入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崇拜庸者、照顾弱者、贬低强者的文化。它的原则是“向中间看齐”,这样就要对跑在最前面的优胜者进行“制裁”,让他们不要走得太快了。

在崇拜强者的文化模式中,是鼓励弱者向强者看齐;在崇拜庸者的文化模式中,是鼓励强者向庸者看齐。前后表面看似乎是对弱者的不公,但实际上却有利于弱者者的发展,因为强者和弱者不是绝对的,弱者在竞争中可以由弱变强;后者表面看似乎很公平,实际上却是扼杀人的生命力的,不但对强者不公,而且在这种氛围下,结果只能是弱者更弱,强者变弱。

在缺乏竞争的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个是不需要才干的,有个性的出众的人往往被视为危险人物,因为他们的存在破坏了庸碌的气氛,破坏了“大家都一样”的规矩,所以,才华出众的人必须装出一副谦虚之态,藏起自己的锋芒。即使是先天的优越条件,也不能显示出来,一个比别人漂亮的女孩子必须在打扮上使自己平庸化,否则就会成为大家指责的对象。

传统中国人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尽量弱化自己。中国人的谦虚是世界上有名的,在与陌生人效往时,最好是先数落自己的不足,“我不行”,“敝人不才”,这些口头禅总是挂在他们嘴上。其目的是缩短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解除戒备心理。如果你才能出众,那么这一招就更有必要了,否则,就会遭来无端的嫉妒。

也正是因为这种贬抑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人的嫉妒心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一个群体中,才华出众的从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在这方面压不倒他,就在别的方面整他,直到他变得“跟大家一样”。总之,我出不了头,你也别出头。正是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文革”期间会出现把钢琴弹得好的人的手指打断,将靠面孔演戏的人毁容,将舞蹈演员的腿打拐的现象。一些平时在成就上比不上别人的人,伺机而动,将别人整垮,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

中国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就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墙里开花墙外香”。我想,这也是贬抑竞争的结果。“外来来的和尚”因为距离较远,不会成为群体中的危险,所以才能被承认:“墙里开花墙外香”,是不被承认的结果,如果不是香气散发到外面,恐怕会埋没终身。中国是人才济济的,但在旧体制下人才却出不了头,同样一个人,在国内什么都不是,到了国外却扬名世界。

与传统的封闭的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下竞争社会,这种竞争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发和进步,而且造就强者。

有竞争的社会才是有活动的社会,没有竞争的生活是死水一潭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已成为社会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竞争是现代社会择优汰劣的机制,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旧的、落后的事物被淘汰,新的、称进的事物脱颖而出。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产品都由国家包销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所以企业可以多少年生产一种产品,而且几乎是老样子。那时候,我们看到的自行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黑色,不是因为厂家缺乏想象力,而是在这种没有竞争的紧缺经济下,他们根本没有必要费脑子去做什么改进。而在市场经济下,一种产品上市,如果畅销的话,马上就有人打上你的主意,要和你比一比,如果你满足于现状,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抢占你的市场。所以你必须适时地推出新的更优良的品种,才能不被别人击败。就是在这种的竞争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了。为了不至于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者为了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努力迥上,事事争先。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造成的是一种“上游崇拜”、“记录崇拜”。这已经成为新世纪青年的一价植观念。于是什么都有个记录,在一个地区,谁的资产最多,谁的产品销路最广,谁占领的市场最大,大家都在默默地竞争着,暗暗地较量着。

现代人从一懂事起,就加入了竞争的解逐中,升学的竞争、就业的竞争、事业上的竞争……优胜劣败,他们深知这样的社会是不同情弱者的。所以,现代人对人对事的评价,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单一的道德评价,而代之以理性的评价。这样,强者就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追赶的目标,行动的楷模。

体育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在赛场上,是没有什么可客气,任何一种退让都是一种自杀,所以,只要遵守竞赛规则,尽自已的力量去拼杀,哪怕你是最后失败了,你依然是英雄,就像发年的奥运会上带病参赛的射击运动员王义夫那样,忍着剧烈的头痛顽强拼博,最后昏倒地赛场上。他失利了,但他尽了他的最大努力,所以他虽败犹荣。现代社会的竞争和体育竞赛非常相似,强者崇拜是其共同的的精神。

从过去的嫉恨强者到现在的崇拜强者,这是竞争观念强化的结果。在许多私有企业和三资企业,这种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过去的工人在一家企业里可以干一辈子,现在招聘的新职工淘汰率非常高,所以一个职工一年要换好几个公司,甚至要换好几个工种。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缺乏竞争意识,缺乏竞争力,就会被市场的大潮吞没。所以,第五代人总是在不断强化自己,从知识上补充自己,从意志上磨练自己,从思想上超越自己。一旦他们在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也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满怀信心地投入新一轮的竞争。

在这种强烈的竞争部识促使下,现代人正在改变着我们民族在近代弱化了的精神气质,以一种强者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