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哈佛听讲座Ⅱ
19928300000017

第17章

新世纪创新理念杂谈

——享誉全球创新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学硕士,斯坦福商学院企管硕士及组织行为学博士。1972年以来任职于麦肯锡顾问公司,负责研究公司管理中的组织层面问题。每年举办多次演讲,并为杂志期刊撰写专栏,也曾受邀主持公共电视节目。1982年与沃特曼合著《追求卓越》一书,连年荣登《纽约时报》非文学类排行榜,旋即被译成十几种文字风靡全球。其主要著作还有:《赢得优势》(1985年)、《乱中取胜》(1987年),以及《寻求企业最佳管理法》和《探索企业成功之路》等。

I will struggle for my dreams with all powers,because I don t want to disappoint the men that love me.

为了不让爱我的人失望,我会用全部的力量去打拼我的理念。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很高兴能站在哈佛的讲台上和大家交流,我知道你们中不乏各界名流,成功人士,在你们面前我深感汗颜,感谢友善的人们给我至高的荣誉让我不得不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我想我会的,为了不让爱我的人失望,我会用全部的力量去完善我的理念,希望它们在以后的日子能给在坐的各位或者更为广阔的朋友提供点帮助,那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终将追求的目标。(热烈的掌声)

对于创新,我一直有着自己的理念,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先来谈谈企业管理,我认为企业管理不存在一般模式,即使有也不是成功的标志,因为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若按昨日旧有的模式运转,今天则注定要失败。当然,管理并非无理可循,它也有一定的规则与原理,但正如有人所说:管理如下棋,管理的规则和范例如棋谱,分析棋谱绝对对棋艺的精进有帮助,但是棋谱不可能重复,一旦自己置于问题的迷阵之中,解决的方法便没有规则可循了。所以原则自然要相信它,但真正使用时就要艺术化,而且要使自己明白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恒的,世上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法,如果有谁敢说知道了管理的永恒原则,我想上帝也会笑他的。(小声笑)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正处于空前的混乱之中,可以说是乾坤颠倒。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消长和变化。过去的管理原则是以准确预知25年后的稳定发展为前提,现在连1年以后的未来都无法预测,整个世界经济又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新的前提,新的环境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重新检验以往所熟知和相信的一切。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纯理性主义的种种谬误已经充分暴露,对于它的批判近于发动一场思想革命。

旧有的理性主义管理模式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理论本身明白晓畅,没有矛盾或暧昧之处,可是它却和真实的世界有一定的差距。就像很多人喜欢用军事模式比喻管理,以为只要下命令别人就会去干,殊不知即使在军队中,这样的想法也未必完全可行。

企业需要一个更好的企管理论,虽然更好的理论并不意味着更易于实行,甚至还可能使我们觉得模棱两可、满心矛盾,但是我还是觉得新的理论确实有用,而且也切合实际。

因为商业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自相矛盾的,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保持宽容;一味保持宽容,又很容易受到攻击。就是这么矛盾,但你必须去适应它,而不是让它来适应你。墨守陈规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因此我们更需要有新的观念。(鼓掌)

观念是重要的,我的任务之一是把新观念灌输给你们。曾有一句话说:“如果没有破碎,就不要去修补它!”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一改,我建议改为:如果说它没有破碎,只是因为你还没有仔细察看。无论如何,也要加以修补。(掌声)

没有哪一家公司是绝对安全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1979年被宣告死亡,1982年却成为最佳公司中最佳的一个,而到1986年又陷入危机。捷运公司是具有“崭新面目”公司的典范,但24个月后又走下坡路了。在可预见性的将来,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某家企业超过其竞争者而处于“牢固的”领先地位,或者哪怕是实质性的领先地位,任何人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丝毫不能自满。此外,“从冠军到败者”的周期变得愈来愈短——即使是占“统治地位”的优势。

有些企业为了取得成功,不惜裁减员工,这是不行的。

其实,作为一个企业要想有好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走出企业的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要主动接近顾客,一个企业应该接近它的顾客。这句话的含意似乎是再明显不过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着重强调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在今天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有许多人口头上都说得很漂亮,而实际却远非他们口头上所说的那样。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总编杨格(Youllg)和其他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今天的顾客不是被忽视了,就是被视为一群令人生厌的人。”不过,我从一些杰出公司的表现欣喜地发现,顾客对企业经营的每一个层面如销售、生产制造、产品开发、财务会计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接近顾客是一个企业首要做到的,在此基础上让员工发挥自主性及企业精神。于是授权提到了企业的议事日程上。

授权是“热门”!我们必须学会放手,否则就要承受行动过于迟缓的后果,我们必须极力废除大多数的传统控制方式,掌握授权这一高超的艺术——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多地授权,并减少常规的正式控制。

很多企业在到达一定的规模就想多方面开花。就我个人意见而言,做有把握的事,多元化不一定赚钱。

其次要想发展的企业必须具备最浅显的管理技术。

首先应当说,这种深入基层,到处走动的管理方法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真正实行“走动管理”是一种艺术。然而,这种艺术多半是可以学会的,并且显然不需要具备什么“外向”的性格。事实上,最善于“走动管理”的倒很可能是那些内向或内省的人,他们善于倾听别人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因为“走动管理”的核心乃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不是到处出风头,也不是到处发表见解。

这种浅显的管理技术表现的首要方面就是倾听顾客的意见。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顾客明白,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避免酿成重大的不愉快事件,每日随时随地提醒经理人员:现实世界在哪里——在我们的营销代表和我们的顾客那里。

再次要对供应商说声谢谢。供应商之间进行走动管理(MBWA),总结起来就是到处走动,保持联系。利用各种较具人情味的方式替代理论上的敌对关系,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同时还要利用时机,以一种自然、真诚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但不要将此当作例行公事般去敷衍一番了事。

最后,要关心员工,关心员工是所有企业应该做的。

我曾和许多经理及基层人员闲聊。其中的某些人曾自夸说:我们每年都使所有的成员相聚一次,这是一件大事情,当然,这需要投入很多的心血,不过,它是值得的。企业只有时刻关心员工,你的员工才会有主人翁意识,将用更多的来回报于企业。

另外,做为领导须要有领导的艺术。

领导(不论是领导一所学校,一个小企业,或者一个能够列入“财星”杂志评选的前一百家大公司的大企业)首要的是表示关心和重视,而且,善于表示关心的大师不仅仅要善于使用象征性和戏剧性手法,更重要的是成为树立榜样,创造奇迹和传播信息的大师。

我想每个人都知道,生活需要有创新,要不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我想没有人受得了。企业更是如此,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企业要生存,发展是硬道理,而企业如何发展?答案就是创新!惟有创新才能使企业不致被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所遗弃,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最终会使企业走向消亡的深渊,无论企业大小,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每个组织内都应当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斗士,不断创新,这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经理们必须做创新的榜样,在日常事务中使自己成为创新活动的象征。

创新是不可能预先周密计划好的。创新的源泉首先不是来自企业的大型科研开发中心,而是来自顾客,来自其他一些“非正规”的地方。要迅速提升创新能力,就要鼓励试验、鼓励失败、建立灵活的支援系统,并要坚持让多数创新面向实用目标,面向顾客,而不过分强调技术上的飞跃,使创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并鼓励人们“偷取”别人的思想,提高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

企业是否有所成就,很大部分取决于领导,一个优秀的领导必须是一个革新型的领导。

我们一直虔诚遵循的管理原则正经受着无情的打击,而且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了适应明天迅速发展的世界,各个层次的领导都必须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决裂,并要努力掌握几乎与所有传统管理理念对立的现代经营理念。我认为,一个革新型领导应该是尊重员工,赢得信任的人,他应该是一个“不懈地开发人类潜能的建筑师”,他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使员工发现自己的伟大之处。当然,也正如IBM公司的唐·埃斯特理奇所说:那些先驱者是一些在前面奋勇出击的人,但他们也是遭受背后攻击最多的人。

做为领导你也应尊重所有的人。尊重就是关怀与信任,尊重就是亲自到场地:如果你很少去工厂会见你的工人,那么又怎能说是尊重他们呢?然而有许多人似乎并不懂得这一点。

除此以外,要对自己的信念满怀信心。用诚实正直的态度来证实你的信念。记住:那些小东西正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个相当严峻的信息。如果你对他人的信心还不是非常清楚、非常强烈,那就很难做到自信与坚定。不管怎么样,这也许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全部秘密。

每天,每位经理必须切实地向传统观念发出挑战,尤其要针对一直被认为是公理的因果关系。由于新的真理现在尚未清楚,所以经理必须成为“优秀的经验论者”,他每天都应自问:今天进行了什么新的实验(在市场上,或公司的某个部门等等)来检验新的管理原则?

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你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又必须把事情放在心上,而且要满怀热情。最后我用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在1984年2月份的一次讲座上,一位犹他州立大学的学生问我,职业发展成功的最重要标准是什么。显然他希望得到一个系统的回答。但我转过身去走到黑板前,用一英尺半高的大写字母写下一个词:“热情”。这就是说,你得爱你从事的工作,你得把事情放在心上。这是所有内容中最关键的。

非常感谢你们的到来,谢谢你们给予我热烈的掌声,谢谢。(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