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19928100000032

第32章 冲破观念的束缚(4)

罗杰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他在一家公司上班,他也养成了一种“总要计划”的误区性心理。有一次,公司决定将他调到另一城市任一分公司经理。可是,他被这一调动吓得不知所措。他有许多担心:我在这一新城市能干得好吗?我将住在哪儿?我的父母和朋友怎么办——?由于对这些未知的因素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恐惧,于是他陷入了一种惰性,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是安于现状,从而失去了许多类似的发展机会。

后采,罗杰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词专家求助。他感到僵化刻板地坚持原定计划是自己无法发展的原因,但同时,他又害怕挣脱计划的束缚去尝试新的经历——他每顿早餐总是吃一样的东西,提前好几天就计划好某天该穿的衣服,书桌上的东西他总是按大小或类别摆放得整整齐齐,绝不许他人乱动,他甚至把自己的计划性强加给全家。他不让孩子们乱放东西,要妻子遵守他订下的一套死板的规定。总之,尽管罗杰干什么事情都有条有理,但他仍是一个不幸福之人。他缺乏创造性,缺乏革新精神,缺乏个人激情。事实上,他本身就是一个计划,他的生活目的只不过是根据计划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专家的几次询诊之后,罗杰开始努力自发地生活。他认识到了一点——他的计划是操纵别人的手段,是避免探索未知因素的安全途径。于是他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行动,他放松了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允许妻子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甚至主动向公司申请调动部门工作。后来,他发现,原先所担忧的一切事情都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3.寻找人生的最佳安全感

当你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教你写作文,要求你写作文时要先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正文要有条有理,最后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遗憾的是,你可能将这种安排与技巧用之于自己的生活,将整个人生视为一篇作文“开头”是为进入成人期而准备的童年,“正文”便是安排、计划得有条有理的成年阶段,而“结尾”则是退休阶段和幸福的晚年。所有这些有条有理的思维使得你无法生活于现时之中。根据这一计划,生活意味着稳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那么,安全则是为死亡而备,因此,这种所谓的安全感是荒谬的。事实上,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你生存于社会之中,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绝对的安全。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安全感不是荒谬的观点,那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

上面我们讲到的安全感是指人的外界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即内心安全感。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是惟一的持久安全感,惟一的真正安全感。财物终归会减损,经济衰退会使你耗尽钱财,房产也有可能被别人占有,但是惟有你自己可以信赖,可以依靠,而且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给你增添生活愉快满足,但却可有可无的附属之物。

现在,请你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假定此时此刻,当你正在阅读此书,突然有人向你扑来,并剥光了你的衣物,把你扔到直升飞机上,然后弃之于异国他乡的一个荒野之地。你既没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在这种境况下,你似乎重新降于世,你要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困而死?你会结交新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

因此,我们可以将安全感的定义改为:知道自己可以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不要跌入那种外界安全感的陷阱之中,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生活,不能发展,不能有所作为。看看那些都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思维陷阱。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一位作家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有那么一天,我将出走,

去寻求自由。

让那些没有头脑的人,

“保险”个够。

我将不透露我的去处,

我将探索荒凉的道路。

我将告别旧我,

然后无忧无虑地游荡

——就像卸下重担的阿特拉斯巨神

(4)不要惧怕失败

惧怕失败是我们的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自孩童时期,就有人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与你终生相伴。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看到这一说法,你也许十分吃惊。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也就不存在什么失败可言了,它们只不过是最终获取成功的一次次尝试。

有时,我们确实遇到这样一种情形:你已制定了完成某一任务的计划和目标,然而,你历经努力都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此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没有完成某一具体的事情,但这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然而,你可以不断探索未知,积极尝试,直到最后成功。

让我们将视点转向那些与人相伴的动物吧,你也许曾设想用失败来描述动物的行为。比如一条狗在那儿叫了15分钟,有人便评论说:“它实在叫得不好听,我最多给它打3分。”这一说法和行为是多么荒谬!动物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评论自然行为的标准。蜘蛛吐丝织网,但并不存在成功或不成功的蜘蛛网。猫捉老鼠,如果一次捉不到,它会再去捉。既不会躺在地上发牢骚,抱怨自己没能捉住那只老鼠,也不会因此而精神崩溃。这只不过是自然行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逻辑推理运用到你自己的行为之中并不再惧怕失败呢?

对成功的期盼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你也许已经无数次地听到或使用过这四个字。骑车郊游,或到公园悠闲漫步,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一定非得“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正在从事的活动。

有一位名叫卢安的高中生,18岁。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优等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与人谈及她的性格时,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忽略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后来,她找到了一位咨询专家,专家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的内心却并不安宁,而且非常不快乐。在几次向咨询专家求助以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采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终于发生了很大的可喜变化:她在大学一年级的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的妈妈非常担心。于是又找到了咨询专家,而专家欣喜地告诉她妈妈,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他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开始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好好为她庆贺一番。

无数事实已经表明,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去赞赏成功,而批评失败,我们已经学会将成功视为惟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因此,惧怕未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既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