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19928100000030

第30章 冲破观念的束缚(2)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往往是相当顽固的,因为它是许多人的印象,并且常常与事实相吻合。

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总是受着社会的团体的影响,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某一类型的人的看法相似程度到了惊人的地步。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心理学家吉尔巴特。他发现,当时的大学生对英国人的普遍看法是:绅士风度、聪明、因袭守旧、爱传统和保守;对黑人的看法是:爱好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无知、懒惰;对日本人的看法是: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其实,当你真正和具体的某一个英国人、黑人、日本人交往时,你就会发现,这一刻板印象是会常常碰壁的,就如同我们总认为胖子乐观,瘦子悲观,穿着花哨的人浮躁而不勤奋,留长发的人一定带有流气常常与事实不符一样。然而刻板印象往往是相当顽固的,因为它是许多人的印象,并且常常与事实相吻合。因此,要克服这一影响,最好是懂得对整体来说,哪怕只有1%的例外,而你碰上的就是1%的例外,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为好。

5.自比作用

人们有一种倾向,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相仿时尤其如此。

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你猜测他的品质、性格特征等,你知道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吗?心理实验证明,最大的可能性是把他估计得和你一样。人们有一种倾向,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相仿时尤其如此。自已好客也猜测别人好客,自己喜欢聚会也认为别人喜欢聚会,自己喜欢运动也估计别人喜欢运动,自己肚子饿了,也会相信其他人也饿了,其实,其他人可能感到今天饭开得早的太离奇。

自比作用在估价与自己相类似的人时,准确性当然会高一些,但也不完全可靠的,因为两个人不可能完全一样。而遇到和自己不相似的人时,危险性就更大了。误解往往由此而产生。我们往往不能理解和满足与我们不同的人的需要和愿望,去越俎代疱。所以,在认识他人的时候,要防止成见和偏见,也必须注意克服自比作用的影响。

除了心理上的原因以外,还有许多别的因素助长了偏见。比如愚昧无知也常常容易导致偏见。另外,社会本身对某些事物的僵化的态度也常常容易被个体接受下来,形成个体的偏见。

那么如何来摆脱偏见呢?

培养自己宽容的心态。一种宽容的心态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它是以对人生活的领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锻炼着接受我们自己的需求、冲动和欲望,接受人的局限性,理解世界是多样的,真理是相对的,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锻炼自己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时,不要盲从、感情用事,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要锻炼自己冷静客观的态度。

增加见识,摆脱愚昧。了解的越多,越能消除偏见。敢于反抗权威,敢于向陈规陋习挑战。反省父母的态度对自己的影响,检讨自己僵化的人格。

59打破世俗的框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于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我们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编织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网罗其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对于这些规则和方针,你也许不以为然,但同时又无法摆脱束缚,无法确定自己应该遵循哪些适用的规则和方针。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规则或法律都不能保证在各种场合均能适用,或取得最佳效果。相比之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应成为我们生活和行事的准则。然而,你可能会发现,违反一条不适用的规定或打破一种荒谬的传统却很困难,甚至不可能。顺应社会潮流有时的确不失为一种生存的手段,然而如果走向极端,这也会成为一种神经过敏症。在某些情况下,按条条框框办事甚至会使你情绪低落、忧心忡忡。

当然,我们这里没有提出,也丝毫没有暗示,你可以任意违反法律或规则。公共秩序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则是维持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遵循常规则完全不同。对于个人来说,盲目服从可能比违背规定更为有害。有些规定是荒谬的,传统习惯也常常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盲目地循规蹈矩,就无法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愿意去生活。现在,你应该重新审视各种规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林肯曾经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理的事情。”他没有使自己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奴隶,即使对于普遍性政策,他也并不强求在各种情况下都加以实施。

如果一种规定或规矩妨碍人们的精神健康,阻碍人们去积极生活,它就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知道这种规矩是消极而令人讨厌的,而你又一直遵守规矩,那你就陷入了人生的另一种误区——你放弃了自我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生活中有两种类型的人,即外界控制型与内在控制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这将有助于你进一步审视自己生活中的大量误区性条条框框。

一般而言,你的是非观念往往是因为那些普遍适用的“应该”标准而造成的。对于这些标准,你或许有着一些不确切的认识,例如,你可能认为,所谓对的就是好的、合理的,而所谓错的则是坏的和不合理的。其实,这种认识是荒谬的,因为世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意义的“是”与“非”。这种“是”本身有一种保证:你如果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件事,就肯定可以成功。然而,这种保证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现在起,你可以将某个决定视为不同的、有效的、或者是合理的,但如果你将其视为对的或错的,那你就掉进了一个陷阱,即“我一定要保证事事正确,如果某个人或某件事出了差错,我就要不高兴”。

人们为了回避未知,往往要寻求一种稳妥,当我们面对是非选择时,也往往存在一种需要找到正确答案的心理。这也许是你愿意将事物绝对化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是会将世界划分为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黑与白、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事实上,我们将世界上的事物如此绝对地分类往往是不可能的。聪明的人通常都游荡在模糊的中间地带,他们轻易不会明确地说对或错。这种喜欢黑白分明的倾向在家庭生活及其他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明显。你或许会注意到,人们平常进行的讨论总是会发展成辩论,最后无非是要证明一方是正确的,另一方是错误的。人们常常说:“你总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或者“你从不认错”。但是,在日常讨论中,往往不存在是非问题。人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倘若非要证实一方是正确的,结局必然是中断思想交流。

现在,只有改变以绝对的是非标准来衡量一切的思维方法,你才能跳出这一陷阱。

杰克是一位公司员工,他经常与妻子在家争吵,以至于快要发生婚姻危机,后来,他找到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听了杰克的诉说后,专家给他提出了一条建议——“不要总是试图向你妻子表明她错了,你不妨只同她讨论讨论而不去辩明谁对谁错。只要你不再强求她接受你的意见,你也就不必自寻烦恼,不必为证实自己的正确而无休止地争吵了。”后来,杰克试着做了,果然很奏效。一旦遇到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他不再与妻子争论不休,要么与之讨论,要么回避不谈。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夫妻关系明显得到了改善。

其实,各种是非观念都代表着一种“应该”框框。这些条条框框会妨碍你,当你的条条框框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尤为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之人,他们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难以做出决定,究其原因,人们之所以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希望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有一位患者去求助心理医生,当医生问他是否很难做出决定。他回答道:“嗯,这很难说。”

你或许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也难以做出决定,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这是习惯于以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后果。如果当你要做出某些决定时,你能抛开一些僵化的是非观念,而不顾忌什么是是非非,你将轻而易举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你在报考大学时竭力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做出决定后,也还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所谓最好、最合适的大学是不存在的。每一所大学都可能有其利与弊”这种选择谈不上对与错,仅仅是各有不同而已。

要消除优柔寡断,你不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用对与错、好与坏,甚至最好与最坏来衡量。所有选择的结果只是他们各自不同而已。例如,你到商店购买了一件衣服,当你穿给父母、朋友,或孩子们看看之后,他们会表露出不同的观点,而你无法判断他们哪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关键一点,你自己喜欢最为重要。

如果采用自我挫败性的是非标准,你就会认识到,每当你做出一项决定时,你只要权衡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倘若你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并且认识不到后悔是浪费时间,下一次你就会做出不同的决定,以达到你的期望。但是无论如何,你绝不会以“正确”或“错误”来形容自己做出的决定。

你可能会认为,错误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应提出来,应当鼓励正确的思想。你或许会对孩子、朋友或妻子说:“不对的话就不要说,不对的事就不要做。”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这种对与错、是非曲直的标准应该由谁来确定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肯定回答的问题。法律只能决定一件事是否合法,却不能决定它的对错。一个多世纪以前,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

“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的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比错误意见本身更为邪恶。”

衡量是否更适合生活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在做出选择之后,控制情感的能力则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自我抑制能力,因为一种所谓正确的标准包含着我们前面谈到的“条条框框”,而你应当努力打破这些条条框框。这里提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将在两个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一方面,你将完全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应该”标准;另一方面,在消除了是非观念误区之后,你便能够更加果断地做出各种决定。

60成功源于打破常规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善于打破传统,自创方法,并使得结果完全改观。当愈多的人说“不”的时候,也许就是他们改变的时机到了。

你经常观察小孩子玩游戏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变更规则、界线、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花在翻新游戏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大多数小孩不喜欢受人限制,不喜欢千篇一律,喜欢不停地创新、再创新。

研究行销管理的专家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竞争会造成限制。这个意思是说,传统上一般人习惯用“硬碰硬”的方式与人正面竞争,但是这种短兵相接的方式并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制胜之道,反而会限制成功。因为当你正面去竞争的时候,等于你完全认同这个游戏,并愿意遵守某些固定的规则与观念,你的思想就会受制于某一个框框,反而阻碍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遵守既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否则,如果人人都想打破规矩,岂不是天下大乱?然而,管理专家强调,这只是一种鼓励突破思考的方法,让你更精确、有效地达成目标。换句话说,“要打破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律”。

通常情况下,具有突破性思考特征的人,他们和旧式的行业规则格格不入,对每件事都产生质疑,不喜欢墨守成规,偏爱自由游荡。这也是为什么说“最具突破思考力的是小孩子”的最好理由。

专门从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克利杰在他的著作《改变游戏规则》中指出:“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选手创造的佳绩,都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杰出的运动选手普遍具有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特征。

根据罗伯特·克利杰的结论:突破思考是一种心态,可以鼓励人不断学习,不停地创造,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尝试新的挑战,那就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吧!

所谓改变游戏规则,就是要掌握主控权。要改变规则不难,关键在于有没有求变的决心。一般人遇到没有把握的状况常常会犹豫,所以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通常情况下,你决定“变”还是“不变”的标准是,如果你从以前的经验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例子,你就做最坏的打算——可以赔多少,只要赔得起你就做,更何况它可能会赢。

是否求变,还有一个规则:愈是有多人说不,就愈该改变。在1993年美国大选中,克林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而布什总统却说:“我有丰富的经验!”也许布什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输在“往后看”,而不是“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