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19926900000056

第56章 连环计(1)

【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注释】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见《易经·师》。这里意思是:军中的主帅英明正确,就像有天神救助一般。

【译文】敌人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力量。主帅如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般。

【计名出处】此计语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回标题“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又见四十七回标题“庞统巧授连环计”。

【计名阐释】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的本领。而双方指挥员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并用一计,往往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作用就会大得多。

宋代将领毕再遇就曾经运用连环计,打过漂亮的仗。他分析金人强悍,骑兵尤其勇猛,如果对面交战往往造成重大伤亡。所以他用兵主张抓住敌人的重大弱点,设法钳制敌人,寻找良好的战机。

一次又与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队不得与敌正面交锋,可采取游击流动战术。敌人前进,他就令队伍后撤,等敌人刚刚安顿下来,他又下令出击,等金兵全力反击时,他又率队伍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退退进进,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惫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着,想摆又摆不脱。

到夜晚,金军人困马乏,正准备回营休息。毕再遇准备了许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阵地上,然后,又突然袭击金军。金军无奈,只得尽力反击。那毕再遇的部队与金军战不几时,又全部败退。金军气愤至极,乘胜追赶。谁知,金军战马一天来,东跑西追,又饿又渴,闻到地上有香喷喷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战马一口口只顾抢着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进一步。金军调不动战马,在黑夜中,一时没了主意,显得十分混乱。

毕再遇这时调集全部队伍,从四面包围过来,杀得金军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古计今用例说〕

“连环计”的本意并不是绝对要求连续两个以上的计策,而是要求运用此计时一环扣一环,承上启下,使敌人自累,把包袱背在敌人身上,让其自己束缚自己,借以削弱敌方战斗力,这样能使我方由被动变为主动而取得胜利。此计和江湖骗子的行为,对企业经营者而言,既要顾眼前利益又要看重长期利益,目标是要做大企业,赚取更多的利益。

企业经营者进行产品开发或市场开拓之时,应进行周密部署,论证各种可能性,做好统筹安排,躲避市场风险。经济学上有规模效应、连锁效应之说,企业运用好了这种效应,取得的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这才是企业经营者施用“连环计”的最高境界。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运用此计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应全面调查了解市场情况和对手的有关举措,周密部署,协调一致,以做到万无一失。

下面几个例子能充分地说明:“连环计”的妙用

1.百货大王两面作战

台湾百货大王徐有痒,祖籍江苏海门县,在台湾商界属于“上海帮”三巨头之一,是台湾远东关系企业集团的开山祖,其集团资产净值逾600亿元新台币。

徐有痒发展壮大的谋略是:不相信纺织业是“夕阳工业”的理论,认定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之必需,对纺织业的前途始终抱乐观态度。

20世纪30年代,徐有痒进入上海十里洋场,从事纱布、棉业、杂粮生意,40年代初创办上海远东织造厂,40年代末50年代初,迁厂台湾,组建远东纺织公司,打出“阿里牌”棉纺织品旗号。纺织工业是在“工业革命”时就已产生的老牌工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日益上涨的工资成本,微薄的销售利润,真是困难重重、气息奄奄,人们哀叹纺织工业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进入了夕阳西下的阶段。徐有痒或许是出自于一种对专业的依恋之情,对上述议论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衣着、布料与人们的生生息息密切相关,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而且“云想衣裳花想容”,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必定对新的衣料和款式有新的追求。纺织工业只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人们对华服的需求,永远是大有可为的。于是徐有痒推出了“两面作战”这种连环计的策略:一面是在棉纺织业的基础上,投资数亿美元,创办化纤纺织业,研制新型布料;另一方面是发展远东百货公司,大力扩展属于自家旗号下的纺织品销售网点,创造市场,引导消费。“两面作战”的实施,使徐有痒一举独占台湾百货业的鳌头,使徐氏的纺织业仍然欣欣向荣。

2.钻石圈套里的连环计

在商场中,诈的手法多种多样,有人以哄骗,有人以巧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诈来获得钱财。有一种人喜欢假借身份蒙骗他人,或大吹大擂或装腔作势,骗取信任,以此来诈取钱物。

哈默先生来到以刁钻圆滑而负有盛名的“三得”珠宝古玩店。

“我想买一颗钻石”,他说,“就是在您的那个馏金盒里,那颗粉红色的,请报价。”好眼力,一进门就识出那是个馏金品,来者不善,只好认真做这笔生意。店主边在心里想,边忙招呼着:“说实在话,这颗钻石非常美丽。是送情人,还是送夫人?”“送情人,明天急用。”“好!有钱可赚了。”店主心里想着,高兴地说:“好吧,鄙人成人之美,能买这颗钻石的肯定是大富翁,我愿交个朋友,拉个老主顾,原本12000美元,我让2000元,先生您付10000元算了。”“那太感谢了。”哈默先生付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不一会儿,他又返回店来,对店主说:“您是不是还有第二颗跟这一模一样的钻石?我想……干脆实说吧,怕万一让太太知道此事,再送她一颗。这样好叫她闭上那讨厌的嘴。”“哎呀!本店没有第二颗了。”店主确实不是在作戏。“又白丢了一次捞钱的机会。”他在心里很惋惜地嘀咕。“帮帮忙,我准备出13000美元。”哈默着急地说。“那么,让我再想想办法。”店主点点头。“非常感谢。”买主把散发着一种名贵香水味的名牌递过去,“一有确切消息,望赐告。”过了半个月,那个珠宝商接待了一位脸上布满愁云的太太,她想卖一颗跟哈默买走的完全一样的钻石。瞧她那神情,一准是急等钱用。“夫人,”珠宝商兴奋得腔调都几乎要变了,“我现在手头拮据,没有13000美元现款,请等几天再来吧。”他得意地冲小伙计们眨眨眼:你们都学着点。“可……可是……那就12000元吧。”太太紧追一句,无可奈何地耸耸肩。那是说,认倒霉吧,谁让自己急等钱用呢。“好吧,请你稍候,我查一下钱。”店主进里边,不一会儿,他手中举着钱返回,抱歉地说:“夫人,只有11030元,你看这……”太太先是犹豫了一下,焦急地看看手表,又叹口气,“11030元……就11030元吧。”“成交了!是吗?夫人。”珠宝商麻利地验了货,办理完收购手续,等太太后脚刚迈出店门,就急不可奈地找出那位先生留下的名片,拨通电话。“先生,本号码没有哈默先生。”电话里回答说。店主一惊,冷汗从脑门沁了出来,“那您是哪里?”“本号码是‘幸福离去’殡仪馆,本馆24小时忠实地为每一位客户服务……”第二天,珠宝商收到了一封散发着同哈默先生名片一样香水味的信,里面有两张单据:一张是销出那颗粉红色钻石的付款单据,一张是购那颗粉红色钻石的付款单。

哈默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是钻了珠宝商如下的空子:1.先以诚意的买主出现,小小的一张名片,还飘出一种名贵的香水味,暗示出有相当的身份。他知道有身份的人往往使人尊敬,进而产生好感。这是一种烟幕,也是一种战术。2.卖主对有诚意的买主,而且是成交了的买主是相当信任的。哈默深谙此道,所以,敢于用10000美元的抵押,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吧。即便此招不果,最多也不过是10000美元买了颗钻石,吃不了多少亏。3.公然用这么昂贵的钻石(100万美元的1%)来送情人,潜在地显示了哈默的富有。只有上层社会和相当有钱的人才有这种能力和财力。这就给人一种假象:这么有钱有身份的人还能是骗子?

钻石圈套中的连环计告诉我们,商场中形形色色的诈案随时有可能发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越是容易做的生意,越要三思而后行。记住一点“得来容易去也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把被人欺诈降到最低点。

3.皮革厂的善变术

在现代商战中,有些人掌握了善变术,灵活运用,从而使企业扭亏为盈,而且始终不败。

一家街道办的“制胶厂”,30来人,倒闭时亏下5万元外债,拖欠工人9个月的工资。一个叫李士兴的人自告奋勇地来了,竟奇迹般地使企业起死回生。3年后,盖着油毡纸的茅屋变成了七层五开间楼房和宽敞车间。30来人的小厂变成了500多人的中型厂。

李士兴到底有什么“兴厂之道”呢?这个道就在于他善变。

李士兴能根据市场信息,随机应变,机敏果断。

当刚刚接受烂摊子的时候,他用集资的办法招收了200多名工人,买了油毡把漏屋蒙起来,暂时解决了厂房问题,又从工人家里借来缝纫机,解决了设备问题。

此时,他又获得一个准确的市场信息,制胶业市场产品过剩,许多回收复制行业厂家纷纷下马。李士兴得到这个情报后,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变”字,果断地决定变,而且要因地制宜地“变”。

李士兴考虑了一番后,认为本地畜牧业兴旺,皮革多,于是选择转产皮革制品。他因地取材,用皮革做自行车坐垫、手提包、背包、儿童书包、旅行包等产品,很快占领了市场。债务还清了,工人工资补发了。

小本生意获大利,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李士兴特敏感,他预感到这些人将来将成为竞争对手。于是他立即又想到了“变”。他们的厂转产牛皮鞋、皮衫、山羊革茄克衫等。很多工人都来责问厂长:“这么畅销的产品为什么要停止生产?”

不久这个问题便让实际情况来解释了:许多来取经的工厂,见他们的原产品本小利大销售快,回去后争相大批生产,结果市场很快出现了滞销现象。

而这时李士兴的厂却早就转产了,他们的新产品又在市场上吸引了顾客。

虽然皮革厂办得比较顺利,新产品很畅销,但李士兴担心又会出现滞销现象。

为了避免滞销现象的发生,李士兴又“变”了。这次他采取“一业为主,多业并举”。

为了选择新产品,他四处奔走了解市场行情。后来受到一张海报的启发,李士兴很快组织人员生产出了色泽鲜艳的黄牛蓝湿皮。

当年,这一产品就被一外商看中,当即就与他们签订了年供5万张的合同书,由于他们厂的产品质量好,又守信用,所以不久黄牛蓝湿皮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亚洲各国。

李士兴既善于捕捉信息,又善于随机应变,可谓掌握了商战中的“连环计”的秘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