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说话高手
19926700000005

第5章 注意你的说话形象和风格(2)

“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这句话的指向是含混不清的。“谁”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既可指该国王,也可指波斯国;被摧毁的是“谁?”可以指波斯国,也可指该国家。不管哪种情况,神谕都是灵验的。

神庙主持虽然开脱了自己的罪责,但他这糊涂话,却使另一个糊涂虫发动战争,劳民伤财,以至毁灭了一个王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心术不正的人,故意混淆视听,把水搅浑,请看下面这则例子:

正值三伏天气,烈日当空,大树下有一个小商贩在大声叫卖:“冰镇汽水儿俩伍毛,快来喝吧!”

有一个外地的过路人听到叫卖声,来到摊子跟前说:“给我拿二瓶!”小商贩立即打开两瓶递了过来。过路人喝完汽水,递给小商贩五角钱就要走,小商贩说:“哎,别走,钱不够。”过路人说:“怎么不够?你刚才不是吆喝‘冰镇汽水儿俩伍毛’吗?”小商贩说:“是啊,一瓶汽水儿俩伍毛,你喝了两瓶,应该是四个五毛,还差三伍毛啊!”

过路人一听,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掏出一元伍角狠狠地甩给了小商贩。到这个份上,小商贩哪里还有良好的说话形象和风格可言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际相处,说话也必须明朗化,不能含混不清。因为含混不清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引起矛盾和不快。

有位先生参加户外烤肉会餐,幸运地发现自己的座位刚好在烤乳猪旁,他兴奋地叫道:“啊!原来我坐到了猪的旁边。”

他猛一转脸,发现身边坐着一个胖女人,正瞪着他,于是他立即更正,抱歉地说:“对不,我是指烤好的那只。”

虽然这位先生道了歉,然而那位女士并没有释怀,影响了宴会的气氛。

某老师想启发学生说出“天”这个词,就问:“你头上是什么?”学生答:“头发。”老师不死心,继续发问:“头发上是什么?”“帽子。”“帽子上是什么?”“一个小洞。”老师沉不住气了,书本一拍,大吼一声:“你的脑袋长哪儿去了?”学生小声嘀咕:“脖子上。”倒不是这学生疾呆,而是老师问话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不够明朗化。

一位老太太步履艰难地上了公共汽车,坐在司机身后的座位上。连过了几站,她都没听清是什么站名。又到一站,车子停靠下来,老太婆用伞尖戳戳司机的臀部,着急地问:“这是什么地方?”

不料,司机却出人意料地回答道:“这是我的屁股,你要在哪一站下车?”

全车人听了,全都笑了起来,老太太很尴尬,其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因此而打了折扣。

古代有一则笑话也由于滥用模糊词而导致欲盖弥彰,引人发笑的。一位财主请朋友吃饭,约定时间到了,人还没到齐。于是财主说:“该来的不来。”话一出口,马上看到几个人站起就走,财主挡不住,只好转身对留下的几位叹气道:“不该走的走了。”谁知留下的几位一听此话,竟全走了。留下财主一个人还在纳闷:“我说了不该说的吗?”

也许财主一直不明白,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暗意。“该来的不来”暗示“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暗示“该走的没走”。忽略暗含的真义,只用其表义,千万词义模糊,自然会引人误解了。

歌德是蜚声世界文坛的德国大诗人,青年时代曾攻读法律,并以律师的身份多次参加诉讼活动。他踏上律师生涯的首次辩护词中,有这么一段话:

“啊!如果喋喋不休和自负参预先决定明智的法院的判决,而大胆的愚蠢竟能推翻已经得到证明的真理……简直很难相信,对方居然敢向你提出这样的文件,它们不过是无限的仇恨和最下流的谩骂热情的产物……啊!在最无耻的谎言、最不知节制的仇恨和最肮脏的诽谤和角逐中受孕的丑陋而发育不全的低能儿……”

当歌德发表这“带有一股热情的行吟诗人气质”的“辩护词”时,法官们不由微笑地摇着头,流露了不敢苟同的情绪。这种充满诗意的辩护理所当然地引起听众的不满和对方律师的反驳。

歌德虽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然而他说的话,并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他这次辩护,以失败告终。

因此,我们必须牢记“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定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在另外的场全中说就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效果就不一样,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和塑造良好说话形象与说话风格。总之唯有巧妙地利用语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才能与心灵相约,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说话目的。

有一条船航行至海中时,突然发生了意义,船长忙命大副去叫乘客弃船而逃,结果大副去了半天,悻悻而回,说道:“他们都不愿跳下去,对不起,我实在也没有办法了。”

船长一看,只好亲自到甲板上去,不一会儿,便微笑着回来了,他说:“都下去了,我们也走吧……”

大副很惊异地看着他,说道,“你是怎么劝说他们的呢””

船长说:我首先对那个英国人说——作为绅士,应该做出表率——他下去了;

接着,我又对那个法国人说——那种样子是浪漫而且潇洒的——他也跳下去了;

我又板着脸对那个德国人说——这是命令——他于是跳了下去;

“我对伊拉克人说——这是将军和真主的旨意,他马上起身,没有穿救生衣就跳下去了。”

大副一听,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太妙了,长官,那么你是怎么对美国人说的呢?”

船长说:“我说——您是被保了险的,先生,那家伙赶紧夹着皮包跳下水去了!”

船长针对不同的人,总结归纳出了他们的民族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语言说法,使每个人都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使大副没有完成的任务,船长很轻松地解决了。

这虽然未必是事实,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在我们说话时,要想使自己的语言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就必须分析对方的性格和身份,因人而异,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很可能是对牛弹琴了。

以理服人的语言运用

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无论说什么话,都必须以理服人。如果平时说话不讲理、不占理或蛮不讲理,就必定会失去亲戚朋友和领导同事的友谊和信任。一个不讲理、失信的人,势必处处碰壁,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受人欢迎。因此,做个讲道理、明是非的人对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和说话风格十分重要。

不论碰上何种情况、面对何种境状,说话都要讲道理,且能以理服人。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当时,东北军内“杀蒋”的呼声甚高,尤其是下级军官更甚,我们党提出的不杀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很多东北军军人不理解,有的还扬言要闹事。

一天上午,周恩来刚回到寓所,一位强悍的年轻军官闯进来,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生硬地说:“周代表,我受王曲军训练团体国人委托,敬请您去赴会。”

周恩来微笑地接过请贴,欣然同意了这位军官的请求,周恩来说:“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届时我一定前往。”

见周副主席接受了邀请,大家十分着急。因为王曲军官训练团尽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鲁莽得很,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去那里太危险,有人因此劝周副主席不要去。周副主席微微一笑:“同志们不要担心,我没事的,我要去说服他们,不是和他们去吵架的。”

当周副主席单身一人到王曲军官学校时,只见从学校门口到礼堂间的大道旁,挤满了全副武装的军官,一个个横眉竖目,怒气冲冲,摆出一副吵架寻事的架势,周副主席则从容自若地穿过两旁站满愤怒的军官的甬道,面带微笑,丝毫不介意。周恩来登上礼堂讲台,先礼貌地向各位军官表示问候,然后随和地说:“我今天来贵校,是想要听听诸位的意见,希望大家不要拘束,畅所欲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爱国军人!”

台下立刻有人问:“蒋介石丧权辱国,罪大恶极,为什么不杀他?”“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又要捉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蒋介石,后患无穷。”……

直到大家把话几乎说尽时,周恩来才大声说:“要杀,这又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

出乎意料的回答,一下子就把全场的人都怔住了。然后,周恩来给他们简要分析了西安事变以后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接着就谈为什么不主张杀蒋的问题,周恩来说:

“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呢,还是不杀好呢?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他就会公开地与日本人勾结在一起,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如果不杀呢,现在蒋介石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可以逼他抗日。前一回何应钦不是派飞机轰炸西安么?我们逼蒋介石写个条子,这几天不是就安宁了吗?看来蒋介石对我们还有点用处,所以还是不杀的好!”

周副主席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广大青年军官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了。但仍有少数人没有解开心中的疑团。那们邀请周副主席的青年军官问道:“你们共产党一向是主张反蒋抗日的,为什么现在变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了10年仗,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杀了他,是吗?”周副主席温和地反问道。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位军官回答说。

周副主席用深沉的语调说:“我们红军有位将军,叫徐海东。他全家36口人呐,除了他,35口全叫蒋介石给杀害了。很惨啊!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来说,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时全场的这人都感动了,随之爆发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恩来总理抓住这个道理,以自己雄辩的口才说服全场军人,达到了统一战线的目的,周恩来的说话形象和风格也因此而高大和鲜活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

村民张小秋的父亲进城卖菜,不慎被本村运输专业户的拖拉机撞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小张的母亲悲痛欲绝,趴在遗体上哭嚎着;乡民们无不洒下同情的眼泪,无不对司机严厉指责。张小秋更是悲愤交加,一怒这下从家里拿把菜刀,要杀司机为父报仇,大家见他急红了眼,没人敢拦,司机吓得直打哆嗦。就在这要出人命的当口,民调员赶来了,只见他簇张小秋面前一横,威严地喝道:

“有理说理,不准动手!把刀放下!”

说着上去一把捉住了小张的手腕,小张不依,还往前扑,声称:“杀了他,我也不活了!”民调员厉声喝道:

“你爸刚死,你也不活了!你死了,剩下你娘谁来养活?再说,你忍心叫你老婆年轻轻的守寡?孩子没爹?啊!”

民调员声色俱厉,专拣最震耳、最钻心的话往外讲,直说得小张猛一愣怔,菜刀啷一声落了地,抱头大哭起来。民调员又缓和口气说:

“司机一不是坏人,二不是仇人,他也是一时的闪失,加上你爹耳背……不管怎么说,出了事处理咱们得依靠政府,按法律办。眼下你应该好好安慰你妈,把你父亲安葬了……”

说出经得住推敲的语言

一个人说的话正确与否,必须要看是否有其客观依据,经得起推敲,只有经得起推敲的理才能算正确,也才会有充分的说服力。如果讲话经常出现悖理,那么你的说话形象和风格就立不起来了。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在林肯当律师的时候,一位叫小阿姆斯特朗的人因涉嫌杀人案而被捕入狱。小阿姆斯特郎不服,提出上诉,林肯找到被告的证人福尔逊,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了小阿姆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的全过程。对此,林肯要求复审。

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林肯先问证人福尔逊:“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答:“我发誓看清了。”

林肯问:“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清吗?”

福尔逊答:“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答:“不是的,我能肯定我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问:“你能有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回答:“我能肯定,因为我回家时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里,便转过身来,语惊四座:“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证人福尔逊所说的全是谎言。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我们都知道,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都已经下山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的时间记得不十分清楚,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对着草堆,脸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是掌声、欢呼声一起迸发出来。福尔逊则傻了眼。

林肯借助客观事实推理,充分证明了福尔逊的谎言,使一桩冤案得到昭雪。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不法之徒常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为其假冒的商品讲些官冕堂皇的理由。许多人不明真像,常被那些歪理说动了心,大上其当。例如:

有一个小伙子在热闹的夜市上卖乌龟。

“卖乌龟!”“卖乌龟!谁卖乌龟?鹤寿千年,龟寿万年。活一万年的乌龟,便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