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以说见是思的结果,多思才能多见,深思才能远见,反思才能真见。所谓多思,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使自己限入盲目当中,多多加以思考;所谓深思,就是要思得透、想得深,高瞻远瞩,像好是棋手那样,想到10余步以后的局势;所谓反思,就是要反思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展望未来有所借鉴。
预防自杀心理
自杀,是个人精神或情绪的困扰厉害到难以控制自己而彻底“精神崩溃”的表现。它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于正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这种意念可能是延续短短几天,也可能拖上数月,甚至几年。
如今,自杀已成为现代社会病之一。丹麦被誉为世界上生活很舒适的“福利国家”。然而,人们发现丹麦人自杀的人数也是创纪录的。它的自杀率是英国的3倍、挪威的3倍,居西欧之冠。在美国,自杀已被列为第九位死因。每年约200人在企图自杀,约25万人自杀身死。其中离婚者的自杀率为全国自杀率平均值的2—4倍。
有关研究表明,过去自杀者多系老年人,而现在自杀者的年龄如同犯罪年龄一样日趋年轻化。
从现实情况分析,自样起码有如下一些心理因素:
1.怀才不遇,忍辱负重,屈服环境外界压力,受到不公正的待,又无力抗争,自感“低人一等”,失去学习或生活乐趣,把自己看成“多余的人”,为度日如年而自杀。
2.择偶受干扰,不能爱自己所爱,或婚后婚烟不美满,或第三者涉足家庭,为与第三者共同实现“生不能成夫妻,死同穴”的“极乐世界”而自杀。
3.平时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罪行累累,深知法网恢恢,罪责难逃,为了逃脱惩罚畏罪而自杀。
4.在家庭父子之间、夫妻这间、兄弟之间、叔伯之间,或工作单位同事之间和社会的邻里之间,由于争吵怒气难消,尤其自感“吃亏”、“气不过”,由于一时感情冲动丧失理智而自杀。
5.自尊心人人皆有,尤其对于一向“广播有声,报纸有名”的名人,倘若屡遭挫折,名落孙山,容易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极端的自尊心也可能驱使他自杀。
6.一些平日称兄道弟,讲“江湖义气”的青年团伙,一旦为首者产生邪念,其他成员易言听计从,盲目从众而自杀。
当然,有意自杀的人通常也充满心理矛盾的;既想自杀又想生活下去。大多数考虑自杀的人在表现中难免流露出蜘丝马迹来。如有的会在自杀前的某个时候谈到自杀;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反常态,表现出厌世,饮食和睡眠毫无规律,反叛行为特别明显,情绪喜怒无常等。因此,只要做有心人,自杀的预防是完全可能的。
下列因素有助于确定自杀的可能性:
(1)有意自杀的人年纪愈大,死亡的危险性也愈大。
(2)尽管企图自杀的妇女大约是男人的3倍,但是男人自杀身亡的数目大约是妇女的3倍。
(3)自杀的安排愈具体,方法愈致命,危险愈大。
(4)人们在危机中得到援助的来源愈小,自杀的危险性愈大。
克服自私心理
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自私心理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外,对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失败,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克服。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有如下方法:
(1)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
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即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旨化社会价值取向,向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模范学习,对照榜样与楷模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2)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人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人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理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克服贪婪心理
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
贪婪心理的成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客观原因:中国古代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确有一些不务正业、靠贪污、行骗过活的不法分子。
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五子登科”,也不会满足。
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不断强化着那颗贪婪的心。
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与自己相比各种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生发一股贪婪之念,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
1.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2.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加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那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分析清楚后,便下定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贪婪的恶习。
3.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克服吝啬心理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是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吝啬的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
吝啬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吝啬的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得到他人的帮助。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从外界因素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收入与财富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你也许就不那么有钱了。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存在一些欺诈行为促使吝啬的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到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如果社会风气好,利他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冲击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必然的。
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吝啬的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吝啬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客观存在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同情之心,破坏了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作以下自尝试:
(1)即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过去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