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活动。为了减轻白天工作所造成的压力,可在晚上打打乒乓球;在办公期间感到紧张时,可在走廊里作短暂的散步;若你不能离开办公室,而办公室又是你单独使用的话,可重新摆设一下办公桌;开会时,可通过摊开或折起简报一缓解焦虑感。其他的方法还有:牵着狗慢悠悠地散步;整理汽车为或收拾房间(如果你不离家外出的话);若你的活动受到限制,如在医院候诊室或应聘面试的接待室可采取整理皮包的方式。
(3)重新聚焦
通过对你周围的事物给予更大的注意力,以此来分散自己的忧虑性思维。当你行走在一条繁忙的街道上时,可以数长着金黄色头发的男人和女人数目,或寻找商店橱窗里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在饭馆里时,你可仔细听他人的谈话,或揣摩某人的穿着或长相。注意的目标不必太复杂,只要找能吸引你注意的事物就可。例如,一位妇女害怕去超市,当她的朋友用车送她去超市时,她可读汽车牌照的号码:走在超市里时,可把眼晴紧紧地盯在购物单上;结账时可以仔细阅读食品包装的说明书,或数自己所购的东西的数量,或浏览杂志。
(4)心理训练脑力活动
使用心理训练,就是充分利用想象力,努力进行心理活动。以想出吸引人的一段句子、一个美丽的情景中其他具有分心作用的东西。你可以试图背一首诗歌,回忆一次愉快的假日旅游,或练习心算;你可以注意身边的人并猜测他们的职业、兴趣、性格、准备去那里等等;你可以集中注意力想象某一情景,把你的注意从忧虑心理转移出来,若想象的情景带有色彩和声音,效果会更好。例如:你想象自己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一座房子,房前有一个花园,鲜花盛开,你正走过花园的林荫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和沁人心脾的花香,一边走一边仔细观看花园里的景色。然后,走进了房间,欣赏美丽而令你喜爱的装饰,聆听着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尽量使自己的想象处于一种真正的情境中。
放松自己
成功的人,多半都是优秀的长跑选手。一般说来,短跑选手在全力冲刺到终点后,已是精疲力尽。长跑选手则不同,他必须边跑边蓄存体田径,其间需调气与规律的速度配合。
无论哪一行的成功者,都是在险境中能保持镇定与轻松心情的人,他们都懂得如何才能保存体力,并且为避免浪费做最有效果的运用。
除充沛的体力之外,耐力也是促使他跑到终点不可缺的要素。为能获得最后成功,有时甚至需要抑制想跑快的冲动,以便能有充分的体力跑完全程。
当你朝向成功努力迈进时,不能幻想用短跑的模式便能达到成功,而应像选手一般随时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而不断努力。
态度积极而封锁怨地悔乃是维持身心健康最好的方法。但若想长信维持,还需要停止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并设法放松使自己心情开朗。
为获取成功,还必须随时鞭策自己前进,但不可因此让自己情绪变得紧张而直接影响精神状态。一个工作虽好但精神很差的人,终归还是要失败;另外一方面,一个无法达成最终目标或享受成功所带来之喜悦的人,即使名利双收,亦是毫无意义。
运动可以令你的身体恢复活力,对安定疲劳的神经具有极佳效果。你可以选择一种或数种自已喜爱的运动,每天从事,使之转化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运动时应放松心情,力所不及者,绝不可勉强。
有些人喜欢打乒乓球,便可将它视为休闲运动。但这些人往往过于偏重技巧及胜负而忘记打球原来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过于重视球技与胜负,所以一点小小的失败都能使他们产生如同工作失败时的挫折感,在此状况下,运动反成为紧张疲倦的诱因,失去原来体闲的意义,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
运动也应注意均衡,你不可能以短跑的冲刺跑完1500米;也不可能一天之内打完一个月份的网球。当然,反过来,一个星期打一次网球也不能称为均衡过去,你应该有计划地每天定时运动,但必须像吃包一样,不但“定时”,还应“定量”,运动到感觉疲倦时,便应立刻停止,不必须勉强自己继续做下去,这一点非常重要。
给神经松松绑
随着时代的不断深入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提高,但有人通常却显得很疲惫。
精神起伏变化是人们所无法避免,但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了解。
去除心中的烦恼的第一步就是放松心情,而能维持一颗宽裕的心,即可摒除所有对身心有害的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有智慧的人都能意识到全身放松的好处,而在追求目标前先找出可使自己放松的方法。
接着,闭上眼,眼睑轻合,使下颚肌肉放松,双臂亦尽量放松。然后开始每吐一口气,就对自己的手臂说:“放松、放松、放松……”,不能有所间断。不久之后,双臂肌肉便能完全放松。然后,对其他部位的肌肉及呼吸器官、胸部、肩部、腿部、颈部、脸部、间部,乃至于眼球都利用相同的方法取得轻松,直至全身放松为止。
通常,人们在数小时连续工作这后,只需稍事体息,就能充分消除疲劳。时常因工作异常忙搞得精疲力尽的人更应该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消除疲劳。成功的人会为自己制造休息时间,尽管工作再繁重,他们都能在忙里偷闲。若不如此,他们就没办法承受一天长达12小时,甚至1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也许你认为办公室里公然入睡不太好,那么,你可以在别的地方休息,只要能设法消除全身的紧张和疲劳即可。
至于一天该休息(小睡)几次?休息多久?根据理论,每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应平均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约5—10分钟;一天大约总共休息4次。除小睡之外,其他像喝水、上厕所的时候皆可借机休息、活动一下筋骨。休息后再开工作,你会惊讶于精神恢复竟如此之快。
睡觉睡得“热”非常重要,因为若想在世间出人头地,就必须不断努力奋斗,其间,关脑是否能保持清晰常是最后决胜负的关键。
一般常人每天概需睡足8个小时,但也有些人多,有些人少,完全视个人情况而定。重要的是,如果你夜晚必须睡8小明,第二天才有足够的精神,则工作再忙碌,也应尽量避免减缩睡眠时间。你如果常因工作而夜晚无法成眠,则不妨考虑运用下列方法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
一般而言,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之下就有警觉心,有警觉就难以成眠,因此,想睡个好觉,则必须命令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进入无意识状态。如此,你便能安心地睡好觉。
一般地说,上床后,立刻闭上眼睛,使脑里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影像,并进入完全停止思考的状况,则很很快地,5分钟后就能产生睡意。
心中直惦记着一件事时,也不容易入睡。此时,你应将事情先记在备忘录上,留待明天再去思考,让头脑完全停止运作,不久,便会睡去。
利用前面所提出“自我催眠”的方江,对身体肌肉催眠,培养睡眠习惯。
以上所谈的方法,目的皆在改变自己的情绪,主要诀是停止各部位的活动,找些代替物,或对自己做暗示,同时想出一些能让自己放松入睡的方法。
缓解身心的紧张,也应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加一些技巧。
放松紧张神经,提高生活愉悦
放松自己,提高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和向往的。
人们在精神上或神经陷入紧张之时,借着身体某些部位单纯的反复动作,往往可达到舒缓紧张的效果。你或许可试着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一定会发现有些人一不耐烦或紧张,便频频抖腿不止,这正是心理机制的最佳例证。
让那些精神活动或思考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身体各部位,适度地做一些单纯的重复动作,将可使神经或精神的紧张状态得以缓和,继而恢复顺畅之机能。
有人说,时时以手转动钢球可防止老人中风。但如果说,借着适度的手掌的肌肉运动,可使得平时极易亢奋(紧张)的精神状态缓和下来,具有消除紧张的效果的话,那么“中风”这名词便将不会再存在了。
在此利用这个原理还想推介给各位一个活用法,你可用于出席结婚典礼致词或公司会议演讲之上,也就是说,在站起来讲话之前,拿个打火机或胸章之类的东西,讲话的时候,利用它让手不断地拨动。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镇静神经的效果吧!
给心房一份恬静的空间
一个人想退到更安静、更能免于困扰的地方,莫过于退入自己的灵魂里面,特别是沉潜在平静无比的思绪里。可以肯定地说,宁静除了是心理的良好秩序外,别无他物。那么,马上退避,重整你自己吧!
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需要有一间恬静的房子,像是海洋深处不受侵据的安静中心,无视于少面兴起的汹涛骇浪。
内心的恬静房子,是用想象力建造而成的,它的功用就是消除心理压力的一间厢房一样。它消除你的张力、忧虑、压力、迫力和拉力,使你青春焕发,并回到你平常日子的世界里,而能更充分地准备应付未来。
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间恬静的空间,从不受外界移动,像轮轴的数学中心点一般,永远保持固定不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发掘这个内心安静的中心点,并且定期地退到里面去休息、静养、重整活力。
进入这个宁静中心的最好方法,是用想象力建造一间心理的小房间,用你最恬静、最清新的一切材料来装璜它。
制造自己的心理雨伞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约会,在这个约会的空闲,就是赶快搭公共汽车到自己的雨伞下恬静一番。你开始感到紧张上升时,或觉得他促苦恼时,就回到你恬静房间里面休息片刻。每天在匆忙之间抽取几分钟的时间,而是在投资时间。对自己说:“我要在自己安静的房间休息一下。”
接着,用你的想象力看着自己上楼梯,步入你的房间,对自己说:“现在我上楼梯,现在我打开门,现在我到里面来了。”用你的想象力注意一切安静、平和的细节,看着自己坐在喜爱的椅子,完全轻轻松松地与世无争。你的房间是安全的,这里面没有东西会碰触你,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安全的,这里面没有东西会碰触你,也没有什么东西会烦你,因为你将忧虑置于楼梯口了;在这里你不必作什么决定,不必匆忙,不受干扰。
是的,也许这叫做“逃避义”。睡眠是“逃避主义”,雨中撑伞也是逃避主义,建造房子躲到里面避避不良气候也叫逃避主义,连度假也叫逃避主义。我们的神经需要此许的逃避主义,需要自由与保护,以防止外来刺激的疲劳轰炸。
你可以制造一把自己的心理雨伞,它将遮挡刺激的扰乱,还给你心理的安静,并且使你的事情做得更美好。
总之,受扰或安静,恐惧或泰然,其决定性关键不在外来的任何刺激,而在你自己的反应和行动。切记在心,不可忘记,使你感到恐惧、焦虑、不安的原因是你自己的反应。如果你根本不做反应而“让电话机继续响下去”,你是不可能受到困扰的,不管身边发生什么事都一样。
你是一位“主动者”,不是“被动者”。我们对环境因素做适当的反应。但是人不是一位“被动者”,而是一们“主动者”。不客愿不愿意,我们并不是只对环境里出现的因素进行反应而已,像一只船遇到什么风,就朝什么方向走。走为追求目标的人,我们先要行动。我们定下目标,决定路线,然后在追求目标的结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反应,而反应的方法必须要能的推动进展、助益我们的目的。
如果否定反馈的反应不能引导我们往目标前进,或助益我们的目的,那么我们根本不需要有所反应。此外,如果任何一种反应都使我们脱离路红,或对我们有所不利,那么所有这一切的反应都不是合适的反应。
向目标奋进的情况中,我们内心的稳定力就是必须加以维护的重要目标。对于指出我们是否离开路线继续朝前推进。但是在更正的同时,我们的船只必须保持稳定,绝对不要被每一阵以过的海浪或严重的暴风抛起、震动或地击沉,不管环境的变幻,我们必须维持同样的态度。
我们“让电话响”的态度,就是一种维护自己稳定力的心理态度,它使我们不被环境里的涟漪或大浪抛起,或震动得离开路线,或甚至被“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