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军军官率先跳入苏军第一道战壕,他抬腿拨弄几下中弹倒下的假大尉,漫不经心地打开了那只公文包。当他打开最后一层时,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跳入眼帘:“沃罗温什方面军,最高统帅部队命令你们暂停进攻,就地在布克林转入防御!”这军官欣喜若狂,马上报告上级。德军最高指挥官下令:“密切注意苏联军队动向!”
远处,苏军阵地上,一个指挥所和几部电台在嘟嘟地不停“忙碌”。集结地域内,呜呜呜的警报声不断,苏军正准备反空袭。德军指挥官终于得意地笑了:前苏联人啊,你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你们的传令官死在前线,绝密文件已在我抽屉里。你们死守布克林吧,我的炸弹要统统送你们上西天!
德军轰炸机凌空而起,呼啸着向苏军的假阵地倾泻无数炸弹,大量预备队秘密调往布克林。德军万万没想到,前苏联红军主力已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薄弱的基地北侧。此刻,在基地北侧的一个高级指挥所内,瓦杜丁大将对那三个警卫员大笑道:“怎么样,这些德国活人在上死人的当啦!”
法罗太太的银箱
I905年3月27日凌晨,伦敦海街一家油漆铺发生了血案,年逾70的店主法罗被打死,妻子法罗太太被打成重伤,不治身亡。法罗太太的银箱被撬开,钱物悉数被盗。现场留下了两只用黑袜做的面罩,凶手却不知去向。
柯林斯警长是新兴的指纹学的第一流的专家。他取到了留有凶手指纹的银箱,观察后认定这是一个拇指印,拍成照片放大后十分清晰。
经过挨门挨户的调查,警方获悉附近有两个年轻人——游手好闲的阿尔费雷德和阿伯特?斯特拉登两兄弟有极大的嫌疑。接着在他们的住房里也找到了有黑袜做的面罩。于是警方逮捕了斯特拉登兄弟。
柯林斯警长为了取得有力佐证,把两兄弟的手指涂上黑色印泥,在挡案卡上捺印指纹。愚昧无知的弟兄俩感到非常新鲜有趣,任意让警察摆弄。
柯林斯警长把兄弟俩的指印和银箱上的指印比较后,激动地失声喊道,“我发现钱箱上的指纹跟那个年纪大的犯人的大拇指一模一样!”
伦敦刑事警察局长爱德华?亨利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他是以指纹学上的成就被任命为警察局长的,柯林斯警长就是他培养的指纹学专家之一。尽管这样,指纹学当时在英国尚受到怀疑。亨利觉得此案可以使指纹学发扬广大。对指纹学有兴趣的检查官理查德?缪尔同意用指纹作证据提出起诉。
5月5日,呵尔费雷德和斯特拉登被带上了老贝莱法庭的被告席,法罗太太的银箱明显地放在法庭上,因为上面留有罪犯的指纹。
辩护律师带来了指纹专家——警察局的医生亨利?福尔茨,想要证明爱德华?亨利的指纹分类法不可靠。亨利?福尔茨对指纹学的研究已落后于警察局长爱德华?亨利的指纹分类法,从而站到了爱德华?亨利的对立面上。
检察官缪尔起诉后,柯林斯警长走上了证人席,证人席后面有一块大黑板,柯林斯画上草图,对指纹的鉴别作了详尽的解释他把罪犯留在银箱上的指纹照片拿出来,放在阿尔费雷德拇指纹旁,两张放大的指纹完全相符。
警察局医生亨利?福尔茨耐不住了,怂恿辩护律师争辩说,银箱上的指纹照片与阿尔费雷德的指纹有不一致之处。柯林斯警长解释说,这是按指纹时必然出现的细微区别,因为手指在纸上滚动时,其压力不可能完全一样。柯林斯把法官钱纳尔的拇指指纹接连按了好几次,分别将几个指纹之间的细微差别指给法官、律师和福尔茨医生看,但又肯定这是相同的一个人的指纹。
这种戏剧性的示范方法,使律师和福尔茨医生之间发生了一阵剧烈的争吵,接着,福尔茨陷入了难堪的沉默之中。法官从缪尔检察官和柯林斯警长两人的详尽解释中,深深地理解应该把指纹作为一种可靠的罪证。陪审团退席研究了2个小时之后,宣布斯特拉登兄弟有罪。
斯特拉登案件的审讯引起了整个英国的注意,改变了公众对指纹学的保守态度。从此,指纹作为鉴别罪犯的充分证据。
老鼠侦探破案记
“砰!砰!”英国S市电气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里传出了两声沉闷的枪响,负责警卫工作的两名雇员立即赶往总经理办公室察看,只见总经理罗伯逊的头部和左胸各中一弹,已经气绝。
两名雇员探头朝窗外一看,发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正匆匆由公司的大门往外奔去,看他那惊慌的步履,使人不能不怀疑他就是作案的罪犯。两名雇员来不及报警,就急忙下楼追赶。追到人山人海的火车站时,目标突然消失了,两名雇员只得一面向警察局报案,一面守候在进出口。
不一会儿,两名警员驱车赶到火车站,雇员立刻向他们大致描述了凶手的衣着和高矮。警员便分头挤进了人群。
“先生,请跟我们走一趟!”两名警员冷笑着拦住人群中的一个衣着讲究的中年人。
经过搜查,警员从这个人的口袋里查出了一支小型手枪,里面少了两颗子弹,对照死者身上留着的子弹,正与这支手枪里的一模一样。一审讯,这个中年人正是凶手。据罪犯交待,他是被另一个公司雇用来行凶的。
警员们迅速侦破了此案,使电气公司的两名雇员大为惊奇。警员们说:“迅速侦破此案,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实习‘侦探’。”
“实习侦探?”电气公司的雇员大惑不解。然而,更为惊奇的是,他们见到的这位实习“侦探”,只是一只老鼠!
警员们说:“这是前不久,科学家训练出来的‘侦探’。老鼠的嗅粘膜上分布着密集的嗅神经末梢和丰富的血管,所以它的嗅觉异常灵敏,科学家由此想到利用它们来当‘侦探’。”
“你们是怎么训练它们的?”
“把老鼠关进笼子,对它们进行两三个月的训练。先要训练它们的胆子。实验人员通过喂食使老鼠愿意与人接近。然后带它们到院子里习惯各种模拟交通工具行驶声和人群的嘈杂声,以便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接着,让它们嗅各种爆炸物和火药气味,然后给予电击,每次当它们一嗅到微量的气味,就给以电击,它们就会出现剧烈的骚动和狂叫。当它们的这种条件反射形成和巩固后,一旦嗅到爆炸物或火药气味,不用电击也会骚动和狂叫。杀害你们公司总经理的凶手使用的是手枪,因此老鼠一靠近他的身边嗅到火药味时,就骚动和狂叫起来,从而使我们抓到凶手。”
“这真是了不起的发明!可是你们为什么称它为实习‘侦探’呢?”
“这是因为我们训练的老鼠是第一次跟我们出去执行任务,就象我们首次执行任务一样,是‘实习’啊!”
海鸥司令本杰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某潜艇司令官本杰利少校被人戏称为“海鸥司令”。就是这位“海鸥司令”,带领他的潜艇,在反击德军的潜艇战中,创下了辉煌的战果。
从战争开始时,本杰利先生便着手研究起如何来对付德军的同行了。在潜艇战中最要紧的是如何来隐蔽自己,如何来及早发现敌人。可以说,谁首先发现敌人,谁便赢得了取得胜利的主动权。由于双方都会充分应用雷达技术来及时报警,因此,只有当谁掌握了雷达仪器测探范围之外的侦察能力,谁才会真正拥有决胜权。
一天,本杰利的潜艇停在军港中检修,他独自在沙滩边踱步。突然,他看到几十公尺远的海面上,一群海鸥在那里低低地盘旋。那些海鸥“呀呀”地叫着,一会儿从空中俯冲到海面上,一会儿又从那儿低翔回转。本杰利觉得奇怪,一大群海鸥在那儿结集翻飞是什么原因呢?用望远镜一看,原来海面上散浮着一些东西,是潜艇上厨房里扔出的剩饭菜。哦,残羹剩饭对这些家伙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本杰利的心里琢磨开了,与此同时,—个奇特的计划在他的脑中形成了。
不久,本杰利所在潜艇上的士兵们接到了司令官的一项特殊命令,在潜艇巡航时,不断向海面施放食物。
从此,每次出航,士兵们便发现,有大批的海鸥在潜艇的海面上争抢食物。时间一久,就是不施放食物,海鸥一发现水下有黑影移动就会在海面尾随盘旋等食了。
本杰利少校的举动,开始时很不为部下们所理解。他们都可惜每天浪费了大量的上好食物。听到部下们的抱怨声,本杰利只是一笑了之,但他从不收回成命。
正式的战役终于打响了。英军潜艇训过的海面很快便成了主要的战场。本杰利给士兵们下达了新命令:“只要一旦发现海面上有海鸥结集飞翔,就说明德军潜艇出动了,即可发动攻击!”士兵一下子明白了司令官先生训练海鸥的良苦用心了。这样,海鸥成了英军的“眼睛”,本杰利潜艇在海鸥的指引下,给德国的潜艇部队以沉重的打击。
奇妙的征婚启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m1965年),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写下了《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等著名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上的声誉更大。可谁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成名前,生活可困难啦,他常常饿着肚子写小说。
快山穷水尽了,毛姆不得不老着脸皮,来到一家报社广告部,找到主任后,结结巴巴地开口:“先生,请帮我一把吧,我要推销我的小说。想来想去,只能求助于报社登广告了。还想请您帮忙,在各大报纸上都刊登。”
“各大报纸?”广告部主任惊讶地瞪大了双眼,“亲爱的毛姆先生,您有那么多钱吗?”
“有,这广告刊登后,我的书肯定会畅销一空的。你肯先帮我垫付吗?到时加倍还您。”毛姆自信地回答。
面对广告部主任迷惑的脸,毛姆递上了早巳草撖好的广告词。广告部主任飞速地看完,当即一拍桌子:“好,这主意太棒了,我帮你的忙。”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同时刊登出了一则令人注目的征婚启事!
“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而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
女性读者们不等读完第二篇启事,马上飞快地冲向书店,抢购毛姆刚出版的那本小说。回到家她们纷纷关起门来细细阅读:不知自己像不像毛姆小说里的女主角。男性读者更不甘落后,边火急火燎赶路边暗暗盘算:快买一本毛姆的小说,细细了解一下女友的心理世界,好对症下药啊!要不,自己的女友岂不要扑入那百万富翁的怀中。
三天后,整个伦敦的所有书店,涌满了要购毛姆小说的读者,可售货员只能扯直嗓子嚷:“没有了,本店一本也没有啦!我们正向出版社增订呢!很快就会来的。”
靠这奇妙的征婚启事,毛姆的生活出现了转机。那广告部主任当然也得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酬金。
拿破仑反败为胜
1800年6月15日的维也纳,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皇宫之内,更是张灯结彩,呈现一派喜庆景象。
“皇上传旨,今晚要大宴群臣,庆祝我军在马伦哥战役中取得的重大胜利。”人们在奔走相告,在狂呼乱喊,在用无数的鞭炮和礼花,庆贺奥地利军队的胜利之时,谁也没有留意到一骑战马从城外飞驰而来,马背上的那个脸已脱色的士兵,策马直入皇宫。
“什么?法军反攻,我军全面溃败,意大利巳丢失?这——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整个维也纳的气氛,一下子像疑固住了。
原来,法国皇帝拿破仑(1769一1821年),于6月14日凌晨发动了入侵奥地利的马伦哥战役。可是,清晨战役一打响,法军便陷入了奥军重围,惨遭重创,这大大出乎拿破仑的预料之外。
“哈哈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总算给我们彻底打破了。传令兵,你即刻赶往首都,向皇上报告我军胜利的捷报”。奥军统帅梅拉斯欣喜若狂。
然而,信使刚刚上路,突然,法军那边战鼓咚碑,急骤响起,而且,一阵紧似一阵,一阵密似一阵。
“不好!定是法军援军赶到了。”在突如其来的鼓声面前,梅拉斯慌了手脚,听到参谋人员这么一提醒,觉得极是。慌忙命令部队后撤。
他的命令刚下达,刚才被杀退的法军挥舞着利剑,跨着战马,纵越战壕,潮水般席卷而来。奥地利军队转眼间兵败如山倒。法军乘胜追击,一举占领了奥地利。这才导演了文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幕。
原来,上午法军的失败,并没有使拿破仑惊慌失措,他在战场上冷静地分析战况,并用了望远镜仔细观察狂欢之中的奥地利军队。突然,他心生一计:我能不能虚张声势,制造假象,把敌军吓退呢?于是,他便利用军鼓声,重新夺回了战机,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反败为胜的著名战侧。
萝卜地里的野鸭
村长给吉四六一匹马,叫他到邻村去把磨取回来,他一再叮嘱道:“这马很瘦弱,力气小,你让它载了磨,就别骑上去了。”
吉四六心想,这不是明明让我走着回家吗?马瘦力气小,我也很瘦,没有力气,这么一大段路,走起来是很累的。村长只知顾惜马,不知顾惜人,太不讲理了,但他口中仍然答应着:“知道了。”
村长鼓励说:“你把磨取回来后,我请你吃野鸭汤。”
傍晚时分,吉四六回来了,村长一看,吉四六背着磨骑在马上,立即生气地说:“我再三嘱咐你,你怎么还是骑在马上?”
吉四六回答说:“你说让马载着磨不要骑,我想不载磨就好骑马的,为了不使马太累,又要载磨,又要驮人,所以我替马把磨背回来了。”
村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出去了半天,吉四六已是饿极了,等着喝村长许诺的野鸭汤,村长果然不食言,在锅上煮着野鸭汤。可不管吉四六饥肠辘辘,就是不拿出来吃,他要饿饿吉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