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注重方法与时间的运用
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更是如此。第2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被保送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连乔指出: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出解释的目的逐渐达到的过程中,我的兴趣也渐渐转向对方法的探索上。从解题方法到学习方法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因为我认为:只有方法才是真正最实用的东西。试想,我们学的解析几何,有机化学等等,有几个人在将来会用到它们的?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不是热门专业的,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与专业不符的。再譬如,朱基总理以前学的是工科,可以说与现在干的事关系不大吧!可见,很大可能是要在工作之后据实际情况新学很多东西的,故而我认为,方法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会打猎一样。话又说回来,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可以说没有不会学习的,拿着书慢慢看,慢慢研究,总能学下来的。但各人的学习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时间紧,显然需要找到一个速成法。但如果成天无所事事,那也无所谓什么好学习方法了。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准备高考的人当中是不会有的。之所以万事开头难,对于学习,说实话,没哪门课是先难后易的。它之所以难,在于我们对一门新课必须先研究一下学它的具体方法。
因平时成绩优秀保送人清华大学生物系97级的郭行更是具体总结了自己的方法和体会:
(1)认真听讲是中心环节
老师在课上以精练的语言把以往的知识系统地“复现”,往往又会讲授一些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新技巧,甚至一些全新的知识,使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样的讲课速度快而内容充实,可谓字字珠现。获取和消化课上内容是高考复习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故而上课要全力以赴,每分每秒都要聚精会神,争取一字不落地听进去,争取当堂理解、记住。也许课堂上几秒钟的懈怠,就导致日后在考场上的一题做不出,继而……悔之晚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想想复习课的知识密度,再想想高考题所覆盖的知识的广度,便知我言不谬。同时,高考复习课的听讲,又绝非被动记录,而必须与老师同步思考,形成共鸣,创造积极主动热烈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是真正地会听讲,会事半功倍。接着又有一个问题,便是相信老师,紧跟老师。教毕业班的老师经验丰富,水平高超且责任心强,是足以信赖的帮你考上大学的前进阶梯。因此千万不要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单搞一套,脱离老师的教学计划甚至鄙视和抛弃老师的辅导。只有师生协调,齐心努力,才能创出佳绩。相信老师、尊重老师,总有一天你会由衷地感激老师。这一切,平凡的你,一定能做好。
(2)做好笔记是关键
我的笔记有一大特点:黑板上老师写的内容,我的笔记中往往没有;而我所记下的,正是老师的一些精彩的、关键的和启发性的话。这些宝贵的“只言片语”,实在应该被及时地捕捉到,保存在笔记上。至于黑板上的定义、律文和简单例题之类,只要书本上有,就大可不必占用笔记的空间。同时,笔记不仅应该记下老师的妙语、老师的思路,更应有自己的感受、总结和质疑。当你灵感突发的时候,当你苦思冥想之后恍然大悟的时候,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请立刻、毫不迟疑地把这些思想的火花或疑惑写在笔记上(或其它可以永久保留的地方)。它是你智慧的结晶和勤奋的结果。也许不久之后翻看它时,你会别有一番感觉,那时,你对知识的把握就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就我而言,数学课学习“排列组合”时,我第一次在笔记上以顺口溜儿的形式总结了这类问题的常见思路;学习“化学平衡移动”的勒·沙特列原理时,我一度觉得书上写错了,便回到家里苦想一晚,又去查参考书,终于为自己写了一篇“勒·沙特列原理详解”,录于笔记本上,便自己对原理有了正确的理解。每次看到笔记上的这段内容,我的认识就上升一个层次,同时心里也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这是笔记的真正意义。顺带说一句,笔记是写给自己的,唯一的目的是辅助学习,只要自己看懂即可,哪怕潦草一些。
(3)适当练习是主要手段
要知道,做题量与考试成绩并非总成正比。所以,不妨思考一下:每天你做多少题?这些题第二天你还记得清吧?一周之后还记得清吗?高考前能记得起来吗?做完一道题,你会怎么做呢?对答案?继续做下一道?还是停下来想一想?你知道出题人的意图吗?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从这一道题联想到了什么呢?有没有做过与之思路类似的题目呢?你的收获何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你是在通过做题而做学问。那么,要把每道题做透。做完题,别撒手,问问自己上述那些问题。这样下来,每道题都以一当十,学习的效率提高了,练习的目的达到了,你也从题海里纵身跃出了。每过一阶段,又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统观这些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找共同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练习的真谛。“题海无边,总结是岸”。另外,做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真正在练习中得到提高。所以说练习是质、量的统一,有选择地多做题,贵在总结,旨在提高。
(4)教材比参考书更重要
我觉得,一本好参考书,会令你受益无穷;倘是庸书,则误人子弟甚深。因此选择参考书务必审慎,最好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参考书只是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教科书和老师的讲课。
不少高三同学到了复习的后期和高考的前夕,早已一头扎进了成堆的参考书和练习中,极少再去翻翻课本了。也许教科书在许多同学眼中,早就成了迟早要卖掉的废纸,考前根本不去理它。因为同学们的确已经把书翻得很旧了,里面的知识学过一遍又复习过几遍,可能早已倒背如流了。因此,教科书就像一座金矿,已被采掘过数次了,留下的自然只有矿渣。但是,相信我的话,越是到了考试之前,越要从漫无边际的题海中跳出来,静下心来,回归书本。
考前看书,实际上是自学,它能帮助你再次理清头脑,找到“知识的感觉”。它能为你树立信心,更能帮你找出漏洞。如果你能从书的前言、后记、目录、备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每一行。每个注解、每道习题、每个标点、每个文字甚至从每一笔划中发现点新东西,你就长进了许多。
注重劳逸结合
据研究,每天抽一定时间锻炼身体,对保持脑子高效率思考问题十分重要。有人认为人脑全部血管的长度可达240里,长时间用脑就会使大脑供氧不足,使大脑的思考记忆力下降,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则是给脑子补充氧气的好方法,因为体育锻炼时期的肌肉运动,能使人体内的氧利用率提高1倍。所以人经过锻炼后,会感到头脑清醒,思考敏锐,同时,坚持锻炼还能增强体质,为脑子的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锻炼思维能力,甚至可以青春永保,童心不老。我国宋朝著名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之一。他从少年时代起,不仅刻苦奋发读书,而且特别爱好舞剑,经常与友人“倚松论剑”,曾独身伏剑在南郑山中刺死老虎,他活了85岁,留存下来的诗歌9000多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96年辽宁省高考理工科第一名、清华大学材料系的曹阳认为,即使在高考复习最紧张的阶段,注意劳逸结合也是非常必要的,他说: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是相当宝贵的,对于有限的时间如何合理地利用是值得大家仔细探讨的问题。以前经常有人问我晚上学习到几点,我想也许这些同学就有点盲目,走人了误区。其实,要比熬夜的功夫,我可是差多了,我从来不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学习的投入程度。与此相反,我很重视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证第二天上课时精力充沛,而上课与课下自习相比是重要得多了,而且精力充沛的时候做起题来质量高。有些同学很看中晚上学习的时间,经常熬夜,休息不好,以至于白天精力不足,我要说,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延长学习的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如果休息不好,学习的时候必然不可能全心地投人,思考迟钝,做题速度减慢、质量降低。精力充沛时一小时能做完的题目,在这时恐怕需要两小时,且效果不佳。虽然表面上学习的时间长了,但实际上效果定不如休息好之后全力以赴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能休息太多,因为多了无用,睡得多了有时会比睡少了更迟钝。这就需要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体会、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最佳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掌握了利用时间的窍门,你就会学得轻松些,而效果也会更好些。这不只是对学习,我想对你一生也许都是有意义的。
善于利用余暇的时间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常常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而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实际上正是如此。三国时期的董遇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要前去找他求学的人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求学者抱怨说“没有时间”时,他则回答说:“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
宋朝初年大名人钱惟演,生长于富贵之家,后来又做了大官,却没有什么嗜好。他曾经对下属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手不释卷,当然是好习惯,值得学习。古往今来,这样的书迷书痴,为数不少。
这个故事特别之处,在于钱惟演以不同的书籍配合他生活的不同片段,读经史正襟危坐,因为要端正心怀,说不定还要做札记呢。这也透露了经史非消遣之书这一事实。相对来说,小说便是消遣书了,所以便可以用闲适的姿态——例如躺卧着——来翻阅。“小辞”不知是否指诗词的“词”,反正是篇幅短小的读物,因为如厕时间不长,读不完大部著作。这则故事启示了我们一项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的方法:利用零散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清华大学出版的《新英语教程》中有一篇文章说: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个月是126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却并不难实现。
受这篇文章的启发,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小杨给自己订了一项计划:每天睡前背诵掌握30个英语单词。不管一天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杨都坚决完成每天的计划,这样坚持了一年半,小杨在考“托福”和“GRE”的时候游刃有余,在毕业的时候,终于得到了著名的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即麻省理工学院)的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踏上了异国求学深造之途。
7.不惑之年学而不惑
梁实秋用心作学问比较晚,据他的儿子梁文骐回忆:
父亲年轻时不甚用功,据他自己说,30岁之后才晓得用功。其实这还不算很迟。苏老泉也是27岁才用功念书的。至于十有五而志于学,固然今之国中生类多能之,上学之外,补习班,家教,双管齐下。而在父亲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照我的观察,父亲的用功,也还未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那种程度。到了晚年,知来日之无多,才如饥似渴地猛读起来。像《二十四史》这样的重磅巨著,也通读无遗。
但,梁实秋本人却别有一番见解:
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灯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光明,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施耐庵《水浒》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其实“娶”“仕”都是小事,“不娶不仕”也罢,只是这种说法有点中途弃权的意味,西谚云:“人的生活在40才开始。”好像40以前,不过是几出配戏,好戏都在后面。我想这与健康有关,吃窝头米糕长大的人,拖到中年就算不易,生命力已经蒸发殆尽。这样的人焉能再娶?何必再仕?
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里藏了多年的陈酒,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