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杰出的人却总是能有效地排除干扰,而专注地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他不会为了一些闲事而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这样,当别人为一些不值得苦恼的事而苦恼时,他却似乎超然物外,专心致志地做自己认定的事,自然成功便毫不例外地属于他了。
比如,一个人在从事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他的周围必定有一些人是要说三道四甚至进行恶意诽谤的,如果这个人过分计较那些流言蜚语,那他必定要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结果自然是耽误了大事。正事,搞得自己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聪明的人总是能够分清主次,辨别轻重,他决不会因为别人溅了几滴唾沫就停止工作。相反,他会毫不理睬那些叽叽喳喳的干扰,而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干一项事业,除了尽力排除外界的干扰,还要清除自己内心的杂念,使自己的心绪宁静下来,使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单纯,熄灭欲望的火焰,像一个修道士那样专注于手头的工作,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成功的清华学子深知,要聚精会神地做好一件事.必须倾注全部热情,必须投人整个身心,要有一种别人没有的狂热和痴迷。像画家执著于色彩和线条,像琴师醉心于音符和旋律,这样才会有出类拔攀的成绩。
7.敢于冒险,实现自我
1亿年前,地球上到处是体积硕大的恐龙。后来,地球上发生变故,恐龙在很短的时间中灭绝。迄今,科学家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但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恐龙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变故,而遭致绝迹的下场。
能变通者才能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准则,不仅适用于上古时代,同样也适用于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不论是生物学家还是经济学家都承认,在一场激烈的竞赛中,凡是不能适应者,都会被淘汰。
商场如战场,刀枪本无情,如果一个人在作战的中途倒下,显示其生存的条件不够。不幸的是,在各个工作场所中,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有太多的“恐龙式人物”存在。这些“恐龙人物”的特征大致如下:顽固、严苛、立定不前、缺乏弹性。
在工作上,“恐龙族”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适应环境。在他们周围有许多学习新技术、深造、更换职务、创新企业等机会,但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根本无心寻求新的突破。
工作与生活永远是变化无穷的,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改变,新的产品和新服务不断上市、新科技不断被引进、新的任务被交付,新的同事、新的老板……这些改变,也许微小,也许剧烈。但每一次的改变,都需要我们调整心情重新适应。
面对改变,意味着对某些旧习惯和老状态的挑战,如果你紧守着过去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并且、相信“我就是这个样子”,那么,尝试新事物就会威胁到你的安全感。
“恐龙族”不喜欢改变,他们安于现实,没有野心,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工作热忱,满肚子目前的状态,不设法改进自己,不让自己有资格做更好的工作。
“恐龙族”不肯承认改变的事实。他们不愿为自己制造机会,而情愿受所谓运气、命运的摆布。因为不相信自己能掌握命运,所以会选择错误,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蹒跚前进,就是一辈子坐错位置。
“恐龙族”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无法视变化为正常现象。他们没有衡量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步调、新观念、做事的弹性和效率,他们更不会探索自身的潜能,遇到变故发生,宁可坐以待毙。
不再成长,使得“恐龙族”过去所有的优点,逐渐都变成缺点,譬如,对工作的野心转变为勾心斗角、玩弄权术,对公司的忠诚转变为逢迎拍马,为了取悦上司,结果却对下属粗率无礼。他们让自己受限于困境,恐惧局限了他们的眼界,当然也降低了他们行事的能力。
“恐龙族”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一个人能否获得个人成就,看他是不是愿意尝试。乐于冒险,喜欢试验,能变通。这些才是获得学习和进步的唯一途径。
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得好:“新技术、新知识的储存,正如同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时候一定会有利息可拿。”在工作的领域中保持革新,随时都要清楚自己要如何用新方法做事。如果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写下10件你想做但有点冒险的事。把它们由易而难按照顺序排列下来,从第一项开始,每天冒一个险,做完后就从清单上除去,然后记住对自己说一些好话,鼓励一下。
今天就开始行动,冒险总比墨守成规让你更有机会出头。如果你不想被淘汰,你必须竭尽所能获得相关领域任何的新知,耕耘出一片专属的园地,并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还记得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吗?不要学做现代“恐龙”。
做生意是一种奇特的游戏,有时需要懂得把握客观的经济及政治环境的变化,有时又要讲求企业人本身所具备的特殊素质。成功的生意人大都不怕风险,也不怕艰辛。精华学子非常推崇的霍英东先生就是如此。
霍英东早年亲自率领近百人远赴东沙群岛采海藻的历险经历,早已为人所津津乐道。当年,霍英东为了采海藻赚钱.不惜将全部身家,甚至性命孤注一掷。
霍英东的经历显然是充满着冒险色彩,而香港其他富豪虽不至于做出比霍英东更冒险的事迹,但不少名人在工余时间仍乐于玩一些冒险运动,例如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兄弟每逢假日便邀游出海,经常到海岛潜水打鱼。地产界的施水青最爱攀大山,他经常独自到四野无人的飞鹅山郊游,又喜欢挑一些没有人走过的路,独闯高峰。
财产过亿而又真正是冒险运动的发烧友,则要数朱幼解了。朱幼解不光在政治每有惊人之举,1992年,港督彭定康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不久,朱幼解便随即大力抨击港英政府,及后又主动放弃美国护照,舆论一时哗然。1995年,朱幼解便乘机动滑翔伞,花了10天时间从香港飞到北京的十三陵,尝尽九宵惊魂的感受。
一向喜欢抓紧自己命运的朱幼解视危险如无物。1995年6月初,香港的鲨鱼吞噬泳客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朱幼解竟于鲨鱼袭人的翌日到西贡相思湾潜泳,显出一种大无畏精神。
“我喜欢跟鲨鱼共泳,尤其是我已有几十年潜水经验。我出海游泳并不是故意挑战鲨鱼,而是我早已计划这一行程,故此我带着面镜和鱼枪下水,我不希望鲨鱼的存在影响了我的活动。如果鲨鱼碰上了我,是它的不幸而已,因为制造问题的是鲨鱼,而不是我。一个人的命运要抓在自己手里,不能被环境影响自己。”
看来,资本家都明白“富向险中求”这一定律,故平日做好身心准备,待时机出现,便可大展身手。
中国不是没有极富“野心”的青年。中国人的智商并不低,那么差距又在哪儿呢?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先生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普遍的缺少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一直推崇中庸之道。
中国缺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鲁迅先生早就鼓励中国人“吃螃蟹”,但现在“敢于吃螃蟹的人”还是很少。人类只有不断地向大自然进行新的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极限挑战,向新的领域挑战,高科技才能真正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缺少创业者,缺少新型的企业家,缺少真正的风险投资家,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要想把握机会,迎接挑战,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必须远离胆小、懦弱等不良的心理素质。
勇敢是和冒险紧密相联的。要具备勇敢精神,就要善于冒险、敢于冒险,敢于搏击新领域,敢于领风气之先。只有在不断的冒险中,我们才能获得像金子一样宝贵的优良品质——勇敢。事实上,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要想在新世纪里生存,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勇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想创业、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是必备的素质。据有关专家研究,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不是学金融毕业的,而是那些曾经做过运动员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原来,曾经从事过各种运动的人,不仅有着强壮的体魄,能够应付高强度的体力支出,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决断,具备冒险精神。
对清华大学视美乐公司的王科和邱虹云等4位大学生来说,创业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们之所以毅然决然休学开公司,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们的偶像和前辈比尔·盖茨、戴尔和杨致远,也曾屡次谈到机遇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辍学创业,并不是因为大学文凭没什么必要.而是因为机遇太难得了!当然,机遇并不是偶然降临到他们的身上。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机遇有一定的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哲人说过: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换言之,如果王科、邱虹云等4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这次创业的机遇!
当王科、邱虹云等4位清华学子面临视美乐带来的创业机遇时,也曾犹豫过:是继续学业,还是休学创业?这是机遇对他们的考验。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后者,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机遇一旦错过,就再也遇不上了!正是因为敢于冒险,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使他们脱颖而出。
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底,主要投资公司为我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四通利方成立后,独立开发出了著名的RichWin外挂式中文平台系列软件,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取得了国内微机中文平台预装软件市场、零售市场、ISP市场90%,通信硬件厂家60%,手写识别市场80%的占有率。目前国内数十家大型网上服务提供商和政府部门,以及IBM、惠普、英特尔、康柏、摩托罗拉和联想、同创等电脑品牌机开始全面预装四通利方的中文环境系统,预装覆盖面达70%以上。据统计,今年以来四通利方的产品销售200多万套,价值2000多万元,销量位居同类软件首位,超过了美国微软的中文版“95视窗”。在广交会还签订了6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
为了创建中国一流的软件企业,四通利方于1995年开始对公司进行了国际化改造。国际化改造的目标是吸进外国成功软件公司的内部机制和管理经验。根据此目标,四通利方于1995年底正式聘请了位于美国硅谷的著名高科技投资银行罗怕森·史蒂文斯公司(RSCO)作为投资顾问。根据投资专家的建议,四通利方决定立即扩充其股东结构,与硅谷大多数软件公司一样,吸收国际高科技风险投资银行作为新的股东,一方面充分利用大规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吸收国际高科技风险投资银行作为新的股东,一方面为公司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知名度和投资关系作为附加值,向公司引人成熟的内部机制与管理经验,为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以及进一步发展国际合作,最终实现公司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的引进国外管理经验,促进与外国企业的渠道,并弥补四通利方在金融投资——内部财务控制的不足,公司决定大胆引进外国高级管理人才。1997年1月四通利方聘请原史蒂文斯公司的投资专家MarkFagon担任财务总监,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阶。
1997年8月,四通利方与选定的三家著名国际高科技风险投资集团(包括华登风险投资基金、罗伯森·史蒂文斯高科技投资银行及四通集团)同意四通利方原有资产价值850万美元的评估值,并向四通利方增加6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为四通利方的新股东,同时保留10%的股份作为期权给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以此为标志,四通利方的这次国际化改造圆满完成。
经过此国际化改造,使四通利方公司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总值达到1,500万美元,比1993年底公司创立时的投资增长23倍。公司已初步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基础,这是中国软件公司第一次通过私募方式在国际上融资,进行国际化改造获得的成功,同时也是我国高科技企业吸收外国风险投资的一次成功尝试。
风险投资,是每一个高科技企业所梦寐以求的,可惜,在我国高科技企业的高投入、高风险,几乎让所有金融界望而却步。但是,成立于1993年,刚刚年满4周岁的四通利方公司却在今年初,得到了以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罗伯森·史蒂文斯公司为首的三家风险投资6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396万元。四通利方不仅成为我国首家获得风险投资的民营软件公司,也是我国软件行业如何迈向国际化一个宝贵启示。
投的是人才和未来
“我现在不仅是一名技术人员、经营人员,还是一个金融资本家。因为我知道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运作秘密,那就是,风险公司投资的目标并不是看企业的规模有多大,是看企业的人才资源和领导人的事业心,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这是刚过而立之年四通利方公司经理王志东,对外界谈起如何获得风险投资的幽默语。
其实,四通利方能够获得巨额风险投资,从开始讲,不但有些幽默,还有些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