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30岁恋爱也不晚
1990400000003

第3章 走进男人的世界,了解男人(2)

太多婚姻的解体,让人们对婚姻望而却步。着名出版人、作家洪晃说:当我们经历过几次结婚又离婚后,对婚姻这玩意儿彻底死心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成为风潮。

其实,当一个男人和女人,手拉着手在上帝面前宣布结婚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应该明白,婚姻就是一种长久的坚持和责任。爱的恒久是忍耐,这是《圣经》里说的话。你可能要面对无数的诱惑,你可能要面对平淡,你可能因为看到许多的婚姻分崩离析而难过,但是,看看婚姻给你带来了什么:

婚姻中的人比单身人的寿命更长;

婚姻中的人比单身人更健康;

婚姻中的人比单身人更能体验到安全感;

婚姻中的人比单身人更少患有抑郁症;

婚姻中的人比单身人更容易事业有成;

……

剩男们,你们只要摆正了心态,走进婚姻便不再是进刑场、服苦役,你将面对微笑,并且具有把握婚姻幸福的能力。

四、男女关系,爱情玩具进化论

小时候,我们总是渴望着一个玩具,对它日思夜想。而爱情,何尝不像一个我们心目中渴望得到的玩具?只是如何得到这个玩具爱情,我们和孩子的表现并无两样。

玩具爱情表现一:我要,我要,我就喜欢

幼稚园现象:

有一类孩子,他们要得到一个玩具时,会觉得哪怕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只要想要,就一定能要到。独生子女的时代加重了这一趋势。每一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宝贝,当然任何要求都能无条件地被满足。

爱情也这样:

“我要,我要”——孩子式的语言。只要想要,我就一定要得到,否则就是全世界都在伤害我。

现实世界中许多男人女人都在以这样的心态处理爱情。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主义。如一个男人看中了一个女人,他会不管不顾地去追求她。这种追求当然没有错,但他会觉得这个女人天生是属于他的。就像孩子觉得那个玩具天生是归他所有一样。他不愿意长大,童年的溺爱给了他一个无所不能的想象,让他觉得爱情如玩具一样,只要想要,就一定能得到。

当没有得到对方的爱时,他不会理性地分析原因,而是本能地像孩子一样认为这和父母不爱自己了一样,他感到对方对自己不公,因此特别委屈而号啕大哭。他会想,你为什么这么绝情和冷酷。而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凭什么你想要就一定要得到。

这种不成熟的幼稚的心态,让我们躺在童年的天堂里,不愿意长大。而实际上,在爱情关系里,给你爱情的人不再是对你百依百顺的父母。对方凭什么一定要答应你?为什么要娇纵你?

麦当劳的广告语是“我就喜欢”。这是新人类的生活宣言,但这常常是爱情的大忌,仿佛一个无理的孩子,“我就喜欢”,所以世界必须给我。多少年后,大多数人会发现,你喜欢是你的事,他(她)给不给你却是另一回事。

玩具爱情表现二:做个游戏讨老师喜欢

幼稚园现象:

如果想要某个玩具,又得不到,我应该怎么办?

有这样一类聪明的孩子。无论他们是在幼稚园还是家里,当大人们把美妙的玩具悬在他够不着的地方,引诱他时,他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才能得到这个玩具。该怎么办呢?当然首要的是要去猜测那个可以给他玩具的大人的心。比如父母或者老师喜欢什么。他可能会唱一首歌,跳一段舞,或者扮一个有趣的鬼脸逗得大人哈哈大笑,总之,他需要展示一些才艺,让

大人感觉他是聪明的,或者比别的孩子更聪明,那个玩具才能属于他。

不聪明的孩子就会站在原地,一味嚷着“要、要、要”,那个聪明的孩子却棋高一筹,早已经得到了这个玩具。

爱情也这样:

爱情关系里,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进化阶段。

人在童年时期,生命常常是骄傲的。只要想要,就一定要得到,好像整个世界是属于自己的。这是生命的起初,上帝让我们具有一颗骄傲的心灵。但是很快我们会发现,生活不是那个童年的玩具,想要却常常不一定能得到。

笨的孩子在怨天尤人。他们嘲弄父母的无情和自己命运的悲剧。

聪明的孩子知道要得到玩具,自己便必须具备某种技能。

如果他总是这样想下去,他就会在成年时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爱情。他想追求某个女子时,他会先想:我有什么值得对方去爱的,我具备什么资本,我用什么去吸引对方。

这类人因此会比较注重修身养性。他(她)知道如果得不到爱情,首要的不是怪罪命运或者对方,而是先反省自己。命运的糖果公平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但你得到它,你就必须付出努力。他(她)会努力地工作,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他(她)相信,这就是他(她)要得到爱情玩具的资本,当他(她)有钱或者有才时,他(她)就拥有得到爱情的能力。

他知道爱情像玩具一样,所谓的纯粹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境界,一个人为什么爱你,总是图你身上一些什么。比如英俊的外表,善良的心灵,富有的财产等。世间哪有无缘无故的爱?

玩具爱情表现三: 苦肉计

幼稚园现象:

幼稚园的另一个孩子珍珍,得到玩具的办法是苦肉计。

有一天她看中了一辆小汽车,她的父母不想给她买,珍珍于是哭闹着不吃午饭。起初,父母还觉得她是闹着玩的,这个孩子也太不像话了,小小的年纪脾气就这么固执,将来长大可怎么了得!不吃就不吃吧。

父母自己吃饭去了,一边故意咂吧着香甜的饭菜,一边偷偷地观察珍珍的反应。

珍珍早已经对父母的这一套伎俩了然于胸,她面不改色。

等到父母吃完后,她还是站在原地绝食。小脸都快饿白时,父母也被心肝宝贝的样子吓坏了。他们坚持不下去了,相继奔过来,搂过珍珍,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快吃饭去吧,爸妈给你买小汽车还不行吗?”

珍珍志得意满,父母全线溃败。只要“虐待”自己,没有什么目的达不到的,五岁的珍珍深信不疑。

爱情也是这样:

如果你得不到爱情,或者你和你的另一半之间发生了矛盾,你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你会怎么办?

很多男人和女人会像珍珍一样,选择苦肉计的办法。我有个朋友告诉我,夫妻吵架后,她喜欢深夜像个孤鬼野鬼一样去街上流浪。长发飘飘,叼着一支香烟,耳边响着《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或者颓废地在酒吧里买醉,那种凄然冷艳的美,没有击伤那个负心人,先让自己无限哀怜。

女人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办法让男人屈服,男人用割脉、酗酒、自己抽自己的办法让女人心疼。最深刻的爱总是和最深刻的痛紧密相连。受虐情结仿佛是爱情游戏的本质,得不到,那么以虐待自己的方式逼迫你答应,你看了总会心痛吧,总会屈服吧。

当然,大多数时候对方是屈服的。一是可能确实因为爱,二是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达到目的的男人女人往往因此相信“苦肉计”是有效的。

但是天长日久,你会发现,在伤害自己时,也确实伤害对方了。对方会感到你在利用你们的爱。为什么你像个不成熟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有效地用成人的办法去解决矛盾?你的目的达到了,你的心却在渐行渐远。

玩具爱情表现四:审美疲劳怎么办?

幼稚园现象:

一个玩具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孩子们会怎么办?

大多数的孩子新鲜劲过不了三天。他们起初对玩具保持着旺盛的激情。玩起来茶饭不思。可是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很快会厌倦。原来那个朝思暮想的玩具也不过如此啊。并不神秘,就是一堆破铜烂铁而已。

于是,三天过后,他们便毫不心疼地扔掉了它。

可是,幼稚园另一个孩子晶晶却不是这样。如果一个玩具玩腻了,她会自己动手,把玩具改装一番,接着再玩。那种游戏的创造精神给她的玩具赋予了另一种生命,她会加进某种零件,或者擦拭一新。不会让玩具过早地损坏,她还会细心地收藏,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所以,晶晶的玩具总是比别的孩子少,但她的玩具却是玩得时间最长的。

爱情也这样:

结婚时,我们被拉到上帝的面前,我们向他承诺:我们要相爱永远,永远不离不弃。这是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爱情,所以更要珍惜。激情万丈,百感交集,那一刻,让我们有修正成果的胜利感。

但是,我们得到爱情后的态度呢?

我们开始马放南山了。不再为爱情保鲜,不再每天早上起来向爱人温柔的道别,不再每天晚上回来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的腰肢变得臃肿,我们的卫生变得邋遢。我们开始越看对方越不顺眼,惊讶于对方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

本能地怀疑爱情是不是根本就不曾发生过?那些曾经激情如火的爱情,是不是幻觉?

当人们对爱情或者婚姻渐渐审美疲劳时,大多数的人会选择离婚或者分道扬镳来作为结局。这是最痛快的结局。尽管会舍不得,但是他们用天性来安慰自己:人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的。

聪明的男人女人不会这样。他们知道,很多时候,审美疲劳导致的离婚,常常是一种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在得到爱情后,经常擦拭掉爱情表面蒙上的灰尘,给爱情添加一些润滑剂;或亲自动手改装它,让它适应新的需要。

那些长久的拥有爱情玩具的人,那些一生牵手从青春走到白发的人,他们常常铭记自己对人生的责任。面对审美疲劳,他们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并积极改进。

五、“甩卖”“出售”一枚男友

网上的一些征婚论坛中会出现特别多这样的帖子:

“甩卖男友一枚。本人27岁,高大英俊,黄金剩男,急欲甩卖,欢迎求购的异性应征”;

“出售男友一枚,虽没有柳永之才,潘安之貌,但有一颗火热之心,售价:一枚Q币;欲购从速。”

男人们是不是急了?显然不仅仅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征偶帖子背后,是男人对信任的渴求。

一个女孩,青春梦里的渴望是有一天一个白马王子从天而降,在热闹的成人舞会上劫走自己,然后陪他天涯海角地流浪。爱是什么?当然是彻底的信任和相托——把自己完全交给另一个异性。

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女孩们的灰姑娘梦想,也是男人们的灰王子梦想。

前些年流行淘男人网站,女人们带着女王般的闲庭信步和怡然自得在淘男人网站挑挑拣拣;男人们则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打扮成淘男人超市里的各种个性商品,期待女人们光顾这些男

人超市时,能够驻足注意到自己,然后捡进她的筐里,带走。

所以,王功权曾经想放下一切玩私奔,要和一个女人天涯海角地去流浪。

没有错,他不希望只是做钢铁战士,更不希望做永远刚强的超人,他希望有时变得像一个脆弱的小男孩,或者像一个宠物犬般,忠于你——某一个从天而降的女王。因为控制自己太久了,有时他希望彻底地放松,软弱,随风漂流,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哪里算哪里。

而且,他讨厌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难以突破的心灵之墙。

他知道如果爱不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接纳与信任,那么就没有完美的爱情了。所以,他希望去为爱情冒险——即使对方并不能让他完全信任,但他也愿意去深入爱情的撒哈拉大沙漠。他看到现在太多的人在爱情里理性,提防,算计、斤斤计较。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之,彻底地不理性、不计较、不提防。

他还希望在爱情里有那么一点点受虐情结。现在,“我是你的东西了,任你处置了”,所以,看看某些婚后的男人吧。不是夫唱妇随,而是妇唱夫随:太太在外面买菜,老公像个跟班一样跟随其后;都说热恋中和婚后的男人像孩子,因为他体验过小时候的深夜里,从噩梦中醒来,哭喊着寻找妈妈的感觉。

所以,他在爱情里希望重温那种感觉,有一个女人可以让自己获得依赖和安全感。

女人们可能会奇怪,男人们怎么一股风般希望物化自己,彻底地交给对方?难道是人们都感受到了信任危机吗?而当剩男们渴望被挑走时,女人们做好准备了吗?

在我看来,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一是虽然剩男们表现出了渴望被带走的急迫心理,但是女人们反倒表现出了在百货商场的淘货精神:越是便宜大甩卖,越要怀疑是不是货真价实。这个男人到底怎么样?急于出售的商品是不是假冒伪劣?

二是女人们倒是希望一个男人完全忠于自己。但是真的当一个男人完全把他交给自己时,女人们往往又有些犹豫:我能够负起这种责任吗?这个高大的成年男人毕竟不像孩子,能够

做到真的像孩子一样听话吗?女人们一向习惯于把自己托付给一个男人,对于新男性这种托付变化,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这也提醒着我们,尽管在爱情里我们都有一种桃花源心理,即和一个人完全自由地去天涯海角流浪,但是完全放下提防之心去信任另一个人,并且将自己托付给对方,有多难。但即便如此,我们也都在锲而不舍地寻找那个可以把我们带走的人。

六、伪丁克男人

她在深夜幽幽地哭诉,四十多岁的女人了,老公突然提出要离婚。结婚第三年,她想要孩子,老公说:“地球上的人口负担已经够重了,我们为什么不替人类的可持续未来想一想?”

她觉得自己很有罪恶感,自己太自私,胸怀很狭隘,光顾着自己要孩子,不能替人类的未来着想。

这一晃,丁克了五六年。三十岁那一年,看着闺蜜们都为人母,再度蠢蠢欲动。晚上缠绵时再度提出要个孩子,老公说:“我们这样不是很好吗?无牵无挂自由自在,任何一天想去哪里旅行提起包就走,万一要孩子,哪里来的这样洒脱的生活?”为了不拖累老公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只好再度放弃了做母亲的理想。

一晃四十岁了,为了丁克老公,她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

以为这一生可以和老公恩爱万年,却突然接到丁克老公的离婚协议书: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想和她离婚。

她懵了。他正骄年,孔子父亲六十多岁还能生育,而她已是高龄产妇,为了他放弃了生育的黄金年代,离开他,她岂不是一无所有吗?

她哭诉:“我该怎么办?”

哦,是的,当丁克族越来越多时,女人们,你可要想好了,你是为自己而丁克,还是只为爱而妥协着丁克?

如果是为自己而丁克,自当别论,即使有一天没有孩子,请在内心告诫那是自己当初坚定选择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是为了爱和某个男人丁克,你要三思而后行。

先来看看有些伪丁克男人的面目吧:

他是不成熟的奶嘴男,丁克是假,心智上的幼稚和逃避责任是真。这类男人嘴里最常提到的丁克借口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现在拥有”;他容易激发你的母性,让你想以放弃生育来成全他耽溺的梦想。

他是朝夕变化的情绪男。所谓的丁克并不是来自人生坚定的价值观,而是受一种潮流影响。所以,年轻时想做丁克,但年长时的某一天看见草地里奔跑的孩子时,突然涌起做父亲的柔情。但他没有想过你——一个女人已经为他的丁克理念错失了人生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