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30岁恋爱也不晚
1990400000018

第18章 止步,这爱情很危险(4)

母亲看他的神情,用手盖住了他的嘴说:“不用讲了,我都知道。”

父亲看了看母亲的神情,欣慰地笑了,然后他才心无旁骛地走了。

在他的葬礼上,我见到了那个让父亲隐藏了26年的情人。她叫吴琼芳,一袭黑衣,神情平静。我后来知道,她生活在另一座城市里。那年父亲和她一同下乡,但他们的恋情受到了家

人的干扰,两人被迫分开。父亲后来遇到了母亲,但吴琼芳的婚姻不太顺利。她结婚了很快又离婚,然后一直是一个人生活着。

那些年,总有一些日子,父亲要出差一段时间。我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时候他是去找吴琼芳。他们的关系平静地保持了多年。

这些年来对母亲和这个家庭,父亲算是一个远近有名的模范丈夫。他把工资交给母亲掌管,家务活抢着做。我想他可能是觉得有愧于母亲,所以就在别的方面想方设法去弥补母亲。

而母亲其实早已经知道他的秘密,只是看在他照顾家庭如此无微不至的份上,默许了他。而父亲又觉得对不起吴琼芳,一个男人像《周渔的火车》一样,奔波在两座城市之间,他内心的苦可想而知。

了解到父亲这段纯美而酸涩的爱情故事后,我突然觉得有时情感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婚姻中的情人关系,有时反倒有利于婚姻的和谐。

我后来也找了一个情人,我和丈夫的关系不冷不淡,但和情人的关系却总是很热烈。可能是隔着距离吧,感情看起来更容易保持新鲜感。而和丈夫天天朝夕相处,反倒很容易相对无言,所以我现在认为,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情人之中。

情人关系,确实最容易比夫妻关系更显得激情万丈。那是因为它免去了朝夕相伴柴米油盐的琐碎,加上距离使得回忆和想念大于生活的真实。所谓的最美丽的东西,都是要冒险和隔着点距离才能得到的。但如果有一天终于修成正果,也就没有了这种新鲜感,也必然不再如此美丽。

●●没有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出轨

(自述者:杰雄,男,29岁,房地产销售人员)

我曾经发誓不能原谅父亲的出轨,然而不知为什么,多年后我也成了一个对不起妻子的男人。

有一年回家,发现家里天翻地覆,母亲在伤心地哭泣,吵闹着要和父亲离婚。原因是她发现父亲在外面有人了。父亲像被押在审判台上一样,低着头,不发一言。那天夜里,母亲显

得如此无助,她伤心地问我,如果她和父亲分开了,我是和她一起过,还是愿意跟随父亲?

我大哭着不让他们分开,那一刻间,我恨死了父亲,觉得他是让我们家破人分的罪魁祸首,我甚至在后来坚决不和父亲说话,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仇恨。

父母到底没有离婚,最终父亲离开他所短暂迷恋过的女人,重新回归到这个家,我想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和母亲都看在我还小的份上,觉得离婚对孩子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吧。

那时候,我就发誓,如果将来我有了家庭,一定好好地对待我的太太,绝不像父亲一样出轨。

但是结婚三年后,我发现自己也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一场情感的漩涡中。那是在和妻子吵架后,我发现自己变得无比脆弱。有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女同事诱惑了我,我和她发生了关系。虽然事后有巨大的压力,但是一次又一次,总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因为我发现,情人关系是一种很好的抚慰。有时,婚姻不快乐了,妻子给予不了我的部分,我反倒在情人身上得到了弥补。

心理学发现一个值得人深思的现象,那些在父母有过出轨史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日后在自己的婚姻中也更容易出轨。

究其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心理学研究发现,哪种人容易出轨?没有安全感的人。而在一个破碎的曾经被父母出轨婚姻伤害过的孩子,他的内心比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孩子显然更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也许会用巨大的克制力让自己步入婚姻后,尽量避免外遇。但是,不安全感的基因潜藏在他的内心里,这种心理影响在他的小时候根深蒂固。所以,有一天面临婚姻的问题,他本能地会用另一份“备份”的感情来缓解他对婚姻的不安全感。这时候,他所寻找的另一份情感更像他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安全岛”。而这种出轨一旦被发现,让他放弃家庭作为代价,他往往是最痛不欲生的内心冲突最强烈的那个人。

●●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吗?

婚姻总是遇到挑战,人一生真的只能爱一个人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所以从我们生下来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或多或少地要经受父母情人关系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是带着这种伤害上路,终生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还是化伤害为和风细雨,更深地理解情感的本质呢?这些都考验着一个人成年后对待情感的眼界和胸怀。

先来看看父母情人关系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1.痛不欲生型

大哭一场,天都塌了,这是许多人了解到父母有情人后的第一反应。这样的孩子,容易性格自闭、忧郁,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

2.自暴自弃型

许多相关机构发布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犯罪都有父母因为情人关系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家庭背景。27岁的杰多年后回忆说,他看到父母因为一方出轨,每天在家里拳打脚踢,他害

怕极了那种生活,他从此不回家,出外流浪。

3.价值观混乱型

父母找情人,那种浪漫的图景和幻想很容易刺激一个孩子过早成熟。社会学专家吴眉有一天问一个16岁就有好几个男朋友的女孩为什么这么早就谈恋爱,她说是向她的父亲学的。因为他父亲除了她母亲以外,还有好几个情人,她觉得这样很有面子。

4.性影响

30岁的拉拉说自己小时候有一天回家,看见母亲和情人在床上偷情。当时她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到了母亲享受的表情,那一幕电光火石般地刺激了她。她的性意识好像从那一天开始苏

醒。她从16岁就有了性关系,并且觉得偷情才有刺激感。

5.爱情美丽型

父亲对母亲好像一点兴趣也没有,反倒对情人总是兴致盎然,这使得27岁的阿妖相信,情人关系更美丽。隔着距离,不必天天相对。所以后来阿妖总是不愿意走进婚姻,因为她深信婚姻是情人关系的杀手锏,只有不必天天相见,但天天相恋的情人关系,才是理想中的男女关系。

●●心理自救,从伤害到成熟——寻找情爱的成熟路线

认识爱情,大多数人是从父母开始的。

他和她建立了一个家,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他和她相亲相爱,然后生下了我们。这都是童话里的情景,然后我们就在这样的美丽里,幸福地长大。我们以为爱情就是这样子,一个人爱一个人,不变,并且永恒。

但是有一天父母出轨了,他们的一方有情人了,我们的天塌了。童话破灭了,现实开始狰狞着向我们展露它本来的面目。

大多数人因此受到沉重的伤害,并且带着这种伤害上路。在我们不理解情人为何物的小时候,我们本能地把一切罪魁祸首推向那个如鬼魅一般的情人和那段出轨的感情,如果不是它们,我们的童话怎么可能结束或者破灭?

但当我们成人后,渐渐开始自己的感情时,我们会发现,伤害我们的,其实并不是那个情人,也不是一段情人关系,而是父母处理他们的情人关系的方式。

如果他们不血肉横飞,如果父亲不行使拳头和男人的暴力为自己找理由,如果母亲不一哭二闹三上吊,如果他们可以心平气静地坐下来,这样温和地告诉我们“孩子,不是妈妈不爱爸爸,也不是爸爸不爱妈妈,而是妈妈在爱爸爸的同时,也会爱上另一个人”,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让我们长大后,更理解什么叫做感情?

伤害我们的,一定不是妈妈不爱爸爸了,伤害我们的是:为什么他们一旦一方有情人了,他们就如此怒火相向?他们是不是用这种极端的狭隘的方式,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所有的情人都是洪水猛兽,是坏人。

成年后,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伤害来自于父母心胸的狭隘和处理爱情问题的偏执和自私。他们不会用一个文明人的方式处理感情。即使不是因为情人,但她也会首先怪罪于情人,然

后把一切矛头指向情人。她用楚楚可怜的被伤害者的角色向我们诉苦,然后让我们觉得,情人是打碎我们童年美梦的罪犯。

父母虽然有情人了,但他们可以和风细雨地商量他们的感情的出路。他们不是用暴力,用仇恨来化解他们的分歧的话,我们就会真正地理解爱。一个人摆脱父母情人关系对自己伤害的最好方式,依然是重建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