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30岁恋爱也不晚
1990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欢迎来到不纯真年代

“欢迎来到不纯真年代。”

这是一部热播电视连续剧的开篇语。在着名的两性专家海特看来,这种不纯真年代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海特发表了三卷本的《海特性学报告》,她惊人的调查结果,让人们似乎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两性关系,早就今非昔比了。

离婚率高升,多种形态的两性格局出现,女人正在变得强大,男人却越来越脆弱……眼花缭乱的变化,让人们措手不及。婚床,开始动荡不安。

到底,是什么催生了这种变化?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潘绥铭看来,中国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其实应该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在此之前,中国人信奉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讲究夫妻恩爱——先有恩后有爱。所以,那时的婚姻可能是压抑的,但是牢固的。因为人们信奉,所谓的感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比起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更牢靠。男女双方,可能结婚之前还没有见面,但是不影响他们先结婚后恋爱,再慢慢产生深厚的感情。

但是“五四运动”带来了西方的浪漫主义恋爱观,人们开始信奉自由恋爱,信奉感觉,信奉一见钟情等。但是最脆弱的可能恰恰是感觉,靠感觉结合的婚姻,自然在感觉发生变化后,便无法维持。

孰好孰坏,也许难以说清,但我们可以深思,婚姻和爱情,到底是一回事吗?

当代的两性关系,就在这种“人性解放”中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一些数据支撑着这种变化:

1.高离婚率

1999年,中国的离婚数量就超过了120万对,后来每年更是以十万的速度递增。有人统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更是高得惊人。离婚的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原因,但专家们认为大部分是因为外遇。以前的婚姻不和谐,人们可能想,凑合着过算了。但现在,婚姻不和谐,人们会急于突破围城,重新寻找认为合适的。

这是人性彰显自我的表现吗?高离婚率到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证明还是道德的悲哀?也许谁也说不清楚。

2.结婚率越来越低了

据法国相关部门统计,法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同居,而不是结婚来维护两性关系。所以,法国才通过了“伴侣保护法”,即虽然没有结婚,但长期在一起同居超过N年的,一样可以享受婚姻权利和义务。

在全球化的大思潮背景下,中国自然也不会孤独地守着最后的伊甸园乐土。全球化,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影响着两性关系。

同居,一夜情,契约婚姻,无性婚姻,周末夫妻,异性合租,交换伴侣,包二奶,情人现象……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受到很大挑战。专家的调查发现,中国年轻人越来越推迟结婚的年龄,而更愿意享受丰富多彩的不受约束的情爱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梁祝式的爱情思维,或者传统的婚姻景象被颠覆。每个人都在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爱情模式,多种形态变成了两性关系的基调。

3.两性地位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以前,男人是一统天下的,是两性关系里的主导者。但是,随着“她世纪”的到来,这种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男人的生理优势都无可厚非,但是在信息时代,富于情感沟通能力以及注重细节等特质的女性,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全面闪亮登场。她们可能是女上司,可能是女首相。当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大选时,女人们都在欢呼。社会生活中女性地位的提升,影响到家庭格局的变化。所以,男人们回家做家庭主夫不再是新鲜事,妻子比丈夫挣钱多也不是新闻。那么,以前男人靠手握经济权利来把握婚姻的根基,不复存在。强大的女人,对家庭生活中男人的表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天的两性关系,就是以这样一种摧枯拉朽的形式在变化。但对女人来说,她们不仅要面对今天的恋爱环境的变化,更要面对男人的诸多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男人女人的变化,才导致了两性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