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银光
1989900000015

第15章

刘畅忙望向别处,他没有答话,但他几乎立刻就体会出了月月并没有叫别人同来——甚至连杜燃都没有叫,而是选择了“新同学”的自己作为陪伴意味着什么,而那句“特殊的好朋友”又意味着什么……刘畅不太敢往下想,他害怕往下想,他所担心的,也正是这个。

刘畅换了个话题,“月月,那你现在和谁生活?你爸爸么?”

听到刘畅问及于此,月月略微犹豫了一下。刘畅看到,月月的表情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显出更加焦虑的神色。月月轻轻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这让刘畅很不解,似乎她并不想谈及关于他爸爸的这个话题。自然,人家不想说,刘畅也不好多问。但刘畅隐约觉出,这阳光般的少女心中,一定有着一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令人伤感的故事。

两人都不再说话,一时间,气氛竟有些凝重。

还是月月打破了这尴尬,她笑了笑,对刘畅说:“哎呀,你看,都怪我,把好心情都破坏掉了,不管怎么说,今天天气这么好,能到郊外走走,也算是放松心情的春游了,我们还是快乐些吧。而且,今天能有你这个帅哥陪伴,我真的很感谢!”

刘畅也笑了,“月月,你太客气了,能被你邀请,我也很荣幸呢。”

“哈哈,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套了?”

“我觉得也是。”

这时,公交车到达了终点站——八大处公园。

八大处公园对于长居北京的人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位于北京西郊西山山脉,由于山上八处寺院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闻名遐尔,曾一度是封建皇家园林。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怡人,是京城佛教胜地,也是游人纷纷乐于踏足游览的绝佳之所。

刘畅与月月在售票处购票后,由公园大门进入了这古刹云集的风景区。

还未到旅游旺季,公园内游人并不是很多,两人沿着逐步上升的甬道向山上走去。月月今天没有穿校服,而是身着一件咖啡色的休闲绒衣,背着一个帆布双肩背包,刘畅还是头一次见到月月除校服以外不同的样子,这样的形象配合月月曼妙的少女身姿,更让这漂亮的女生显得青春洋溢。

刘畅今天也身穿一身深蓝色休闲运动服,看上去帅气而有活力。并排走在一起的这一对如金童玉女般同行的年轻人,似乎在与身边的崇山俊岭的美景“宣战”。

已是早春天气,山上的花草植被都已吐出鲜嫩的枝叶,道路两侧的不少杏花、桃花、迎春、连翘等更是早已等不及便抢先开起娇嫩的花朵。

刘畅置身于此,感到心情格外舒畅,连日“任务”的“高度紧张”在此时终于得已暂时的放松。感受着鸟语花香,刘畅不禁脱口说出一句:“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

身边的月月不禁问:“你说的这是……?”

刘畅忙说:“哦,这是古人对八大处这里风景的赞美之辞。”

月月点点头,“嗯,我记得民间也有语道‘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向山上走去。

刘畅问月月:“这里有多座古刹寺院,你准备去哪一座拜佛?不会是每一座都要拜吧?”

月月笑道:“当然不是,我每次都是去这里的‘二处’,也就是这里最著名的灵光寺。我觉得,在那里虔诚祈愿,是最合适之地。那里不但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像与观世音菩萨像,在佛牙舍利塔中还供奉着佛祖的灵牙舍利。因此,在这里众多的寺院中,这灵光寺香火最旺,也是最吸引信众来此……看,到了。”

正说着,便来到了这座著名的灵光寺。

喜欢研究北京历史的刘畅对这灵光寺的历史也略微知晓,它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修建于唐代,最初称“龙泉寺”,1900年八国联军的炮火曾摧毁了这里的“画像千佛塔”,但却在后人修建时意外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解放后在此地修建了佛牙舍利塔,供奉佛祖灵牙,此寺院由此闻名,成为全世界佛教僧众顶礼膜拜的地方。

月月前去请香,刘畅举目观望寺院,整个寺院庄严而华美,一派佛门圣地景象。置身其中,无论是谁都会在内心中感到谦恭、安详与宁静,就连刘畅也同样感到那种深厚的佛家氛围。

这时,月月手捧佛香,走向正中的山门殿,那里供奉有一座精美的释迦牟尼佛铜胎贴金造像。月月走上前,在点香处将一捧佛香点燃,再插入香炉之中,与本就袅袅弥漫的扑鼻香雾汇合一方。随后,她在佛像前站立,双手合十,开始闭目祈愿。

刘畅站在月月身后不远处静静观望,他并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此刻,还是被月月的虔诚所深深打动,月月微低着头,额头轻轻抵住举在面前合十的双手,似乎在与佛进行内心中无声的交流。望着月月面朝佛像的身影,刘畅也不禁闭上双眼,一起感悟这佛家意境,并且也在心里默默祈祷,如果真有神明存在,希望天佑这城市以及善良的人们安宁而幸福,天佑中华土地富强而腾飞,多一些感动与希冀,少一些罪恶与贪欲……

月月在佛前祈祷了一会儿,便回身望向刘畅,刘畅对月月笑了笑,并没有说话,两人随后又来到后院的观音堂,那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像,月月又如刚才一般面朝菩萨进香、祈愿,刘畅同样在一旁静静观望。

参拜完佛祖与菩萨,月月对一直陪伴在他身旁的刘畅说:“真不好意思,让你等了这么半天,一定着急了吧?”

“哪里话,”刘畅说道,“说真的,月月,刚才我都被你虔诚的样子所打动。”

月月回头望了望佛殿,轻轻说道:“妈妈生前就是个虔诚的信佛之人,我对佛教的信仰,多是来自妈妈的熏陶。”

刘畅点点头,“你的妈妈一定很爱你,而且是个很慈爱的母亲。”

“是的,妈妈对我的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妈妈是这世界上最善良、最温柔的人,她身上集合了一切女性最美的性格,包容、博爱、慈详、无私、勤劳……,而且,妈妈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可以说琴棋书画无不优秀……但是,她却那么早便离开了我……”说到此处,月月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蒙上一缕水雾。

刘畅忙说:“可她有个好女儿,一个成功的女儿,一个像她一样棒的女儿,我想,月月的妈妈在天之灵如果知道这些,她一定会很幸福,很高兴。”

“我可不如妈妈,差远了,妈妈是我的偶像……哦,对了,”说着,月月拿出自己的钱夹,打开给刘畅看,“看,这就是我妈妈。”

刘畅望向钱夹中的相片,那是一张月月母亲与月月的彩色合影,看样子已经有很多年了,颜色都已有些减退了,照片上,月月的母亲端庄、秀丽,一派知性之美,身边的孙月月看上去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正依偎在妈妈怀抱中对着镜头开心的笑着,刘畅发现,月月的脸竟然与她的妈妈那样的相像!尤其是现在的她,更是她母亲年轻时样子的翻版。

“你们母女长得真像!”刘畅眼望照片,不禁感叹道。

“嗯,人人都这样说呢。所以,我很自豪!”月月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

刘畅让月月把相片收好,他想换个话题,便问道:“对了,月月,刚才向佛祖与菩萨在祈祷什么?能告诉我么?”

“不行,不能告诉你。”月月笑着神秘地甩了甩头,那乌黑的长长马尾辫也随之飘摆。稍顿了一下,她又说:“或者……以后再告诉你!”

刘畅也笑了,点点头,两人向边的佛牙舍利塔走去。

佛牙塔位于寺院后的方丈院内,高七层,造型华丽庄重。月月望着面前的佛牙舍利塔对刘畅说:“这塔中二层舍利阁内的纯金七宝塔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灵牙,据记载是南朝高僧法献西行求法,有于阗请回,初供奉于南齐都城建康,隋朝被供奉于大兴即今天的西安,唐朝末年被送至辽南京即今天的北京。由于佛牙舍利在世界上仅存两颗,使灵光寺成为全世界佛教僧众顶礼膜拜的地方。”

刘畅被月月详尽的介绍所折服,“没想到你知道的这么详细。”

“其实也没有了,主要是因为关于佛教的书籍、史料我都比较有兴趣。”月月答道。

“看来我又一次得对我面前的才女刮目相看了,你懂得太多了!”刘畅说。

“可是再多,恐怕也没有你这大才子知道的多呀。”月月笑着拍了刘畅一下。

他们慢步环塔一周,院落里很安静,两人的交谈在这空灵的氛围中回声缭绕。

“还要看其它寺院吗?”刘畅问月月。

“当然了,”月月点头道,“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每个寺院都要去敬香祈愿的,如果那样你会不耐烦的。”

“不会的,看你求佛祈愿的样子也是一种享受。”

月月的嘴角露出一丝甜美的笑,能听到自己喜欢的男生对自己的夸赞,月月心里美滋滋的。

两人走出了灵光寺,继续沿山道向山上走去。虽未到郁郁葱葱的季节,却已是春意盎然,鸟儿在林间歌唱,阵阵温暖的微风吹过,颇为惬意。月月不禁又想起了一周前那个放学的下午,那路边与刘畅同行交谈的一刻,同样的微风、同样的温暖,但却是不同的画面,月月望望身边的刘畅,一种暖暖的感觉涌上心田。

刘畅似乎并未感受到身边这女孩内心的片片柔情,却有些自我陶醉在这佛山美景之中,他忽然扭头问旁边的月月:“月月,还记得我们聊起过的那支说唱乐队‘沙罗双树’么?”

月月没想到刘畅忽然问起这个,“哦,记得呀,怎么了?”

“这个乐队的名字的由来,你知道么?”

“嗯,大概知道一些,这沙罗双树,好象是生长在南方及印度地区的一种双生树种,据记载佛祖就是在此树下圆寂的,此树便由此有了特别的象征意味。我就是因为这个乐队叫了这么个独特而美丽的名字而对他们产生兴趣的,因此,那天课上,才引用了他们的歌词。”

刘畅点点头,“说的很对,而且,这里边还有一段典故。”

“典故?”月月望着刘畅。

“对。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甚为壮观美丽。佛祖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泻,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而后,沙罗双树成为佛教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也代表着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与一种超然的境界。”

月月听入了迷,她想不到,刘畅对于佛教的典籍、知识居然知道得这样详尽,表述得这样淋漓尽致。月月不禁喊出了声:“我的天那!刘畅,你太让我不可思意了!”停了停,月月撅起了嘴,说道:“你太坏了,刚才还在说我知道的多,这下看看,我没说错吧?我在你面前才是甘拜下风呢!”

刘畅有些窘迫,“月月你太过奖了,我其实也没有知道多少的,不过是书上、网上看来的罢了,就如同你对佛教的虔诚一样,我对佛教的典故与阐释、著作也同样很有兴趣。”

月月忙问:“可是,你说过,你不是个信佛之人啊。”

刘畅犹豫了一下,“怎么说呢,其实我不属于哪一种宗教信仰,但是就像我曾说的,我对宗教都很敬仰与敬畏,因为无论天、基、佛、道、伊等等,每一种宗教都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都有很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哲学道理,就如同一位学者说的‘宗教都是使人向善的’,它们可以洗涤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心灵。而今,就是因为太多人失去了宗教、丢弃了信仰,从而没有了人生的根基而将自己迷失在金钱、物欲的丛林了而无发自拔……”

刘畅望向远处的山峦,也许是这里让人清醒的空气或刚刚与月月的一番对于神佛与宗教信仰的对话所致,竟让他产生了一种想把多日积蓄在内心的想法一吐为快的冲动。

像是自言自语般,刘畅继续说道:“佛家有语:种因必起果。但在当下社会,很多人重下了恶因、践踏了法律却浑然不觉。他们自以为有神佛保佑,并已赐予了他们所谓的‘智慧与彻悟’,他们便可以逍遥法外,但他们获得的是智慧与彻悟吗?他们自以为他们可以得到内心平和宁静,但他们能真正得到平和宁静吗?……

“有那么句歌词:‘在人间已是颠,何苦要上青天?’——可有多少已在颠峰的人,却要飞上这青天,执迷不悟,‘登峰’了不算,还要‘造极’,这就离毁灭不远了。人们常说一个词:如虎添翼,可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词,猛虎如果添上了翅膀,无论对周遭或它自己,都是毁灭性的灾难……人,及至了已足矣,为何都要奔向极端呢?……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要我说,人类一疯狂,无论是神是佛就都要发笑了,可神佛的笑容是有限的,这所谓的笑是对他们暂时的容忍,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神佛的力量是不容质疑的,但正如欧阳修说的:胜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多少智慧、多少宁静、多少机会、多少安定其实是神佛已经赐予了我们的,或者说内心和生命中本就拥有的,可那么多人浑然不觉,还要追逐更远、索取更多,等这些因果的必然痛苦与报应袭来,求神佛?恐怕等到惩罚来临,求谁也没用了。即便不是天报,也是人报与法报。我敬畏神佛,但我更相信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月月睁大眼睛望着越说越激动的刘畅,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十八岁的她一时无法理解刘畅这些话的意思,更不知晓刘畅这涉及信仰、生存与法律等因素的“长篇大论”因何而来。面前的刘畅让他感到陌生,与一直以来的那个才子男生形象的他大相径庭!这一刻,刘畅似乎换了一个人似的,就像……就像一个法官或警察……

月月又想起了开学第一天刚刚看到刘畅时的那一幕,当时,她就曾感觉这个“男生”身上有种与众不同、非比寻常的气质,似乎不像是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当时,她还觉得这也许是他旅居国外多年所带来的不同,可现在,月月越发推翻了这个想法,刘畅身上的这种不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同,月月隐约感觉到:他的经历,绝非简单!甚至,在月月心里开始升起一个问号:这个令自己颇为心动的刘畅,真的是个高中生么?

“酣畅淋漓”的刘畅深深吐了口气,似乎“发泄”出了心中的一些憋闷之情,但他猛地发现了身旁月月面向自己的那惊诧万分的表情,这才想到自己竟如此大意地“失态”了,竟如此粗心地“暴露”了自己!尽管孙月月也许并不能看出什么,但刘畅还是立刻想到,自己一时只顾“慷慨陈词”,竟忘了身旁的听众并非赵智等警察同行,而是自己的“同学”,一个刚刚十八岁的姑娘。

刘畅尴尬万分,但并未因此而慌乱,他马上语气里带出内疚地说道:“哎呀,月月,真对不起,我说得太激动了,也扯得太远了……都怪自己最近看侦破反特题材的小说太多了,有点儿走火入魔了,所以才没能刹住闸,唠唠叨叨说了这样一大通莫名其妙的话。破坏了你的心情,真太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