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19862300000063

第63章 与高天梅书

(庚戌五月爪哇)

天梅居士侍者:昨岁自江户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情根未断,思子为劳,顷接《南社初集》一册,日夕诵之,如与诸故人相对,快慰何言!拙诗亦见录存,不亦佛头着粪耶?衲行脚南荒,药垆为伍,不觉逾岁。旧病新瘥,于田亩间尽日与田夫闲话,或寂处斗室,哦诗排闷。“比来一病轻于燕,扶上雕鞍马不知”,惟有长嗟而已。大著精妙无伦,佩伏佩伏。衲尝谓拜伦足以贯灵均太白,师梨足以合义山长吉;而沙士比、弥尔顿、田尼孙,以及美之郎弗劳诸子,只可与杜甫争高下,此其所以为国家诗人,非所语于灵界诗翁也。近世学人,均以为泰西文学精华,尽集林岩二氏故纸堆中。嗟夫,何吾国文风不竞之甚也!严氏诸译,衲均未经目,林氏说部,衲亦无暇观之。惟《金塔剖尸记》《鲁滨孙漂流记》二书,以少时曾读其元文,故售诵之,甚为佩伏。余如《吟边燕语》《不如归》,均译自第二人之手;林不谙英文,可谓译自第三人之手,所以不及万一。甚矣译事之难也。前见辜氏《痴汉骑马歌》,可谓辞气相副。顾元作所以知名者,盖以其为一夜脱稿,且颂其君,锦上添花,岂不人悦,奈非如罗拔氏专为苍生者何?此视吾国七步之才,至性之作,相去远矣。惜夫辜氏志不在文字,而为宗室诗匠牢其根性也。衲谓凡治一国文学,须精通其文字。昔瞿德逢人,必劝之治英文,此语专为拜伦之诗而发。夫以瞿德之才,岂未能译拜伦之诗,以非其本真耳。太白复生,不易吾言。昨岁南渡,舟中遇西班牙才女罗弼氏,亦以此说为当,郎赠我西诗数册。每于榔风椰雨之际,挑灯披卷,且思罗子,不能忘弭也。未知居士近日,作何消遣,亦一思及残僧飘流绝岛耶?前夕商人招饮,醉卧道中,卒遇友人扶归始觉。南渡以来,惟此一段笑话耳。

屈子沉江前三日,

阿难发自耶婆堤(见《佛国记》)

旧都。

亚子道公吹万无恙耶?震新兄不得一晤,余何?《南社》一册,已代呈绍南先生矣。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