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炼当下的幸福
19858200000015

第15章 减法生活,化繁为简的幸福准则

计较太多,得不到更多的乐趣,与别人的钩心斗角也不一定会带给我们进步。如果想在当下的恩典里长进,必须恢复简单的心灵,为我们的生活做减法。从此,我们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用不着留意别人看你的眼神,心灵没有锁链,快乐而自由,随心所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才是幸福的准则。

减法生活就是简单的生活态度

住在田边的蚂蚱对住在路边的蚂蚱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蚂蚱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蚂蚱去探望路边的蚂蚱,却发现对方已被车子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打算背着蛋壳过一生。它受了很多苦,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大公鸡。

——原来摆脱沉重的负荷很简单,寻求名师指点就可以了。

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一位农夫,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夫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而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换掉坏的灯管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只要放弃多余的包袱就可以了。

著名作家刘心武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应该记住这样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在这里,简单可能也需要一部分的调整,但是生活的大体方向不曾改变,原本的生活里有什么,我们就在享用什么,不需要过多复杂的修饰,而是遵循生命本身的喜悦。

简单是一种自然的,不刻意的表象,但是它不是粗陋和做作,而是一种真正大彻大悟之后的升华。

用过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在系统中安装的应用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越慢,并且在电脑运行的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不断产生,若不及时清理掉,不仅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会造成死机甚至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必须定期地删除多余的软件,清理垃圾文件,这样才能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

我们的生活和电脑系统的情况十分类似,现代人的生活太复杂了,到处都充斥着金钱、功名、利欲的角逐,到处都充斥着新奇和时髦的事物。被这样复杂的生活所牵扯,我们能不疲惫吗?如果你想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要学会删繁就简。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以一袭简洁的黑长裙在华贵的晚宴上亮相,惊艳无比,令周遭的妖娆“粉黛”颜色尽失。所以,去除烦躁与复杂,恢复本真,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释放最美丽的光芒。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生活,按照自身的喜悦安排自己的生活,想想也没什么不好。金钱、功名、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当然是一种人生。但能不依附权势,不贪求金钱,心静如水,无怨无争,拥有一份简单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人生吗?

放弃复杂,还原生命本色

中国台湾作家席慕容曾经在她的文章里写道:“诗人向明说:‘诗人越可爱,写出来的诗越可贵。’我深以为然。‘天真无邪’如夏日的芙蓉,可贵的就是那瞬间的饱满与洁净,但是,人生能有几次那样的幸福?只要是不断在成长着的人,心中就会不断地染上尘埃。读诗,写诗,其实就是个体在无可奈何的沉沦中对洁净饱满的‘初心’的渴望。我逐渐领悟,这‘渴望’本身,也能成为诗质。饱经世故的我们,如果能够在沧桑无奈之中还坚持不肯失去天真,恐怕是更为可贵的吧。”

确如作家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的,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之后,质朴的心变了,原本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负丧失了,最后变得窝囊了。

这都是因为受了俗礼的污染,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守住自己的天然野趣,保持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的品性在爱情、事业、生活等方面自然流露,时时去感恩,时时关照自身。这样,保持一颗初心,生活就少了许多烦恼,人生也就多了很多美丽。

有这样一位哲学家,他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再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好的品格占据它。用美德来充盈我们的心灵空间,让垃圾再无容身之处。

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褪去污渍,还原到生命最本真的颜色。没有了那些尘世间纷繁的复杂之事的打扰,生命也会更加简单和恬静。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无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的确,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所以,不要害怕自己选择了错误的东西,但一旦发现错误,一定要及时修正,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简单的生活,也能诠释幸福

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来往,依然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他们的生活还可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由于家中失火,于是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开始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大致劝他为了摆脱贫苦,混迹于官场,融入官场的黑暗也未尝不可。可是陶渊明拒绝了,他对老农说:“若要过如此的生活,我何必落到今天的境况?官场不适合我,还是算了吧。”

到了晚年,陶渊明的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依旧粗茶淡饭,每天吃的菜都是园子里自己亲手种的。

也许,这种生活方式该算最彻头彻尾的“简单生活”了。自己耕种自己收获,陶醉于山水之中,不被世俗所束缚。

人们几乎都在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探索最简单的、最符合心灵需求的新生活方式,以替代目前日渐奢侈、日渐繁冗的生活。这也正是简单生活运动要做的事情。

简单的生活,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汲汲于外物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然后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以一两拨千斤的方式,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

恢复简单的心境,用简单的思想经营生活,也能有风情万种的体验。自然,很多人对“简单”有一定的误解,觉得“简单的生活”就是清淡和贫苦,是受罪的代名词。可能我们自己也知道,并不是奢华的东西才能让我们感觉到精神上的富有,也并不是大房子和汽车能够充盈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一顿简单的晚餐,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张简单的卡片,或者一首简单而又甜美的小诗,就能够满足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生活,不需要很奢华,简单的人生却可以恰到好处的诠释幸福。

剔除生命中无用的东西

生命中有很多与人的本性无关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人来说是无用的。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被这样的人和事所干扰,最终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头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用的却时时烦扰你的东西从生命中清除出去。那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跟随自己的心,思考整个宇宙,思考这永恒的时间,观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观察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其实,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天空。你所要做的只是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找到那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你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由于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就决定给他们机会做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组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的胜负了。

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人生的目的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如同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

有只狐狸被猎人用套夹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无用的东西,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那么就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不执著于外物的心灵之旅

朱慈目居士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心中也能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那声音也会像泉水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

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苦恼,因为我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真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说:“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

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你而去了。”

朱慈目听后,如醍醐灌顶。

真心没有了,就好像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家的门。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迷惑呢?就如佛光禅师所说的,因为虚妄遮蔽了真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城市里的人们为了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而疲于奔命。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常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迈着姿态各异的步伐南来北往,各种型号的车辆有如风驰电掣般渐行渐远。正如我们的生活,忙碌似乎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旋律。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压力,使大家没有时间去慰藉自己的心灵,而在这种消磨中,心的灵性渐渐失去,很难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这不是生活对现代人开的玩笑,而是我们执著于妄心,执著于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结果。

叔本华说:“最大的快乐源泉是自己的心灵。”的确如此,若想获取快乐,回归灵性,就要清除心中的一切污物,不执著于外物,享受简约的心灵生活。

如此,幸福人生唾手可得。

心灵越纯净,力量越强大

强大的凝聚力与美好心灵如影随形,一个人只要具有一颗质朴而美丽的心灵,那么他必然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影响力会像影子一样,一生追随着他。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像水一样,随着地势的起伏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另一种人则像水晶,内心晶莹透彻,但却锐利坚硬。第一种人只能让自己随着世界变化,而第二种人则会让世界因自己而改变。

有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曾经用一颗单纯的心改变了世界。

他曾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甚至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他就是曾经接受过加拿大国家荣誉勋章的瑞恩·希里杰克。

1998年,6岁的瑞恩第一次听说在非洲有很多孩子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于是,为非洲的孩子捐献一口井成了他的梦想。

那天回到家里,他向妈妈要70加元时,妈妈告诉他:“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凑齐这一笔钱,比如打扫房间、清理垃圾,我会给你报酬。”瑞恩迟疑了一下,最终答应了。于是,他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

瑞恩得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吸地毯,干了两个多小时后他得到了两块钱的报酬。几天之后,当全家人去看电影时,瑞恩一个人留在家里擦了两个小时窗子,赚到第二个两块钱。全家人都以为瑞恩不过是心血来潮,他却坚持了下来。

四个月后,当瑞恩把辛苦积攒的钱交给有关组织时却得知,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实际需要2000加元,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卖力了,因为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非洲的小朋友喝到水。

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瑞恩的这个梦想。于是爷爷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瑞恩考试得了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从那时起不再买玩具……所有这些钱,都被瑞恩放进了那个存钱的旧饼干盒里。

后来,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了,他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国家。一个月后,在他家的邮筒里出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里面有一张30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张便条:“但愿我可以为你和非洲的孩子们做得更多。”如果你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尾,那就错了,因为这只是事情的开始。接下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有上千万元的汇款支持瑞恩的梦想。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瑞恩的梦想成为千万人参加的一项事业。

事后有人问瑞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瑞恩说:“没有为什么,我只是想让他们喝到干净的水。”

“没有为什么”,一切就是如此简单,他只是听从了自己的召唤,并随着善良灵魂的高歌起舞而已。那一支心灵的舞蹈,却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

心灵纯净的人,往往是精神潜能真正觉醒的人。他们那些美好的梦想和执著的信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所以能四两拨千斤般创造奇迹。他们强大的影响力与单纯的个人魅力常常形成一种怪异的对比,那天真烂漫的生活和无忧无虑的心态使他们宛若孩童,但思想的感染力和举手投足间的伟人风范却令人心生艳羡。

生命在享受时光中增添品质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于自己只有一次。世间万物有着轮回,生生不息,然而循环过的,就已经不再是自己了。在这漫长而短暂的时光里,当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时,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怎样才能最好地生活呢?

一年又一年过去、一日又一日开始,为什么我们每当回顾过往的岁月,总觉得时光如梭,过去的事恍然如昨,总觉得时间在匆匆忙忙、碌碌无为中流失,总觉得生命在不知不觉中被耗尽?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曾说过,“我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怪我们自己。好残酷的话,然而又有什么不对呢?是谁生活了一辈子都只顾埋头苦苦赶路?

有一个美国商人看见墨西哥渔夫每天仅用“一会儿工夫”就捕获到了“足够一家人生活所需”的鱼,便疑惑的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而且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用来干什么呢?”

渔夫回答:“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渔夫又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渔夫点点头,再问:“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墨西哥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热爱生命,享受生活”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时时刻刻的感受,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苦心策划、经营一辈子的结果就是渔夫的现在,不是很具讽刺意义吗?

其实,硕士并没有错,他有了他的事业。然而,他也正因此大错特错了,他错在忘记了生活就是活在当下,而不是为一个目标而活。

所以,就让我们充满着知足与感恩活着吧,感恩生命可以给我们享受生活的机会,那么,我们的生命才有质感,才有高度。活在世上的真正意义——享受生命中的快乐和祥和。

“难得糊涂”是平和的座右铭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言论莫过于“难得糊涂”四个字。

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他写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上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到此地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鹤发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非常罕见。郑板桥对其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尚有许多空白,郑板桥建议老先生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一段佳话,一段趣谈,成就了一种智慧——糊涂经。

我们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难免会发生问题。有人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会有弱肉强食。”虽然话有偏激,但不无道理。

你要与人和平相处,要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前途,你就需要一本糊涂经。所谓糊涂经就是外表糊涂,内心清明的大智若愚。

所谓糊涂,就是:不用想太多,不用想后果,纠缠于思考是人生的负担、枷锁。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糊涂的人往往更快乐,幸福会追着他们走,他们不必费尽心机争取,可以随意享受阳光的热情。

太过理性的人则是追着幸福跑,用尽全力也抓不住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幸福。

可笑的追逐,就如无声的宣判,如终审不能上诉,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顺从。

人们大多数处在痛苦之中,生命里充满矛盾与挣扎,在放与不放间徘徊、流连。

每跨出一步,意味着什么,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人未动心已远,何止一个累字了得。

不要太过理性,糊涂一番又何妨?想得开,放得下,朝前看,这样才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出来。假如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寻根究底,去问一个为什么,这既无好处,又无必要,而且败坏了生活的诗意。

参透这本“糊涂经”,就要懂得“吃亏是福”。

将智深埋于心中,面对过于复杂的世事,简单做人、简单做事,将复杂抽出生命。

“难得糊涂”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增强心理承受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了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乱不惊,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事件。

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总能满足,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难得糊涂的随遇而安之法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