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炼当下的幸福
19858200000013

第13章 放开胸怀,幸福不期而至

人们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摩擦,难免会因为失误而彼此伤害,但是纷争并不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宽容才是我们唯一的信仰。放开胸怀,用宽容的心胸去接纳这个世界的所有,幸福将会不期而至。

开放你的胸怀,释放自己的灵魂

一个人在他20多岁时因为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10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75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为何还如此耿耿于怀呢?”

牧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怎么能释怀,那些将我陷于不幸的人现在还活着,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你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牧师。

牧师长叹了一口气:“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囚禁了你区区10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您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50年!”

那个人听到牧师的话,愣了片刻,忽然之间便泪流满面。但时间已经无法挽回,他只能带着悔恨走向生命的终点。

有一位老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这个心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心域”,会限制我们潜质的发展。所以,要想获得幸福,最关键的是要开放自己的心,让自己能够与世界热吻。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心理意识和习惯,这些裹足不前的意识渐渐地捆绑住你,让你陷在自我的套子里无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争取幸福的勇气,于是慢慢沉沦,安于囚笼中。其实,当你走出囚笼,脱掉抱怨和诅咒的盔甲的那一刻,幸福就会温柔的拥抱你。

博大的心量可以稀释一切烦忧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和尚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它的“容量”决定了痛苦的浓淡,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心量宽广的人,看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盐粒似的痛苦,它们在苍白的心空下泛着清冷的白光,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和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则心胸广阔天地宽。当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时,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不惊。

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如果说生命中的痛苦是无法自控的,那么我们唯有拓宽自己的心量,才能获得人生的愉悦。通过内心的调整去适应、去承受必须经历的苦难,从苦涩中体味心量是否足够宽广,从忍耐中感悟暗夜中的成长。

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心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轻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轻薄了自己的品格。

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

豁达,是到达幸福的一种大境界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过去几年之后,再去关注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有人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处处埋藏的幸福。只有明白的生活中的真理,才能去攫取生活中的未曾被注意的幸福。幸福就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幸福就在豪放洒脱的自在中,幸福就在怡然自得的闲情中,只有豁达胸怀,幸福才能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被释放。

豁达一些,不必为尘世的琐事而执著,还需腾出一只手抓住幸福。

宽容是修养和善意的结晶

人应该是大度,是宽容的。宽容不但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更是人们修养与善意的结晶。宽容的力量不仅仅是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还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方法,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粗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这个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满地说道:“撞翻已经撞翻,我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就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例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番话,感化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很多事情,我们常常会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于是,随便一件事情都能触发心底的不满。

沉下心来,想想我们周遭还有多少事以待改进,还有多少事情需要奋斗,哪有时间停留在这些小事上,为这些小事恼怒,生气,要知道,每一次生气,都会让幸福离我们更远一些。不想让一些小事情影响我们一天的好心情,不妨宽容一些,让宽容造就我们的幸福。

“宽容”两字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你的生活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我们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意,带来的是包涵和谅解。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学会宽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拥有宽容心才能收获生命的幸福。

忍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宽容

忍受是一种宽容。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生活中,对家长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唯有冷静、宽容、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忍受更是一种潇洒。“处处绿扬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如果一个人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么他一定很累。我们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有位先哲曾说:“人如果没有忍耐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报复和仇恨所支配。”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有人说忍耐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忍耐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忍耐。忍耐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忍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它能让你的内心时时充满安详与快乐,也能让你轻松地赢得他人的尊重。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做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是否能如托尔斯泰这般淡然呢?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能忍耐,即使遇到一点小事,也不肯放过。其实这样做往往是对自己的折磨,因为不懂得忍耐的人往往都是爱生气的人,跟别人斗气,伤害的总是自己的身体。所以生气时懂得忍耐,不让愤怒伤害灵魂和身体。

挫折面前懂得忍耐。鼓起勇气战胜一切挫折,取得人生的进步,成长和成熟也正从此而开始。

忍受环境,磨砺自己。尼布尔有一句有名的祈祷词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更是我们面对难以忍受之事时的锦囊。

将责骂当做一首赞美诗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有人责骂我们,我们的心中一定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怨恨对方。其实,责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总是带给我们伤痛,相反的,它如同一幕人间的赞美诗,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也能给予我们更多。因为大多数人对我们的责骂,都是带着对我们的期望的,如果不想让你有更好的进步,干脆不管你就好了,何必跟你多费口舌得罪你呢?

俗话说:不挨骂,长不大。如果没有一番内心上的刺激,我们往往会变得懈怠,容易随波逐流。只有在经受了心灵上的打击之后,我们才会奋起直追,超越原来的自己。

乔做服务生的时候,经常被老板毛利先生责骂,开始的时候他心里很不舒服,常常会暗地里抱怨,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每次挨了责骂后都会得到一些启示,学会一些事情,所以乔当时总是“主动地”寻找挨骂。只要遇见了毛利先生,乔绝不会像其他怕麻烦的服务生一样逃之夭夭,他会掌握机会,立刻趋身向前,向毛利先生打招呼,并请教说:“早安!请问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这时,毛利先生便会对他指出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乔在聆听训话之后,必定马上遵照他的指示改正缺点。

乔之所以殷勤主动到毛利先生面前请教,是因为他深知年轻资浅的服务生很难有机会和老板交谈,只有如此把握机会,别无他法。而且向老板请教,通常正是老板在视察自己工作的时候,这就是向老板推销自己的最佳时机。所以,毛利先生对乔的印象就深刻,对乔有所指示时,也总是亲切直呼他的名字,告诉乔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他就这样每天主动又虚心地向他请教,持续了两年。有一天,毛利先生对乔说:“我长期观察,发现你工作相当勤勉,值得鼓励,所以明天开始我请你担任经理。”就这样,十九岁的服务生一下子便晋升为经理,在待遇方面也提高很多。被人指责训诲,就是在接受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对于毛利先生一年365天的不断教导,乔至今仍感谢不已。

在被指责或训诲时,尤其是被自己的上级或者比自己尊贵的人指责或训诲,非但要认真地听,听完之后,更要面带笑容,以愉悦的口吻回应:“是的,我已经知道了,您说的很中肯,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显出非常紧张不安的话,会让对方认为你心存反抗,而感到不舒服。换言之,静静地接受指责或聆听训诲,并保持不失礼的态度来和对方亲近,就是在尊崇对方,是留给对方良好印象的窍门。

如果你由于在众人面前被责骂而感到非常丢脸,因此而怨恨的话,那就大错特错,这时,你要换个正确的角度来想,认为他在培养自己、教育自己、帮助自己、在给自己面子。你要认为在众人当中,只有自己才值得特别地被责骂,是最有前途的一个,更可以认为“他对我充满期待”而感到骄傲。最没有前途的人,就是被忽视的人。

宽容,给幸福一片容身之地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不能参透,于是法会后留下来对禅师说:“师父,什么是忍辱?难道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能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火气消了,心有大悟。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辱”,并身体力行,青年由此也会有所醒悟吧。禅师是心中无一辱,青年的心头火伤不到他半根毫毛。这就叫离相忍辱。

所谓忍辱,既是对治嗔恨之心。《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可见忍辱的重要性了。大德高僧们认为“忍耐”与六度的“忍辱”是不同的,忍辱是没有“人相”、“我相”,而忍耐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因此忍辱是比忍耐更深的层次。

其实忍耐也未尝不可。既然不能轻易地忍辱,就把辱拿回去,慢慢研究研究,看看这个辱是什么东西。很多时候,在你想研究的时候,你根本就找不到辱了。

但说归说,现实中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人们还是嗔念顿起,怒火中烧。你要知道忍辱不是叫你做缩头乌龟,而是让你不要因为外界的变化引起内心的变化,为此,你需要不断修炼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只有当你的内心足够大,胸怀足够宽广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生气,不会生气,“辱”又从何来?所以能够忍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烦恼,幸福自然左右相伴。

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日之始就要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应该对那些无知的人表现出宽容和谅解。因为不管他们是什么人,都是我的同伴,即使眼前还没有合作的机会,但是不知道哪一天,我们终究会相遇。

小提琴演奏家艾德蒙先生曾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上卧室里传来了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艾德蒙先生马上反应过来,急忙冲上楼。果然,一个大约13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他头发蓬乱,脸庞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里面好像塞了某些东西。他被艾德蒙先生抓了个正着。

那少年见了艾德蒙先生,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眼神,刹那间,艾德蒙先生的心柔软了下来。

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他问道:“你是丹尼斯先生的外甥琼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丹尼斯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回来。”艾德蒙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丹尼斯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艾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艾德蒙先生确信那位少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没有哪一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那天黄昏,回到家的艾德蒙太太察觉到异常,忍不住问道:“亲爱的,你心爱的小提琴坏了吗?”

“哦,没有,我把它送人了。”艾德蒙先生缓缓地说道。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当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艾德蒙太太有些不相信。

“亲爱的,你说的没错。但如果它能够拯救一个迷途的灵魂,我情愿这样做。”见妻子并不明白他说的话,他就将经过告诉了她,然后问道:“你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你是对的,希望你的行为真的能对这个孩子有所帮助。”妻子说。

三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艾德蒙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奇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颁奖大会结束后,里奇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艾德蒙先生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艾德蒙先生,您还认识我吗?”艾德蒙先生摇摇头。“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珍藏着,一直到了今天!”里奇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奇含泪打开琴匣,艾德蒙先生一眼瞥见自己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奇,三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艾德蒙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丹尼斯先生的外甥琼”!艾德蒙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因为宽容,艾德蒙先生成就了一个音乐奇才。可是,生活中,人们却很少有人能够谅解自己的朋友,他们会嫉妒,会斤斤计较,会猜忌,所以不管是怎样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他们都会觉得很痛苦。抛开挑剔与苛责的想法吧,对别人宽容一些,你就能放下心中的包袱,感受到与人和平相处的快乐。

原谅别人,就是释放自己

2009年12月16日,NBA?常规赛,新泽西篮网的后卫德文·哈里斯在客场以89∶99的比赛中,因被奥尼尔抢断之后情绪失控,在骑士队球员穆恩上篮的时候一把将其搂住脖子拉下,险些造成生命危险。然而在接受赛后接受采访的穆恩却向媒体表示:“我想他应该不是故意的,他很可能是冲着球去的,但是恰恰没有碰到球而已。”

曾经因为对方的犯规行为差点失去生命的穆恩用一句“他不是故意的”,化解了彼此的尴尬。是的,很多时候别人招惹我们,并不是出于本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所以即使发生了冲突和矛盾,也往往是凑巧,或者是情势所逼。

在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然而,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到了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勾勾地。两人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亮后,部队救出了他们。

30年过去了,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30年了,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因为生命受到了威胁,出于对母亲的担心,那个持枪的战士才选择了向战友开枪,而他在枪响了之后扑到了战友的身边,为之包扎伤口,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挣扎。

生活不同于战争,它没有战争那么残酷,时时都要面对生命的威胁。所以,在生活中的人,大多不会将对方逼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生活里的那些摩擦,通常都是不经意的。比如陌生人在地铁里挤到了你、同事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你的玻璃杯、朋友不经意地说了你不爱听的话……

因为对方的无意而给自己造成了伤害,虽然也会让我们感到难过,但是考虑到他不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的,就不要再追求和计较什么了吧。

当你放宽了心,原谅了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以前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根本就没有人在刻意折磨我们,而是不肯宽容的我们一直在折磨着自己。所以说,原谅别人,有时候也是释放自己。

吃点小亏,会成为幸福的催化剂

“吃小亏,赢大利”,有人常说自己一点亏都吃不得,凡事都要占得三分便宜,看似是不吃亏,其实是吃了大亏。

有时候,吃亏并不代表会失去什么,反而会在恰当的时机,成为幸福的催化剂,令原先吃的亏,加倍的还回来。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上下同僚都相处得很好。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

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那之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

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实际上,甄宇是得了大便宜。

正所谓“吃亏是福”,聪明的人往往能从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一个人若能真正懂得“吃亏”中的利害关系,那么,他一定能在“吃亏”中获得不小的“福分”。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许多人都把“吃亏”看做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判断都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有时,一件看似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吃亏其实是一种幸福,如果你能够平心静气地对待吃亏,表现自己的肚量,给了别人好处,你也因此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亏,有付出必然有回报,如果过于斤斤计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要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知道吃亏就是福,能吃亏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