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
19816800000009

第9章 根类(8)

【用药宜忌】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淤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验方精选】

1,茜草10~2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连服12~42天。用药期间不加用其他对霉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主治念球茵引发的口腔溃疡。

2,茜草根200克,虎杖120克。用白布包煮20分钟,先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加热使用。连续用药5~7天。主治软组织损伤。

3,茜草根1克(干品),用纱布包好放在消毒碗内,加乳汁10毫升,浸泡数分钟,待液体成淡红色即可应用。用时将浸液用棉球或滴管滴入牙痛病人双眼的泪囊口处,每1~2分钟滴1次。主治龋齿牙痛。

4,茜草根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治外伤出血。

草乌

【简介】别名“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百步草”。多年生草本。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块根。

【来源】生在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产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鉴别要点】茎直立,高50~150cm,无毛。茎中部叶有稍长柄或短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宽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上面疏披短曲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窄长。雄蕊多数;心皮3~5。骨突果。花期~9月,果期10月。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瘤突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士,洗净,干燥。

【性味功用】性热,味辛辣、麻舌。

【用药宜忌】老弱及婴儿慎服,阴虚火旺、各种热证及孕妇禁服。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保健药膳】

草乌酒

[原料]制草乌20克,当归、白芍药、黑豆各70克,忍冬90克,酒1500克。

[制法]先将黑豆炒半熟,入酒中,再将另4味药碎细入酒中,5日后可用。

[用法]随量温饮,不拘时候。渣爆干为末,酒调服。

[功效]祛湿,温经。

[主治]手足风湿性疼痛,并治妇女鸡爪风。

【验方精选】

草乌、当归、地龙、五灵脂、白芥子各15克,乳香、没药各20克,木鳖子(炒黄后研末)5克。水煎,取水300毫升,用药布浸吸药液后缠渍阴茎,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治阴茎硬结症。

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简介】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的根和根茎。

【来源】生在山地林边或草坡上。主产在东北和山东。

【鉴别要点】直立草本,高30~100cm,有纵棱,疏生短毛。羽状复叶对生,中部及下部的小叶常羽状全裂,小叶或全裂片革质,通常条形。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通常具3朵花,苞片条状披针形,花梗有伸展的柔毛,白色,外面有白色柔毛,无花瓣。瘦果倒卵形、扁,有紧贴的柔毛,羽毛状花柱长达2cm。花期6~8月,果期7~10月。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横长,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有隆起的节,两侧及下方着生有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长约5~8cm,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质坚脆,易折断,木质部淡黄色,木心较小。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温,味微苦。

【用药宜忌】气血亏虚及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鲠咽喉。用量6~9克。

【保健药膳】

蜂蜜威灵饮

[原料]威灵仙、白蜂蜜各50克。

[制法]80度以上热水冲泡。

[用法]每日一剂分早晚服,连服一周。

[功效]除湿通络。

[主治]食道癌。

【验方精选】

威灵仙、独活、透骨草、大黄、川牛膝各30克,细辛20克(另包),芒硝50克(另包)。把前5味药加水1000~1500毫升水,先煎10分钟,再把细辛加入再煎20分钟,后再把芒硝放入煎5~10分钟,煎好后先用蒸气薰,直至药水变温后再用药水洗,反复几次。7付药为一疗程。此为民间验方,外用治疗扭伤。

前胡

【简介】别名“土当归”、“野当归”、“独活”。多年生草本。为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的根。

【来源】生在山坡、林缘或灌丛、草地。主产在江西、安徽。

【鉴别要点】高1~2m。叶1回至近2回羽状分裂,小叶柄的边缘翅状延长,最终裂片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2.5~5.5cm,边缘有细而规则的锯齿。茎上部叶片成膨大的紫色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小总苞数,披针形。花深紫色,成近球形的小伞形花序,花梗丝线状。果实卵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少数支根,长3~15cm,直径0.8~1.7cm,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浅直细纵皱纹,并有灰白色横向皮孔及点状须根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较狭,散有黄色油点,木部黄白色。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功用】香气浓,性微寒,味微甘后苦。

【用药宜忌】不可用于气虚血少的患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禁用。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保健药膳】

崔氏例子酒

[原料]前胡、侧子、五味子、山莱萸、白术各120克,生石斛、磁石、茯苓各240克,独活、秦艽、炙甘草、防风、黄岑、防己、丹参、当归、干姜各90克,紫苏茎1握、挂心、蜀椒、川芎、细辛各60克,薏苡仁130克,白酒4000毫升。

[制法]将前5味切薄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初次口服40毫升,渐渐加至80~90毫升,日服2次,空腹温服。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脚气不遂。

【验方精选】

灸白前、杏仁、灸前胡各9克,桑叶、菊花各10克,广皮6克,荆芥5克,竹菇、生枇杷叶、连翘各12克,甘草3克。上药同煎为汤热服。可谓解表散寒,清里肃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秦艽

【简介】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多年生草本。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的根。

【来源】生在草地及湿坡上。主产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

【鉴别要点】高40~60cm。茎圆柱形,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生在上部叶腋,成轮状丛生;花冠筒状,深蓝紫色。雄蕊5;子房长圆形。蒴果长圆形。种子椭圆形,褐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9~10月。根呈圆锥形,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根头部膨大,由数根茎合着,顶端残留茎基及叶基维管束。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堆晒至颜成红黄色或灰黄色时,再摊开晒干。

【性味功用】气特异,性平,味辛、微涩、苦。

【用药宜忌】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哺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保健药膳】

牛膝酒

[原料]牛膝、山芋、川芍各90克,制附子、巴戟天、五味子、黄芪、山茱萸、人参各60克,五加皮、生姜、防风、肉从蓉各75克,肉桂、茵芋、生地黄、滋石(醋缎碎)各30克,秦艽0.5克,蜀椒炒出的汁15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18味加工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不拘时,每次温服5~11毫升,常令有酒气为妙。

[功效]温肾益气、祛风除湿。舒筋通络。

[主治]虚劳、腰脚疼痛、下元冷惫、阳气衰弱。

【验方精选】

秦艽丹参茶 秦艽6克,丹参10克。上药放大10倍剂量,研为粗末。每取20~30克,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闷置10~20分钟,代茶频饮。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治中风之手足不利,言语浑沌;也可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拘挛,以及骨蒸潮热。

狼毒

【简介】别名“狼毒大戟”、“猫眼草”。多年生草本。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的根。

【来源】生在干草原、向阳山坡。主产在东北、华北。

【鉴别要点】高达40cm,有白色乳汁。叶互生,叶片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3cm,全缘,叶状苞片5,轮生。总状花序多歧聚伞状,通常5伞梗,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或再抽第3回小伞梗。杯状总苞裂片内面近无毛,外面有柔毛,边缘有睫毛,腺体肾形。蒴果密生短柔毛或无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根粗大,多为横切、斜切或纵切片,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块状,直径1.5~6cm,厚0.5~1cm。栓皮灰棕色,剥落后皮层显棕黄色或棕红色。切面黄白色,异型维管束形成较明显的同心环纹。质轻,折断面有粉性。

【采收加工】春、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平,味辛。有毒。

【用药宜忌】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散播结,杀虫。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保健药膳】

狼毒蒸枣

[原料]狠毒250克,大枣500克。

[制法]将狼毒放入锅内加水煮,大枣放笼上蒸至熟为度。

[用法]每次服枣7枚,每日服二、三次。连服10~15天。

[功效]祛痰破积,健脾和中。

[主治]痰湿不化之乳腺癌。

【验方精选】

治疗阴道炎引起的瘙痒 狼毒、蛇床子、枯砚、苦参、艾叶、土茯苓各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大火煮沸后文火再煎约15分钟,取汁。乘药液滚热蒸腾时,蹲在盛放药液的器皿上方熏蒸。待药液温度下降到适度时,将外阴、肛门一同浸入在药液内泡15~20分钟。最后,用清水洗净外阴,并换上干净内裤。此中药熏洗方每天一剂,熏洗两次。月经干净后3天后使用,7~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3~4个疗程。但外阴发生严重溃烂者禁用此方。

桔梗

【简介】别名“铃当花”、“白药”、“土人参”。多年生草本。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来源】生在山坡、草丛或沟旁。主产在安徽、江苏、湖北、河南。

【鉴别要点】有白色乳汁。茎上部稍分枝,微披白粉。茎中下部叶对生或轮生,上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m,宽1~2.5cm,边缘具不整齐锐锯齿,下面微披白粉。花大,花萼及花冠钟状。雄蕊5,花丝基部变宽,有短柔毛。蒴果倒卵形,成熟后顶端5瓣裂,具宿萼。花期7~9月,果期8~10月。根长圆柱形或长纺捶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末去栓皮者),有扭转纵沟及横长皮孔斑痕,上部有横纹;顶端有较短的根茎,其上有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白色。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刮去或不刮去栓皮,晒干。

【性味功用】性平,味微甜后苦。

【用药宜忌】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

【保健药膳】

桔梗冬瓜汤

[原料]桔梗9克,冬瓜15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食盐、大蒜、葱、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冬瓜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食油、食盐煸炒后,加适量清水,下杏仁、桔梗、甘草一并煎煮,至熟后,以食盐、大蒜等调料调味即成。

[用法]食冬瓜饮汤。每日1剂,佐餐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适用于风邪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

【验方精选】

桔梗6克,紫菀、百部、白前、陈皮、杏仁、贝母各10克,荆芥、甘草各5克。以上为3岁药量,小或大于3岁者适当加减。水煎取汁100~200毫升频服。每日1剂。止咳。

徐长卿

【简介】别名“寥刁竹”、“竹叶细辛”。多年生草本。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

【来源】生在阳坡草丛中。主产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