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
19816800000021

第21章 果实类(5)

【性味功用】无臭,性平,味酸、甘、涩。

【用药宜忌】有实火、邪热者忌服。中寒有痞者禁服。火热暴注者不宜用,阴虚火炽者不宜用。

【功能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保健药膳】

加味金樱子粥

[原料]金樱子10~15克,枳壳、棉花根各30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

[制法]将金樱子、枳壳、棉花根水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服,10日为1疗程。感冒期间,以及发热病人不宜食。

[功效]收涩,固精理气,止泻。

[主治]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泄泻,女子带下病,子宫脱垂症。

【验方精选】

金樱子100克,益智仁30克,淮山药50克,黄明胶120克,乌药30克,桑螵蛸30克,吴茱萸15克,糯米500克。将上药检入锅用小火焙干,糯米用锅炒熟(呈黄色即可),共研细粉,加适量白糖,合匀,根据年龄大小,每次15~30克,用开水冲服,日服2次,服完为止。可治小便数频。

枳实

【简介】别名“枸头橙”、“臭橙”、“香橙”。常绿小乔木。为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幼果。另外,酸橙的栽培变种及甜橙的幼果亦作枳实用。

【来源】多为栽培。主产在四川、江西。

【鉴别要点】三棱状茎有刺,刺长2cm。单身复叶互生,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近全缘,有油点。叶翅长0.8~1.5cm,宽0.3~0.6cm。花单生或数朵簇生在叶腋。萼片5,花瓣5,白色,略反卷。柑果球形或稍扁,直径约7.5cm,成熟后橙黄色,表面粗糙,瓤瓣约12枚,味酸而苦。花期4~5月,果期11月。果实半球形,少数球形,直径0.8~3cm。外表面灰绿色、棕绿色或黑绿色,粗糙,密披小油点及黄色斑点,顶端有微凸柱基,基部有果梗痕。横剖面外层果皮淡黄色,厚3~7mm,边缘有油室1~2列,果瓤10~13瓣。质坚硬。

【采收加工】5~6月间采摘幼果,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可整体干燥。

【性味功用】气清香,性微寒,味苦、辛、酸。

【用药宜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

【保健药膳】

油焖枳实萝卜

[原料]枳实10克,白萝卜、虾米适量。

[制法]水煎枳实,取汁备用。将萝卜切块,用猪油煸炸,加虾米,浇药汁适量,煨至极烂,加葱、姜丝、盐适量调味即可食之。

[用法]佐餐食之。

[功效]顺气通便。

[主治]积滞内停、气阻胸痹。

【验方精选】

枳实、槟榔、鹤虱各12克,雷丸9克,金铃子、苦参各10克,广木香6克。除雷丸外,余药用水500毫升浸一夜,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于晚上睡前及翌晨空腹时各服1次。每日1剂,连服3~5剂。主治轻则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重则面色萎黄或面黄而虚浮,头晕耳鸣,心悸气促,下肢浮肿,胃脘疼痛,纳差,大便黑烂,舌质淡,脉细弱。服药期间,禁食油腻及辛辣等物。

栀子

【简介】别名“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桅”。常绿灌木。为茜草科植物,桅子的果实。

【来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在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鉴别要点】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在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果实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翅状纵棱5~8条,两棱间有纵脉1条,顶端有宿萼。果皮薄而脆。种子多数,扁长圆形,暗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采收加工】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性味功用】性寒,味苦。

【用药宜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火毒疮疡、扭伤。

【保健药膳】

栀子仁粥

[原料]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将桅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熟时,调入桅子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不宜久服多服,平素大便泄泻的人忌用。

[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黄疳性肝炎、肥囊炎。

【验方精选】

栀子10克,龙胆草12克,黄芩10克,牡丹皮9克,生地黄15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效泻肝清胃,凉血止血。可治疗吐血鲜红或带紫,口苦胁痛,心烦易怒。舌红绛,脉弦数。

枸杞子

【简介】别名“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粗壮灌木。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

【来源】生在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主产在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

【鉴别要点】有时成小乔木状,高可达25cm,有棘刺。单叶互生或数片丛生在短枝上,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3cm,宽2~6mm,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全缘。花腋生,常1~数朵簇生在短枝上。花萼杯状,花冠漏斗状,粉红色或紫红色。浆果椭圆形,长10~20mm,直径5~10mm,红色。花期5~9月,果期7~10月。果实椭圆形,长6~18mm,直径6~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略有光泽,顶端有花柱痕,另端有果梗痕。质柔润,果肉厚,有黏性,内含种子25~50粒。种子扁肾形,长至2.5mm,宽至2mm,土黄色。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曝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除去果梗。

【性味功用】气微,性平,味甘、微酸。

【用药宜忌】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保健药膳】

胡桃枸杞子炖鹿肉

[原料]枸杞子15克,巴戟天30克,胡桃肉60克,红枣5个,鹿肉500克,调料适量。

[制法]鹿肉洗净,切块,用开水氽过;巴戟天、枸杞子洗净;胡桃肉微炒;红枣去核洗净。全部原料一起放入炖盅内,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功效]温补精血,益肾壮阳,健脑益智。

[主治]适用于肾虚精血亏损引起腰膝酸软无力,记忆力减退者。

【验方精选】

枸杞子10克,鹿角胶10克(另溶化),熟附子9克,肉桂6克(冲服),菟丝子15克,熟地黄20克,山药15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远志9克,石菖蒲9克,小茴香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可治疗婚后不育,精冷精少,精子数量下降;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夜间多尿,头晕耳鸣,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脉沉细。

鸦胆子

【简介】别名“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

【来源】生在草地、灌丛及路旁向阳处。主产在广东、广西。

【鉴别要点】高2~3m,全株披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1,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5cm,边缘有粗齿,两面披柔毛。花单性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长15~25cm,雌花序长不及半。花极小,暗紫色。花瓣4,雄蕊4。核果椭圆形,黑色。花期3~8月,果期4~9月。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6~10mm,宽4~7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隆起的多角形网纹,顶端稍向一边突出,两侧有棱线。种子卵形,类白色或淡棕色,微有网状隆起纹,一端较尖。

【采收加工】8~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用时去外壳,取种子入药。

【性味功用】气强烈特异,性寒,味极苦。有小毒。

【用药宜忌】脾胃虚弱,呕吐者忌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保健药膳】

三宝粥

[原料]鸦胆子50粒,生山药30克,三七6克。

[制法]先单煮山药2~3沸,将三七研成细末,鸦胆子去皮,用山药粥送服三七末及鸦胆子。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主治]休息痢。

【验方精选】

鸦胆子仁0.3克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次,疗程1个月。可治疗血吸虫病。

益智

【简介】也叫“益智子”,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来源】生于阴湿林下,有栽培。产于海南、广东、广西。

【鉴别要点】高1~3m。茎丛生,直立。叶2列,狭披针形,长25~35cm,宽3~6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叶舌膜状,有毛。总状花序长10~15cm。花萼筒状,外披柔毛。花冠管长8~10mm,唇瓣倒卵形,粉白色,具红色脉纹。子房卵圆形,密披绒毛。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披疏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其果实呈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2~2cm,直径1~1.3cm。果实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果实的皮薄而较韧,与种子团紧贴。种子团披隔膜分为3瓣,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外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功用】有特异香气,性温,味辛、微苦。

【用药宜忌】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慎服。

【功效主治】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用量一般为3~9克。

【保健药膳】

益智仁焖羊肉

[原料]益智仁12克,覆盆子12克,海参200克,羊肉150克,桂圆6克,调料适量。

[制法]将海参泡软,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块入水。取覆盆子、益智仁加水两碗,煎至一碗。锅中放素油适量烧热后下海参、羊肉爆炒,而后纳入药汁、桂圆,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焖至羊肉烂熟,加食盐、味精及淀粉等,勾芡即成。

[用法]当菜吃。

[功效]补肾益气,温阳疗痿。

[主治]肾虚阳痿,小便频数。

【验方精选】

益智和中汤

肉桂0.3克,桂枝1.2克,牡丹皮、柴胡、葛根、益智仁、半夏各1.5克,当归、甘草、黄耆、升麻各3克,白芍药4.5克,干姜少许。将药研为粗末,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空腹时温服。可温中祛寒,益气升阳。脾胃虚寒,便血黑紫,腹部冷痛,得热则减,右关脉弦,按之无力者。

预知子

【简介】也叫“八月炸”、“八月才札”、“野香蕉”。为木通科植物,即木通的果实。其同属植物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果实也可以作预知子入药。

【来源】生于山林灌丛中。主产在于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

【鉴别要点】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6cm,先端圆、微凹或有短尖,全缘。花单性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雄花生于花序上部,花披片3,淡紫色,雄蕊6;雌花生于花序下部,花披3,退化雄蕊6,雌蕊6。果实肉质,长椭圆形,两端圆形,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花期4~5月,果期8月。其果实为长椭圆形且稍弯曲,长3~9cm,直径1.5~3.5cm。果实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顶端钝圆。其质硬,破开后,果瓤淡黄色或黄棕色。种子多数,形状为扁长卵形,黄棕色或紫褐色。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实将变黄时采摘,晒干,或者置于沸水中略烫后再晒干也可。

【性味功用】气微香。性寒,味苦。

【用药宜忌】凡孕妇及病人脾虚作泄泻者慎服。

【功效主治】舒肝理气,活血止痛,利尿,杀虫。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用量一般为3~9克。

【验方精选】

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蒸熟的黄精、水飞朱砂,等份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至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入。可治疗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

蛇床子

【简介】为一年生草本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野胡萝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