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19805000000022

第22章 通用文书(5)

2、内容新颖

一是材料新颖,即所反映的是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新动态。只有材料新颖,才能引起人们关注,启发人们思考。如果材料人所共知,时过境迁,就没有什么价值。二是观点新颖,即要反映新的认识和见解。对于客观情况的分析、研究,要选择新的角度,挖掘新的内涵,阐发新的见解,总结新的经验。即使材料不够新鲜,也要独辟蹊径,写出新意。

3、形式简短

这是由简报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简报,就要求篇幅简短,语言简练,否则就快不起来,不仅下级不能及时地写出,而且上级也不能及时地审阅。这就要求迅速地反映情况,把重要的、有价值的情况简洁明了地、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

4、机密性严

简报不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这是与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区别。简报有严格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对象的限制,尤其涉及机密的简报,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保密性质。机密简报常常在报头部分的左上角注明“内部刊物,注意保存”或“机密”等字样,以起到醒目提示的作用。简报的机密程度视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简报的种类

简报的种类,根据简报所反映的内容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工作情况简报、专题简报和会议简报三种。

1、工作情况简报

主要是反映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突出问题、典型事例、经验教训、意见和建议等,以推动日常工作的开展。这是一种最常规的简报,这种简报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期数。

2、专题简报

这是为推动某项重大工作或中心工作而专门编发的临时性简报,例如,为配合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所编发的“大清查简报”。这种简报主要是反映开展某项重要工作或中心工作的动态、进展情况,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经验、问题等,及时提请上级机关、领导同志或提醒所属单位、有关同志注意和重视,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工作进展。某项重要工作或中心工作一结束,简报也就停办了。

3、会议简报

这是在召开会议期间由会议主办单位为反映会议的进行情况连续编发的临时性简报。主要是反映会议的概况、会议研究讨论的问题、代表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设以及会议决议的事项等情况。

简报具有内容新颖、篇幅短小、出报及时、写法灵活的特点。

二、写作模板

(一)写作格式

简报有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分为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

1、报头

在简报的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的位置。正中是简报名称,要用醒目的大字(有的套红)。名称下面是简报的期数,如“第×期”。期数下面左侧是编发单位的全称,右侧是简报印发日期。有的在报头的右上角标明本期简报的保密等级,如“绝密”、“机密”、“秘密”等,有的简报在右上角还要标明印数。报头和正文之间,用一条横线隔开。

2、正文

正文是简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等,有的还配有按语。

(1)标题

标题要概括内容,简短醒目,使人一看便知道文章的主要意思。如《财政收支大检查中初步揭露出来的问题》、《××省分行认真组织查库工作》,标题意思十分明确,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为了突出简报所反映的问题,在正标题下可加副标题。正标题概括全文的主题内容,副标题交代时间、单位和事件等具体问题,对正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强化标题的含义。

(2)开头

简报的开头与新闻消息的导语相似。它要求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中心或主要事实,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内容一般应交代单位或人员、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结果等。这段话的具体写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叙述式,概括叙述简报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结论式,先把简报所要反映的问题的结论写出来,然后再进行层层深入的解释和说明;也可以采用提问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然后再作出回答,还可以采用描写式,以描写的方法烘托气氛。

(3)主体

主体是简报的主要部分,它要用典型而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开头概括的内容具体化,以表现简报的中心思想。主体的写法要根据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时间顺序写。如果简报内容是以叙述为主的,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先后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可以使简报线索清楚,脉络分明,容易被人理解。以报道事件过程为主的简报,多用这种写法。另一种写法是按逻辑顺序写。如果简报内容的几个主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便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因果、主从、点面等内在联系或材料的不同性质,列出几个问题,分别加以叙述,这种写法逻辑性较强。主体部分要以叙为主,叙议结合,事实是简报的基础,通过对事实的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简报中也有议论,但这些议论都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议论只能是从事实本身得出的而不是抽象推理得出的结论,因此,简报在表达方法上应以叙述为主,同时叙中有议、议中有叙、叙议结合。

(4)结尾

就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或指明事件的发展趋势,或发出号召,或提出今后的打算等。有的简报也可以不写结尾。

(5)按语

是简报的编者对简报内容的提示、说明或评注。它代表简报出报机关的意向,发表倾向性意见,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写按语应该做到深刻精辟,富于指导性,能启发人们接受领导的意图,同时文字要精练。按语一般在正文前面,也可以放在正文中用括号括住。

3、报尾

在正文之后,再画两条平行横线,在平行横线内分两行注明简报送发范围和印发份数。

(二)填空式模板

_______________简报

第____期

_________(编发单位)__________(发行日期)

(此为简报的报头,一般由简报名称和简报期数及编发单位和印发日期组成。报头和正文之间,一般用一条横线隔开)

___________(此为简报正文的标题部分,一般概括简报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为简报正文的开头部分,一般简要概括报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为简报正文的主体部分,把开头的内容具体化,用典型而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说明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为简报正文的结尾部分,这一部分视情况而定,可要可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为简报正文的按语部分,是简报编者对简报内容的提示、说明或评注)。

(以上为简报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和按语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报送发范围和印发份数)

(此为简报的报尾部分,用两条平行线与正文分开)

三、常用语汇

1、正文开头常用语汇

××××月×日至×日,×××会议在××召开,会议介绍交流了××××,实地学习考察了××××成果,讨论研究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的具体工作措施。参加会议的有××××,×××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作了总结讲话,×××作了会议主题报告。

2、正文主体常用语汇

×××充分肯定了×××工作成绩:一是×××改革步伐坚实;二是××基础工作积极主动;三是××管理严密规范;四是××管理基础牢固。他特别强调,当前加强×××,关键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会议系统总结了××××的经验,认为“××经验”有“×大特色”:×××××××ד××经验”有×点“可贵之处”:贵在坚持,贵在平时,贵在创新。

会议对当前×××工作中的××××、××××、××××和×××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推进×××工作的关键在于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整体联动,把握机遇,狠抓落实:一要调查摸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分类排队,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二要加强领导,把××××工作作为今年的一件大事来抓;三要整体推进,注重“×××”;四要严格考核,主要是抓好改革进程的阶段考核、改革内容落实情况的考核和工作责任制考核,确保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3、正文结尾常用语汇

会上,×××、×××传达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推进×××建设活动的有关精神。他指出,上级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指示精神,为×××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指明了方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第八节 公报:报道党政机关重大事件

一、概述

(一)公报的概念

公报作为公文是用来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的。它作为外事文书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的代表就会谈进展、经过和达成的协议写成的,并对外界公布的一种文书,也可称为“联合公报”。有的公报含有国家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公报具有条约性质。

(二)公报的分类

公报依据发文主体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党政机关或团体以新闻的形式发布重大事件、重要决定的公报;另一类是联合公报。党、政、团体发布的公报可因内容的不同分为事件性公报和会议公报两种;联合公报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就会谈、访问等事宜所发表的公报。

二、写作模板

(一)写作格式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

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

2、正文

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1)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在何时、何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2)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较多的公报;第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3、尾部

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

(二)填空式模板

(发文机关、事由)公报

(______年___月___日)

(此为公报的标题,一般写明发表公报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告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告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告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告的具体内容)

(以上为公报的正文部分,一般由开头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_________(签署人身份、姓名)

_________(签署日期)

_________(签署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