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英年早逝谁之过
霍去病,一代战神。十七岁随军出征,功冠全军;二十一岁纵横漠北,成为三军统帅。多次出兵匈奴,以寡敌众,却能大胜而归。他创造了作为武将的一个传奇。但是,这样一个勇猛战将、天之骄子,生命却在二十三岁这样的美好年华画上了休止符,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息。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上却没有详细的记载。那么,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因又是为何?
《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是在出征匈奴之前突然死亡,朝廷公布的死因是病死。那么霍去病真的是病死吗?其实,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十七岁从军,逐渐成为一代将战神,作为一个勇猛的沙场武将,肯定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在23岁这样风华正茂的年纪,患病而死这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不是病死,那么就是非正常死亡。为什么深深器重霍去病的汉武帝却没有深究这种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呢?
霍去病从卫青的军队之中脱颖而出,漠北大战之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如日中天。逐渐脱离了卫青的军队,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几乎都是霍去病一手选拔的匈奴降将,或者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个个英勇善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重心都在战场之上,与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却没有一点关系或牵连。
反观卫青,一代大将军却日渐衰落。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势力庞大。武帝为了扼制这股势力,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卫、霍集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尖锐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时,必然是要以牺牲一方为代价,因此从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着眼于沙场的霍去病就成了卫部保全自己利益的牺牲品。这也可以从一些史实当中窥其一二。
如果说卫部利益集团最大的保护伞是卫青,那么他们实现利益的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卫太子。虽然卫太子年幼,不太可能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是作为利益成员的卫氏家族以及相关人员却是在尽全力保全这种利益。卫、霍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权利的竞争。
此时,朝廷有三种势力不容小觑:一是以卫青为核心的卫氏利益集团,二是以霍去病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三是以李广为核心的李氏家族,李广的从弟李蔡已身为丞相,也是整个家族利益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但是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他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传开来,但是却为李氏家族埋下了祸根。公元前118年3月,李蔡以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的罪名畏罪自杀。这简直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身为丞相的李蔡启会冒着死亡的风险是侵占一块皇家陵地?也就是在这一年,霍去病突然因为李敢行刺卫青,在甘泉宫狩猎场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
值得注意的是:一、李蔡死后,太子太傅庄青翟继任了丞相之位,那么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卫太子所在的卫氏集团。二、霍去病猎杀李敢的时间、地点值得深究。如此明目张胆地射杀李敢,难道霍去病就不担心无法对皇帝以及众家将士交代吗?而且李敢当时身为郎中令,也就是九卿之一,霍去病没有私自处决他的权力。从射杀李敢的时间而言,此时距离李敢刺伤卫青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现在才猎杀李敢呢?因此,这不可能是这霍去病蓄谋已经的杀害。也就是说,这是一起突发事件,霍去病是在狩猎之前才临时得知李敢曾刺伤卫青。
李蔡、李敢叔侄死期相近,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李氏家族被连根拔起。霍去病与李氏家庭结下仇怨、引起武帝不满。那么,从整个事件来看,受益最大的还是卫氏集团。
公元前117年3月,霍去病一再上书请刘彻分立三位皇子为王,可谓是朝廷之中的风云人物。霍去病又为何要两次三番地要求封三位皇子为王呢?他与这件事又有何关系呢?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对霍去病而言没有丝毫好处,他只是当起了这个事件的发起者和带头者,然而当事件发展到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了进来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参与其中。
公元前117年4月,武帝无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死。表面上,卫氏集团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但是细看之下,册封三王受益最大的是卫太子,他的危险得以解除,而王夫人病死,卫皇后地位得保。卫氏集团仍是最大的受益者。同年9月,霍去病死去。自此,与卫青有仇的李氏家族垮,太子争嫡的三王分封离开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死了,威胁卫青地位的霍去病不在了,整个朝廷之中的三股力量,已消两股,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卫氏家族。
霍去病在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失去甚多,但是他真正的死因为何?从霍去病的性格分析,他少年孤独,寡言少语,心高气傲,缺少朋友,亲情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连他曾经视如亲人的卫青也远离了他。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入极端,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人言不仅可畏,有时候还可以杀人,其高明处远胜刀剑毒药。
·发明家蔡伦为什么要自杀
蔡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的缔造者。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位列第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天才发明家的人生轨迹,而他的结局也不为人们所熟悉。
蔡伦在永平末年被选中入宫做太监,年仅13周岁。要说蔡伦虽说年幼但是却很早熟,他自从进宫那天起就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因此深得内务总管的赏识。第二年他便升为小黄门,不久,蔡伦又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其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宫里宫外诸事的传达及引导、安排朝见皇帝的人等工作。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他能经常接触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久而久之,他就无缘无故地卷入了后宫的明争暗斗。
在封建社会后宫,你要想不至于失落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凡是有嫔妃生了龙种,她就极为嫉妒,暗地里要想法设法将这些嫔妃打到,以维护自己的地位。蔡伦迫于窦皇后的淫威成了帮凶,为了杀一儆百,她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于是就指示蔡伦诬陷宋贵人通过一些邪门歪道蛊惑皇帝,于是宋贵人被贬黜,根据宫廷母子关系,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后来又威逼梁贵人,把尚在襁褓中的刘肇认作自己的儿子,并让皇帝立刘肇为太子。
蔡伦因为协助窦皇后拔掉了其“眼中钉、肉中刺”,当然很感激蔡伦,于是蔡伦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尤其在公元88年,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顺理成章地即位了,窦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蔡伦被委以重任负责陪伴小皇帝,必要时可以参与国家大事。
10年之后,窦太后去世,蔡伦敏锐地投靠了他的新主子——刘肇的皇后邓绥。由于邓皇后是一个喜欢吟诗作赋的才女,因此她需求一个比帛纸质地好的纸张来写字作画。蔡伦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在总结先人造纸经验,自己再加以改进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受到等皇后的高度表扬。
就在蔡伦还在沉浸在自己发明的喜悦当中,一个消息传来,汉和帝刘肇英年早逝,留下邓皇后和不满两岁的幼帝。祸不单行,邓皇后的幼帝不幸夭折,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精挑细选之后,邓太后决定立自己的皇侄子刘祜为太子,虽然刘祜是“瞎子的眼睛—摆设”,因为邓太后仍握有实权,但这个消息也着实把蔡伦吓了个半死,你当这刘祜是谁?他就是当年被窦太后和蔡伦陷害的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
由于得邓太后宠爱,蔡伦仍过了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他还被封为“龙亭侯”,他发明的纸就是“蔡侯纸”,可见当时的蔡伦是多么的风光。之后,邓太后又给他一个官职:长乐太仆。这个官职的意思就是说在太后无暇处理公务的时候,蔡伦可以合法地代为其处理。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一个对蔡伦来讲绝对是地震式的噩耗传来,邓太后病卒。
安帝刘祜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攻倒算,为自己的父亲还有奶奶出口恶气,主谋窦太后早已不在人世,那么这笔债总得有人来偿还,于是蔡伦就被革职查办。蔡伦深知死罪难免,为了体面地死去,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纵观蔡伦的一生,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却参与了政治斗争,政治斗争使得他成为牺牲品,当然他自己也投入进去了。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必然永载史册,被后人广泛传诵。
·周瑜之死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既生瑜,何生亮”,这一声叹息,几百年来一直回荡在民间。这是《三国演义》对于周瑜最大的感叹。同情之声清楚地表现了他的形象,雄才大略,但是在面对蜀汉集团的中心人物之时,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对于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衬。这样一个矛盾结合体,却与正史之中周瑜的形象大相径庭。
正史《三国志》详细地描述三国段英雄辈出、荡气回肠的历史,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周瑜并称为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冢虎即周瑜。周瑜是一个完美的化身,不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人品修养上,都可谓高人一等。“英隽异才、文武韬略,可谓万人之英”,再加上上天的厚爱,给了周瑜俊美的外表,风度翩翩的周瑜就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文武之才。
周瑜还具有良好的政治眼光。他少年时就送钱粮资助孙策,并一起攻打江东,可谓是少年风光。随后与孙策南征北战,为东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军事上,周瑜胆略兼人,智勇双全。赤壁大战,力主抗曹,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之后,又高瞻远瞩,准备攻打蜀汉政权,与曹操二分天下。
个人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孙策死后,面对比自己年幼孙权,极为恭敬。陈普曾与周瑜不合,时权为将军的周瑜折节下交,终令陈普折服,并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精通音律,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个典故“曲有误,周郎顾”。大致就是说即使是喝醉了酒,如果有人的音律有误,周瑜还是能听得出来,而且还能纠正其错误。
可是,就是这样一雄才大略,又如瑾似瑜的人物,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是越来越低。到最后却成了为一位心胸狭隘,毫无才华可言的庸才。周瑜有民间的形象,一落千丈,面目全非。
这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东晋时期,蜀汉政权被视为封建皇权的正统,那么偏安江左、失去了半壁江山的东吴政权就遭人诟病,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将周瑜。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就对周瑜进行了贬低,周瑜就从英雄成了“小人”。唐朝时期,诗词繁荣,自由的文化氛围使大量唐诗开始涉及正统之争。不论是杜甫还是杜牧,都在诗词中表现出了对蜀汉政权的偏好,在诗文中也不断地不加掩饰的调侃周瑜。此时,历史在文学之中也出现了偏差。到了宋代,文人政客间的朋党之争,使得人们在思想政治上的较量更为惊心触目。当然,关于三国之争也不有幸免。当朱熹的理学占了历史的上风,尊刘贬曹已经开始成了定局。为了达到尊刘的目的,那么曹魏、东吴政权自然成为贬低的对象,周瑜作为东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不可幸免。在宋代民间话本《三国事略》,周瑜的形象更是不堪入目,鼠目寸光,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到了明代,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三国演义》。这个演义文学将周瑜的形象完全改变。作者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把周瑜这个一代名将贬低为小心眼的代名词。然而《三国演义》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历史上的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此外,不论是草船借箭,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智激周瑜、借东风等等问题,从正史考查下来,其实都与周瑜本人无关。
在《三国演义》之中,周瑜作为一个配角出现,自己的人性光辉也面对主角的时候被磨去棱角,这种演义小说的畅销也是使得周瑜遭到后世贬斥的主因。
·黄巢是自杀还是被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时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
英雄不问出处,谁能想到一个贩盐的低贱之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把唐僖宗赶出长安,这个出身下层的人打着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却在还没有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就开始做了意见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宣布称帝,他沉醉在大明宫春风得意、烟花缭绕的美酒当中却浑然不觉唐朝的军队已经悄然逼近了他,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山东,自此没有任何音讯,但是他如何终老却是一个千古之谜,但是在唐朝历史关于黄巢的记述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个是被杀另一个是自杀。显然这两种说法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据《旧唐书·黄巢传》中有关黄巢死因的记述是这样的:“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也就是说是在黄巢兵败后看到生还无望便让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杀掉。同时这样记载的史书还有《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林言是黄巢身边的禁卫队首领,他是黄巢最亲密的人,从基本事实上看,林言拿着黄巢的首级去投唐,这是一个事实,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却不为人知。如果并不是林言杀的黄巢,那么林言却沉甸甸地背了卖主求荣的千古骂名。
而《新唐书》对于黄巢的死却是这样记载的,在黄巢兵败狼虎谷后,他见大势一去,生还无望,为了保存反唐血脉,他让自己的外甥林言拿着自己的首级去投唐,但是林言不忍心杀掉自己的舅舅,于是黄巢自刎却没有死,林言随后就斩下黄巢的首级准备投奔唐军,不料中途遇到沙陀人,沙陀人求功心切,遂将林言也杀了,将两人的首级一同献给唐军。
《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年间,但是有关唐史在五代后晋时就有官修的唐史,后世为了区别两者的区别,遂把五代时期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把北宋欧阳修主持修编的唐史称为《新唐书》,但是由于成书时间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旧唐书成书于乱世,成书仓促,书中大有疏漏之处,而欧阳修主持修编的《新唐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对于史料的收集也是极为全面的,新唐书秉承春秋的笔法写史,因此研究历史的人大都会参考《新唐书》的相关记载。
历史往往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我们有时会无意中得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尚让是何人?尚让是黄巢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其早年追随王仙之后投奔黄巢,黄巢在长安称帝后任命的四个宰相当中就有尚让。后来遇到唐军反扑后,黄巢带余部到达今河南境内却遭遇沙陀兵的突袭,伤亡无数急需救援,但是这时的尚让却背叛黄巢反投唐军。那么黄巢死于尚让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有关黄巢的死牵扯到两部正史的不同记载,但是《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有尚让杀黄巢的记述,究竟哪个是历史的本来面目,留待后人评判。
·谁是杀死李白的罪魁祸首
“诗仙”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关于李白之死,却一直扑朔迷离,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唐末进士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是最早称李白是因醉酒捞月而死的说法。后来,元代祝成辑在他的《莲堂诗话》中说:“宋胡璞,闽中剑南人,曾经采石渡题诗吊李白:‘抗议金銮反见仇,一坏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苏轼见之,疑唐人所作,叹赏不置。”而苏轼本人对于李白之死的态度,也偏重于认为李白是捞月而死的。这从他曾经赠给潘谷的一首诗中可以看出:“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除此之外,北宋初期梅尧臣也在他的《采石月下赠功甫》一诗说:“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可见,古代很多文人大都认为李白是醉酒捞月而死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李白之死,还有很多人持另外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李白是病死的。李白族叔李阳冰在他的文集《草堂集序》中说:“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李白死后二十九年,刘全白在作《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李白是偶游到采石江之后,因为疾病去世的。而皮日休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说法,他在《七爱诗》中说李白是“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从皮日休的“腐胁疾”中得到启示,对李白之死从医学角度作了推测。李白六十一岁时,李光弼在临淮镇压叛军,李白想从军报国,却在走到金陵的时候发病了,最后只能返回。第二年,李白死在了族叔李阳冰处。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后,郭沫若认为,李白在从军路上发病的时候,他的“腐胁疾”还是初期,应该是脓胸症,后来李白在当涂静养,此时脓胸症开始恶化,并最终导致胸壁穿孔,李白死于当涂。这当然只是他的推测而已。
关于李白的死因,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认为李白是因年老体衰,饮酒过度而死的。李白的嗜酒成性是出了名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大笑同一醉,取取乐平生年”、“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从李白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而李白也正是因为这满身的酒香,才得了“醉仙”的称号。酒抚慰了李白孤寂的心灵,李白因酒而变得洒脱。但李白的死会不会与他过度饮酒有关呢?抚慰他心灵的“朋友”是不是也是最终杀死他的恶魔呢?
据《全唐书·李白传》记载,永王王璘图谋造反,起兵失败之后,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回来,但最终却因为饮酒过度而醉死在宣城。
以上关于李白之死的说法都没有直接而有说服力的佐证。李白死在宣城,而非当涂,所以,死于醉酒捞月的说法根本不可信,这种说法体现出的更多是文人的浪漫主义情绪。而死于“腐胁疾”的说法,仅仅是郭沫若根据皮日休的说法所做的一个推测,这个观点和“饮酒过度致死”一样,缺乏有力的证据。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李白是怎么死的,他的死都与永王起兵谋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李璘谋反失败,导致李白被流放夜郎。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是李白临终之前所做的《临终歌》,“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的他用了自己的一生去追逐那些他认为美好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却都如泡沫般一一幻灭,遇赦后不久,李白便在痛苦和失意中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岳飞实则死于皇帝赵构
根据传说和历史记载,奸相秦桧嫉妒岳飞军功显赫,于是诬陷岳飞谋反,怂恿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冤杀于风波亭。据说与岳飞私交不错的元帅韩世忠曾经质问秦桧朝廷以什么罪名处死岳飞,秦桧答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可是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几句话的陷害而被处死的吗?
事实上,在宋朝皇帝不能随随便便处死臣子,更不用说像岳飞这样的重臣,若是没有皇帝的许可,秦桧是绝对无权杀他的。明人文徵明为秦桧翻案的咏史词《满江红》中,一句“笑区区一桧亦何能”,写出了秦桧所处的尴尬处境。当年岳飞正是赵构一手提拔的大将,襄阳大捷之后,皇帝赵构和宰相张俊,对岳飞十分倚重,在解除刘世光兵权后,有意把这支部队并到岳家军中,并在《御扎》中提出以“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的重任交给岳飞。
其实岳飞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功高盖主,手握兵权,这是古时任何一个封建皇帝都会担心的。而岳飞奏请立储更是让赵构心生忧虑。
公元1137年,岳飞奏请没有亲生儿子的宋高宗立储,触犯了赵构的心病,令赵构十分不满,一个武将干预皇帝的“家事”,况且他手握重权对高宗的地位也构成威胁。作为拥有众多兵马的武将干预立储之事确实超出了一个武将的职责范围。从人性的角度讲,赵构不可能不多想。从“一天下十二道金牌”等一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岳飞不爱听命令,而且是经常发生的,当有些要求没得到满足(如合并淮西军和强令撤军)时,岳飞就使性子,上疏抗议。
更何况宋朝的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武将专权,酿成唐朝藩镇之祸那样的危害,虽然在外患重重之下不得已将大部分的兵权交给岳飞,并且耗费大量粮食物资金钱来供养军队,但是对于岳飞难免猜忌。在这种情况下岳飞竟然还不知收敛,将自己手下的军队打出“岳家军”的旗号,使公众只知岳家军百战百胜之名而不知大宋官军英勇,只知岳元帅善战,而不知朝廷运筹帷幄、后勤支持“给力”。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岳飞这种变相地将大宋官军变为私人武装的行为,将会给遭受兵乱流离、草木皆兵的高宗赵构带来怎样的胁迫感,不知岳飞是没有想到还是根本不屑去想。
就这样,岳飞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赵构的忌讳,赵构对岳飞从最初的喜爱到不满、到失望、到忌讳,最后则是愤恨,甚至后来因为恨“岳”这个字,把岳州都改名为池州,可见他对岳飞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一些说法认为秦桧还想救岳云一命,他曾以刑部大理寺的名义上书,主张保全岳云的性命。“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岳云私罪徒(徒就是流放)。”“奉圣旨根勘,合取旨裁断。”但赵构对岳飞已是恨之入骨,结果是全杀。综上所言,可看出秦桧只是傀儡,真正的幕后指使人是皇帝赵构,他导演了这出戏。
·权相蔡京为什么会饿死收场
蔡京,宋徽宗时权倾一时的当朝宰相,曾拥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曾霸占过可与国库相比的金银珠宝、家宅田产,曾无比风光地陪伴着徽宗皇帝游戏人间,最终亡了北宋,也亡了卿卿性命。蔡京以极其不可思议的方式,被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活活饿死,不可不谓之“苍天有眼”。
蔡京可称为徽宗时期“六贼”之首。“元更化”时,他力挺保守派司马光废免役法,获重用。绍圣初年,蔡京转而支持变法派推行免役法,继续获重用。如此首鼠两端,见风使舵,实乃恬不知耻之辈。徽宗即位后,因其声名狼藉,削其相位,贬居杭州。其时,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南下,蔡京想方设法笼络这位内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蔡京无所不用其极,投徽宗所好,使得徽宗对他言听计从,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陷害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徽宗总是对其宠信有加,不以为疑。
蔡京的所作所为,引起群臣不齿,弹劾之言数不胜数。蔡京搜刮民脂民膏聚敛私财,更使黎民百姓身陷水火而难以为生,民怨四起,却难达上听。无奈一朝天子一朝臣,昏庸无能的徽宗皇帝,对这个与他“志趣相投”的奸佞小人,包庇纵容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直到金兵铁骑踏来,徽宗让位于儿子赵恒,上至群臣下至百姓,讨伐蔡京之声震天动地,终于“钦宗即位,连贬(蔡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卒,年八十”。
如蔡京这般作恶多端却只是贬徙流放,实在难消天下百姓心头之恨。正如《宋史》所载,“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于是乎,多年的积怨化作一股复仇的力量。蔡京迁徙途中的各地百姓,无一人卖其食粮,供其住宿,任这位八旬老翁饥肠辘辘,作词悲叹:“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
蔡京此时如梦初醒,腹中的饥肠辘辘却已为他罪孽的一生敲响了丧钟。真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害死袁崇焕的人究竟是谁
崇祯三年,一件影响明朝命运的大事发生了——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因“谋叛”罪被皇帝处死了。他的家人均被流放,此事一出,天下哗然,人们对于崇祯杀袁崇焕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大都感叹国家将亡了。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英雄,他的死,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和岳飞被杀一样的冤案,人们每次提起袁崇焕的死都会说这是自毁长城的行为,令人惋惜,然而袁崇焕真的是完全被冤枉的吗,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的探究一下。
在为袁崇焕鸣冤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崇祯的为人。大家都知道崇祯并不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难得的明君,他励精图治,想要复兴明朝的繁荣这样一个勤于政事的皇帝,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错杀袁崇焕呢。
袁崇焕的死可以说袁崇焕和崇祯双方都有责任。
首先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凡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崇祯在即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衰败不堪的国家,朝堂上结党营私,民间流寇蔓延。这样的国家现状然崇祯十分的愤怒,他立志要振兴国家,他偏激的性格让他认为一切都是因为士大夫国家,他渴求人才,对大臣们寄予极大的希望,这些希望有些已经超出的大臣们的能力,所以一旦崇祯对这些大臣感到失望,他就会对他们十分的怨恨,想要杀掉他们,这是因为这样,崇祯在位的是七年中被他斩杀的大臣不计其数,崇祯曾感叹说满朝无可撑局面之人,其实这种局面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在对待袁崇焕上崇祯也是同样的态度,最初他对袁崇焕寄予了厚望。袁崇焕在面见崇祯是成对他说在五年之内就能够收复辽东,这让崇祯十分的高兴,但是这只是袁崇焕想要安抚崇祯的说辞,后再袁崇焕在许誉卿的提醒下,更改了自己的说法,这让已对袁崇焕给予了厚望了崇祯感到十分的失望,袁崇焕因为自己的不谨慎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袁崇焕有时行事鲁莽让崇焕感到十分的不愉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毛文龙虽然是一个贪功、不受节制、难以调遣的人,但是他的存在确实起到了牵制清兵的作用,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辽之东南战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海港、海岛以及属国朝鲜,都先后被后金占领了,明朝痛失了大片的领土。毛文龙的部下尚可喜、耿精忠更是到处作乱,最后更是投降了大清。这些都足以让崇祯更加不满袁崇焕了。
历经多次战败的明朝,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战守。但是一贯以天朝自居的明朝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的。所以当袁崇焕提出议和时,想当然地收到了崇祯的反感,后来虽然袁崇焕小心翼翼的争得了崇祯的认同,但是崇祯并不希望被人知道自己和后金在对话,这会让他觉得颜面无光,所以袁崇焕和皇太极关于和议的书信都是私下往来的,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容易让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的。
崇祯三年十月发生的一件事让崇祯对袁崇焕更加感到不满,这就是皇太极攻打了明朝的京师。这次事件本和袁崇焕无关,因为皇太极是率精骑十万,绕道察哈尔避开袁祟焕把守的锦远防线,进入中原,在他们攻占遵化之后,得到消息的袁祟焕急忙赶来救援,于是后金的军队改道进攻了京师。袁崇焕又急忙来到京城,历经艰苦的抗争,袁崇焕终于赶走了皇太极的大军,但是护城有功的袁崇焕并没有被人们所理解,他们认为后金大军是因为袁崇焕的失职才得以攻入中原,更有人传言正是袁崇焕将清兵引到京城之下的,对于这些传言袁崇焕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也就加深了崇祯心头的猜忌。
这些加在一起已经使得崇祯对于袁崇焕十分不信任了,这时皇太极的反间计更是将崇祯的怀疑推到了最高点。但是反间计只是导致崇祯杀死袁崇焕的导火索,因为袁崇焕从下狱到处斩共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崇祯虽然偏激,但并不昏庸,他不可能察觉不到这是皇太极的反间计,但是此时他已经对袁崇焕失望透顶,对他来说即使有袁崇焕在,边疆依然不安稳,清兵依然能够大模大样地绕过山海关骚扰边境,这些都让他感到十分愤怒,再加上袁崇焕没有兑现他的五年承诺,这一切都成了崇祯处死袁崇焕的原因。
处死袁崇焕之后,在人们的痛斥之下,崇祯也冷静地思考了很久,他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是有所后悔的,但是生性多疑的他始终无法做到对将士的信任,最终只能在“满朝无人”、“群臣负我”的想法中迎来了明王朝的覆灭。
·嘉庆帝一定要杀和珅的原因
频频出现在电视剧里的和珅,让人们记住了乾隆跟前的红人,清朝的军机大臣,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以贪而闻名于世,但三尺白绫夺其性命,却不是因为他贪尽天下之财,而是他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顾此失彼,从而导致了大半生的功名利禄,随着乾隆大帝的驾崩,而烟消云散。
和珅的贪,不是朝夕之间,更不是不可告人,而是长此以往且甚为猖狂的。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然而乾隆对和珅的倚重有增无减,便可知和珅虽贪,却也的确对皇帝尽忠、为国家出力,其才智不在与其同朝且多为后人称颂的纪晓岚之下。
和珅仗着乾隆的倚重,难掩飞扬跋扈之势。虽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然排除异己亦不遗余力。在位高权重的和珅眼中,除了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其他人根本不足为惧,甚至连已位入储君之列的十五皇子顒琰也受他的压制。
乾隆五十九年,为了不超过祖辈康熙执政六十一年,乾隆决定立太子。和珅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未免自己的权势受到打压,极力恭维乾隆定能“万万岁”,不必急于立储让位。和珅一席劝,一下就把乾隆那二十几个盼着皇位望眼欲穿的皇子们都得罪了,尤其是不久之后被乾隆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十五皇子顒琰。
1796年,既是嘉庆元年,又是乾隆六十一年。两个年号的并存,反映了嘉庆皇帝上位却有名无权的事实。此时已是太上皇的乾隆,虽说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但他对帝国权力的控制却从未放松,而帮他实施这一控制的,便是他的得力宠臣和珅。就在这种嘉庆有名无权而乾隆有权却不便出面的情况下,和珅的权势更甚从前。嘉庆在位的前三年,处处受到和珅的掣肘,有志难舒,自然对和珅恨之入骨,不除不快。
一向机敏的和珅,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忘记了他即使地位再显赫,也不过是皇室的臣子。也许和珅已想到,迟早有一天乾隆会离他而去,迟早有一天嘉庆会大权在握,但那一天的到来,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他,还未想好应对之策,就从权势的巅峰跌下了黄泉。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驾崩。嘉庆对和珅的反击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进行。两天后下旨逮捕,三天后抄家,十天后送去三尺白绫。乾隆驾崩不过短短十五天,和珅便随之而去了。
有人考证嘉庆帝对外公布的和珅的罪状,虽多达二十多项,然最致命的并不是贪污受贿,而是对乾隆的大不敬之罪。以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他的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只要不谋反作乱,根本不致以死罪论处。嘉庆势要和珅彻底垮台,既然和珅没有谋反作乱之实,就定他大不敬之罪,毕竟和珅仗着乾隆的倚重,的确做过不守君臣之礼的僭越之事。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年代,对皇帝稍有不敬都可能掉脑袋,更何况大不敬!嘉庆终于成功地发泄了抑郁在心中长达三年的怨气。
和珅死前曾赋诗一首:“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看来他和嘉庆的恩怨,至死未休。
·揭秘康有为青岛离奇死亡的真相
曾经对清末时候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作“康圣人”的康有为,又名康南海。说起康有为,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历史事件,至今还有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和学术。
今天我们看到的康有为的墓地是在1985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重建的墓地,但是还留有当年康圣人的墓碑,上面写着“弟子刘海粟年90岁”。而这块碑文上也写得很清楚,当时康有为的两个儿子都在上海,康有为的葬礼都是有康有为的弟子吕正文和一个称作赵公的先生来主持操办的。
从当年康有为治丧委员会的一份名单里可以看出,这个碑文的撰写者也在这份名单之中,所以我们要探究康圣人死因之谜,这个碑文所记载的康有为之死的过程应该是比较真实可信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康有为之死呢?
说到康有为之死,我们应该回到1923年,康有为结束了其长达20年的海外漂泊流亡的生活后第二次来到青岛,当时康有为重回青岛可以说是落叶归根,他每天的生活很悠然自得。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许因为他有海外生活经历,他可以说是遍尝中外美食,对美食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和追求。在当年的青岛康有为完全可以称作是天字第一号的美食家,康有为经常会时不时地光顾青岛有名的饭店,各家饭店都盼望康有为能到自己的饭店里吃饭,但是康有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点爱好和享受竟然会让他命丧黄泉。
1927年3月的某一天晚上,康有为来到了当年青岛中山路附近的一家叫英记酒楼的粤菜馆去吃饭,康有为是广东人,在山东能吃到自己家乡菜,康有为心里也是着实地高兴,饭后他意犹未尽,他又喝了一杯橙汁……
1927年3月31日的凌晨5点30分,康有为在其卧室上与世长辞,享年70岁。康有为撒手人寰,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康有为在青岛离奇的死亡,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所有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种暗示,那就是康有为是被人下毒致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人下毒要害南海先生呢?
第一种说法:国民党特务下毒。这个说法来自康有为的女儿康同壁。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第二种说法:慈禧太后生前派出杀手杀害康有为。据说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赏银10万两出京刺杀康有为,其中有一个叫做巫仿的杀手跟随康有为20多年一直寻找刺杀的机会,终于在青岛得逞了。
第三种说法:日本人下毒。但是这个说法也是毫无证据。
第四种说法:食物中毒。现在大家一致比较赞成的说法是食物中毒。根据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发现,海鲜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一些营养物质,而橙汁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如果这两样东西同时吃进去,会将我们身体里原本没有毒性的砷转化成对人体有害的砷,这个砷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砒霜。鲁菜和粤菜都是以制作海产品著称于世的,所以在山东康有为去吃鲁菜和粤菜,他的这顿饭里应该有海产品,这样这个食物中毒的解释就非常合理了。
关于康有为死亡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一个谜,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这个真实的原因了,但是这个原因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