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华
1980400000046

第46章 老木匠 (1)

夜鹭一般来说数量比白鹭少,所以在经过李广泽第一次捕杀之后,以后的收获就不会太多,赵水生一般每次只能钓到二三只。不过就是这样他也觉得很好了,毕竟付出的仅仅是几条小鱼,而只要钓到一只夜鹭,那就顶得上一只肥鸡了。经过这双管齐下之后,鸟类对鱼群的危害大大减少了。李广泽这才恢复到每天的正常工作中。

随着桂花鱼的渐渐长大,每过二十天李广泽都要捕起二十条小鳜鱼,测量它们地生长速度,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如果觉得生长慢了就要加大投喂力度。一般每隔半个月泼洒一次石灰浆,来调节水中的酸碱度。因为随着桂花鱼旺食旺长,它们的排泄物也是大大增加,这些东西就会造成水质变坏。这时泼洒生石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然和清塘相比,每次的用量则大大减少,大概只有清塘的十分之一。

这段时间铜钱进进出出,相当地频繁,幸好李守成鲤拐子钓的不错,赊欠村民地事情没有发生。家里一般经常有几贯余钱。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已经到了五月份,小鳜鱼地长势非常好,普遍在三到四寸,几乎翻了一倍,大的更是在五寸以上。已经接近筷子长短!

而且随着鱼体的长大,进食的场面也更加壮观。每天到了投喂地时间,都集聚在定点地食场,小杂鱼一喂下去,水面就像是开了锅似的,你争我抢,热闹非凡。李王氏现在会经常过来看看,当看到这样地场面时都会笑容满面。在她看来,这些可都是钱啊!

李守成则是一有空就来看看,甚至有时候在塘上一坐就是半天。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鳜鱼地长势非常好,因为这时在鉴湖里偶尔也能捕到一些小桂花鱼,可是比起个头却是远远不及塘里同期的桂花鱼了。他有时甚至还看见,几条特别大的都有小半斤了。这样的鱼已经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了!

现在每天早上,拿小杂鱼过来的小孩也少了,取而代之地是他们地父亲亲自来了,至于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不言自明的,卖鱼还在其次,主要是来看看桂花鱼的长势。

对于这些淳朴的村民,李广泽也不避讳他们,该干嘛干嘛,虽然这些村民都是打了一辈子的鱼,可是当他们看见众鱼抢食地场面时,还是个个目瞪口呆,这么多桂花鱼,又长的这么好,到时候可以卖多少钱啊!

不过在惊讶的同时,也有村民提醒道:“接下来天气热了,要特别当心,以前养过鳜鱼地都是这个时候开始发病的。”对此李广泽自然胸有成竹。他地对策有三,第一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澈。第二每隔半个月泼洒一次石灰浆,第三,找了苦楝树枝叶,按每亩八公斤地用量浸泡在塘中,来预防疾病,万一发病则用量翻倍。

至于黄颡鱼是早就放进塘里了。并且巡塘改为早晚二次,这样可以更快的发现突发情况。这样在众人的关注中,六月份又是安然度过,直让那些村民看的惊奇不已!因为照以前地经验,每到这时,鱼塘里每天都会死鱼,有时候都是一片一片地死。而李广泽地塘里竟然一条都没死,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这一行里有句口头禅——过了六月关,鳜鱼变金砖!而现在已经过了六月份,鱼塘的收获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这一下,有许多村民拿来小杂鱼的时候,都会流露出明年也想养桂花鱼的意思。李广泽呢,也都是笑着答应了,到时候一定提供技术指导。因为李广泽信奉这么一句话,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于李广泽的保证,众多村民自然是感激涕零的。现在若是在鱼王村提起老李家,提起李广泽,那是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

这段时间,李广泽的三个学生也是常来拜访,在李广泽的指导下,他们的情况也很是不错。就算是在炎热的六月份,塘里的死鱼也是难得一见,与去年满塘尽是白肚皮的情况相比,已经是彻底改观了。如此一来,三人都是激动不已,他们开始筹划着成立一个养鱼协会,由李广泽出任会长。不过,这事李广泽还不知道呢!

这一天,李广泽抽空去了一趟老木匠家,因为李广泽在日常的水车使用中,又想到了可以改进之处,而且做了这样的改进之后,更加适合于小家小户的使用。既然可以帮助到大部分人,李广泽就去了一趟老木匠家。

到了老木匠的家里之后,刚一进门,就被老木匠的徒弟迎了进去,因为老木匠严格嘱咐过,只要李公子来拜访,一律要笑脸相迎。等到进屋之后,看见老木匠带着一众徒弟正在干活呢。现在由于忙不过来,老木匠又是收了五个徒弟,所以现在看上去是一屋子人。

“原来是李公子大驾光临啊——今天怎么得空来啊!”老木匠正坐着看徒弟们干活呢,看见李广泽来了,连忙站起来,笑脸相迎道。“呵呵,最近对于水车又有了一点新的想法,所以拿过来给您看看——”李广泽微笑着道。“哦——”老木匠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就像是小孩子看到了心爱的玩具!“那好那好——那个图纸……”看着老木匠兴奋的直搓手的样子,李广泽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了图纸,郑重的递给了老木匠。老木匠顿时一声欢呼,一把就从李广泽的手中夺了过来,忙不迭的看了起来。

这次的改进比上次少,所以老木匠很快就看完了。不过就是这样,老木匠也很是惊讶,因为大家都知道,越是成熟的器物,越是难以改进,可一旦做出了改进,那么产生的功效也是非常惊人的!

“李公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你真是天纵奇才啊!才这么点时间,就又想出了法子,经过你这一改,水车的成本最少都能下降一半!而效率却是一点没变!”老木匠喜笑颜开的道。因为现在随着水车越做越多,老木匠的眼光也越发毒辣了。他只是一看,就知道按照这样做出的水车,成本绝对可以降低一半!

“呵呵,一时的灵感而已,算不得什么!”李广泽依旧保持着一贯的谦逊道。

在老木匠又是连连恭维了几句之后,李广泽笑着环顾四周道:“看来最近的生意还不错啊——”因为和上次过来相比,多了好几个陌生面孔,而这些人此刻也正在用好奇和敬畏的眼光在打量李广泽!

“哪里哪里——”老木匠笑得胡子直抖:“不过是新收了五个徒弟而已——这还不是托您的福吗!”李广泽微微一笑道:“这还是和您老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老木匠一听笑得更加灿烂了,接着自然是谈到图纸的转让问题了,上次是有偿转让,这回李广泽却是有一个想法,因为他一路看来,大多数农家的生活太苦了,而李广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一代,与人为善的思想已经深入了他的灵魂。或许说他将把伟人说过的话作为行动的准则,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对大多数人有用的人!所以李广泽这次的设计思想就是要为穷人谋福利!这次改进后的水车,一是体积缩小,第二就是效率没有降低,很是适用于那些几亩地的百姓。

所以李广泽微笑着道:“现在很多农民生计艰难,老天爷又不帮忙。我看着难受啊,所以我这次不想要什么钱,只是希望老人家做出水车之后,能够照顾一下穷人而已。”

周围的这些徒弟们哪一个不是穷人出身,听见李广泽竟然心胸宽广如斯,都是一个个暗中翘起了大拇指——人杰!

老木匠一听,也是深受感动,连忙重重点头道:“李公子,您放心,我不是那种死要钱的人,这新式水车造出来之后,若是地主老财来买,我分文不让!要是那些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乡亲来买,我就少赚一些。真要是那些一时手头拮据的四里乡邻,等田里有了收成再给也不迟!”

说着老木匠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这几年农民兄弟过得苦我也知道,本来朝廷要对抗倭寇,就加了税,再加上年景不好,雨水老是不足,去年就比往常少打了三成粮食,往年农民兄弟们省吃俭用还能有些节余,现在都在吃老本啰,今年看着也是一个德行啊,听说这事连皇上都惊动了。今年已经求了三回雨了,可是……唉,所以咱能帮衬的一定帮衬!”

李广泽听罢一挑大拇指:“老人家品行高洁——在下佩服!”一听见李广泽夸赞自己,老木匠是乐得呵呵直笑:“哪里哪里,与李公子相比,就不值一提了——李公子你才是造福乡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