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华
1980400000031

第31章 下塘 (2)

热闹了好一阵,村里人才渐渐的散去。只是,临走时的眼神,都是满怀敬畏。开玩笑,没听见老木匠说的话,没看见都刻上他的姓了么,李氏水车啊。此后地日子里,李广泽与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了村里人地热门话题。杨大小姐也走了,走的时候,还深深地看了李广泽一眼。来的时候是三分好奇,走的时候却是变成了六分。至于赵水生,却是很不讲义气。见那杨大小姐前脚刚走,后脚就紧紧跟上。连打个招呼都来不及。

却又不敢跟近。只是远远地缀在后面……老木匠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正看得有滋有味呢,被二个徒弟死活给拉走了。二个徒弟可是清楚地很。为了赶制这水车,手上的活都积了一大堆了。那个秦管事更是都来过两回了!要不是师傅的手艺实在是好。怕是早就另请高明了……

水车的处女秀完美落幕了,娘俩也回到了家。可就是到了家,李王氏还在笑。还没忘记刚才的一切。还在回味刚才的一切。那些老人看娃子地眼神。那些闺女看娃子的眼神。特别是那只骄傲的凤凰,临走时那深深地一眼。更何况水车还是叫‘李氏’呢……

直到李守成卖完鱼回来,李王氏的兴奋劲还没过呢。李守成是按例递上了褡裢。不料这回李王氏却一反常态,不是雷打不动的先数钱了。而是随手掂了掂,就扔在了一旁。李守成还在纳闷呢。李王氏却已是笑着道:“他爹。今个你这鱼是卖的不值了!”“哦”。李守成也知道今天是开水车的日子。虽然人去卖鱼了,心思可全在水车这边。见李王氏这么说,自然是兴趣高涨。忙道:“怎么个不值啊。快与我说说!”只是说说么,怕是要说上一说了。一想起刚才那场景,李王氏已是忍不住又“咯咯咯”的笑了。

看见李王氏还没开始说话,就先笑上了。李守成也咧开嘴笑了。知妻莫过夫。见李王氏竟然高兴成这样,李守成知道,今天肯定有大大的好事。果然,李王氏终于笑够了。这才把今天的事情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李王氏才说到一半,李守成已经情不自禁的搓起了手。等听到最后,竟然命名为李氏水车后,李守成高兴得直拍大腿。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名声响亮呢。日后别人说起来,那就是做出李氏水车的他爹。多光彩啊!多长脸啊!欢乐的气氛,包围了整幢小屋。

第二天,见进水已经差不多了。李广泽按照预定的计划,买了十大包石灰石开始清塘。这是养殖桂花鱼很重要的一环,可以把许多鱼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石灰全塘泼洒后,塘里到处都是一片乳白色!看见李广泽这奇怪地举动,村里人自然又是议论纷纷。他们活了一把年纪,只见过大户人家拿石灰刷墙。还没见过拿石灰往水里扔的!不过既然是李广泽做的,他们也见怪不怪了。

毕竟,发生在李家的奇事还少么。现在大伙大都是抱着同一个心思——论一千、道一万、能赚到钱那才是真好汉!所以他们都是睁大了眼睛等着看了……李广泽可没空琢磨别人地心思。按计划完成了之后,又开始寻找满江红。(一种水生浮萍,能净化水质。)这也是养鱼环节中重要地一环。满江红既可以改善池塘的水质,稳定水环境。自身还能源源不断的增殖,是鸡鸭很好的饲料。

村里人都是很勤勉的,李广泽找了半天,才在一处河沟里找到了水缸大小的一片。李广泽先把这些满江红放在塘边的空地里。塘边的空地是用来接纳以后养鱼排出的肥水的。现在的空地里,水还很清。李广泽就往水里放了一些粪肥,促使满江红加速生长。李广泽觉得还有些不放心,就做了一块木牌。用石灰刷白后,用炭黑在木牌上画了一幅画。画面上一只手伸向满江红,另一只手按在了上面。村里人看不懂字,有了这样一幅画,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塘上还有一个人正在忙碌,那就是李王氏。原本低洼地是没用的,可现在挖成了鱼塘,那宽宽正正的塘埂自然逃不过她的视线。塘埂全是刚翻起来地生泥堆成的,开始只能种些黄豆。李王氏正左手挖个小坑,右手撒上三五粒黄豆,忙得不亦乐乎呢。见了便不解的道:“娃子,这么点小萍子,都不够一只鸡吃顿饱的。你费这个功夫干嘛?”李广泽微微一笑道:“娘。别看现在少。等过了一个月,每天可以捞出十来斤呢。”李王氏疑惑地道:“能有这么多吗——”

李广泽肯定的点了点头:“娘,你种菜不是要积肥吗。小萍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这鱼塘里的水呢,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源。所以呢,小萍子在清水里不见长,在肥水里可是日长夜大呢。”李王氏惊喜地道:“还有这样地好事啊!那感情好,现在正是抓鸡雏的时候。经常有货郎拿出来叫卖,我看见了可得抓一些……”

中午吃饭地时候,李王氏跟李守成说了买鸡鸭雏的事。李守成自然举双手赞成。嘿嘿。这样以后吃鸡不就更方便了吗。吃了午饭,按照计划好的步骤,李广泽又将十条白条放入鱼塘。这也有个名堂,谓之‘试水鱼’。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石灰固然可以消毒,可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引起鱼的死亡。二天后,看见白条没有异常反应。证明生石灰地药性已经消失,可以放养鱼苗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桂花鱼已经在湖边陆续出现了。不过根据李守成的描述,这些鱼苗才刚刚孵化,还不能分清是哪种鳜鱼。要再等半个月才能放养。按照预定的计划,这段时间就要往塘子里投放大量的小杂鱼。而且都要活蹦乱跳的。这样等到桂花鱼下塘了,才能有充足的食物。

因为小鳜鱼是很挑食的,专吃活鱼苗。甚至连病弱和活动力差地鱼苗都不吃。如果食物准备不充分,那小桂鱼会大量死亡。因为在捕食地最初二天,小鳜鱼感觉敏锐,两眼能同步转动。在距离十公分处就能发现游动地鱼苗,一旦发现就迅速隐蔽跟踪,突袭捕食。甚至超出小鳜鱼体长地鱼苗也能捕杀。可如果在二天以内,吃不到食物的话,那基本上就宣判了小鳜鱼地死刑。这时即使有小鱼靠近嘴边,它也已经无力张嘴了。只能眼睁睁地饿死。在自然界中,一般超过半数地鳜鱼苗会在这个阶段夭折。李广泽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早早的做好了准备。

下午李守成挨家按户通知了一番后,到了第二天,村里人拿着小杂鱼蜂拥而至。把李广泽忙了个不亦乐乎。而村里人呢,虽然带来的有多有少。经过挑选后,总有二成多半死不活的要带回去。可村里人依旧个个喜笑颜开,甚至临走的时候,都要向李广泽说一声“谢谢”。

这可比拿到集市上强了很多啊。小杂鱼的市价一般在五文一斤。而拿到这里,却可以卖到八文一斤。虽然要拿回去一些,可是卖到的钱,已经比全部卖掉还要多了。接下来的一天,村民们拿来的小杂鱼,都是活蹦乱跳的了。显然都已经在家先挑选过了,李广泽省事了不少。

李广泽还特别欢迎大腹便便的小杂鱼,这样的一条等于几千条。值得一提的是,李广泽还顺便收购了上百个珠蚌,虽然在鉴湖里,这些珠蚌长出珍珠的机率小得可怜。

可到了李广泽的手里,却不可同日而语了。李广泽可以保证,每个珠蚌都能产出珍珠,唯一的区别就是数量的多寡而已。而且李广泽还有独家绝活,例如说现在的珍珠都是淡白色的,李广泽却是能培育出金黄色的珍珠,日后有了心仪的女子,奉上一条这样的珍珠项链,不是很有意义么。而且这样品质的珍珠项链,还是举世无双的。忙碌了半个月之后,塘里的小杂鱼数量已有一千多斤。足够桂花鱼苗下塘时大开杀戒了。康隆二年阳历五月一日,小桂花鱼开始下塘了。

第一天的形势就很喜人,每家每户都能拿来几十条。虽然是几种桂花鱼混杂在一起。可去劣选优之后,最后放进鱼塘的数量,还有八百条之多。第二天赵水生哥俩也来了,这回带来的是桂花鱼。赵满仓正是好动的时候,放下鱼后就开始在塘上乱逛。

赵水生见李广泽正在分选桂花鱼,想打个下手。李广泽冲他微微一笑道:“水生啊,你还是一旁看着吧,不然只会越帮越忙。”赵水生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这阿泽也太小看我了吧。你说造水车我不如你,我服气。可这选桂花鱼,我还不会吗。赵水生嘴一撇道:“阿泽,你可别看不起人啊。要说别的我不懂,这选桂花鱼我还不懂么。”见赵水生嘴撇得都能挂上瓢了。李广泽微微一笑道:“水生啊,不是我小看你,这可不是像你想象地那么简单的。”赵水生被弄的有些糊涂了。桂花鱼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些天哪天不得打到个几十条的。可看看李广泽选出来的鱼,赵水生更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