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19803400000024

第24章 望穿秋水(3)

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曾经的相遇相知相亲相爱,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的美好和快乐,都已经成了过往,一旦远去,就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文君始觉相如“无情薄义”,想图新欢了。想到自己如此深爱对方,这些年来苦苦等待,而他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挑的美丽往事,心中既悲痛又愤恨,依照诗中的数字,提笔也回了一封《怨郎诗》。首诗也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 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 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写到这,文君的身子已经在微微发抖了。为了挽回丈夫的心,避免司马相如在锦衣玉食之时弃糟糠而慕少艾,卓文君忍无可忍,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白头吟》,又提笔写道: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因为诗中有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所以便以《白头吟》为题。文君的《白头吟》像一把匕首爽利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她指责他的负心移情,戳破他虚伪尴尬的面具。此时此刻,卓文君不悲啼,不自哀,但她又明白自己仍爱他,不想失去他,所以不忘表白自己的深情。这是聪明女子的聪明做法。

据后人猜疑,这首《白头吟》并非文君所作。据《送书·乐志》看来,它与《江南可采莲》一类乐府古辞同属汉代的“街陌谣讴”,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乐府诗集》和《太平御览》也都把它作为“古辞”。《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天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只有《西京杂记》有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之说。

因而这或许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或者是文君的其他作品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说,它都是一首价值极高的作品。

文君写完,已经伏在案边泣不成声,她把对相如的感情都写进了她的诗行,在最深的红尘中苦苦守望。本就身体虚弱的她在此刻更显单薄。文字诉说着心情,文字又岂能完全诉尽心情,爱恨悲欢已经跃然于纸上,却又发现再伤感的文字,也不过是能表达心中愁苦之一二,即便这样,所读者仍无不为之动容。

文君在回信中说得很明白,只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你若要分手,我绝不纠缠。斩断情丝的坚决不是没有,甚至可以男婚女嫁两不相干。但她并不是一味隐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想和一个人白头到老的愿望简单质朴,然而现实残酷难遂人愿,只得忍痛放手,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毫无顾忌地从卓文君的身体内迸发出来。

文君难以置信,向来自傲的自己,竟然成了这般模样,变得多喜多愁,输的一败涂地,在醒来的一瞬间,魂牵梦绕的依然他。思君令人老。寸寸相思寸寸灰。这一年仿佛苍老了十年。如此也好,早日结束这痛苦的人生旅程。文君早已如行尸走肉那般,挨着日子罢了。

相如接过信,顿时冷汗淋漓,相如不是无情,只是多情。看完妻子的信,不免为之动容,过去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她的美貌,她的智慧,她的才学,她的一颦一笑,都是他不能抗拒的,也都是他逃避不了的。相如越琢磨越觉羞愧,当年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感到自己真的对不起这位才华横溢、多情多义的妻子。

相如终于认识到自己错了,羞愧难当。检讨起自己,回忆起来,“离家也有一年多了,离开的这段日子也的确是太冷漠了,倒是文君时常派人送些衣物补品过来,书信更是不断,是我冷落她了,更不该有着移情别恋的想法。”

其实,相如早知道文君不会同意纳妾之事,只是没有想到文君远远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几倍。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所以立心悔改,打消了休妻纳妾的念头。

相如赶回家中想求得文君的原谅,赶到成都的时候,已经是夜晚,相如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回到了家中。出来迎接的却是这个曾经把他拒之门外的岳父大人卓王孙。卓王孙见这个女婿越来越有出息,连临邛县令王吉都给他亲自牵马,那个成都太守上个月还和贤婿平起平坐,如今却是卑躬屈膝地立在一旁。卓王孙知道相如今天可能回来,也做了些许准备,只是没料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贤婿的官位竟然升迁的这样快。登时心中大乱,赶紧携一班小厮丫鬟跪在庭中。

相如此次回来只怕明天就要启程,只是为了看文君一眼的。可是这浩浩荡荡的人群中,并无文君的身影,心下纳闷,也没有多问。走上去一把扶住了卓王孙,寒暄了几句。卓王孙见这个贤婿对他如此有礼貌,一时间不知所措,想拿出那些事先准备的礼物,又觉得在此刻略显寒酸了,急忙殷勤地表示改日专门请小女和贤婿入府一聚,说完唯唯诺诺地退到了一旁。

相如直奔文君的房间。他要好好看看这个对他朝思暮念的妻子,他要好好看看这个才华盖世,美艳绝伦的蜀中第一美女,他要弥补这一年多的损失。明天这一去,又不知多久能回来,真是苦了她了。

一进门,相如却找不到文君的身影,四处打听才得知文君搬到了一个曾是她婢女的女人家中。相如片刻不待,闻讯赶来,恳请文君一道回家,可是表面上文君“心意已决”,不肯与相如回家。相如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

第二天,相如在门外再次弹起了《凤求凰》。当年相如因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才女文君的心,后来“文君夜奔相如”演出了一幕传唱千古的私奔佳话。如今,相如借用此曲打动文君。

后人则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云:“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灌羽弱水鸣高翔。” 《西厢记》中张生也曾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影响之深远。

文君在屋内细细地听,想当初海誓山盟,看如今劳燕分飞。痴情女子负心汉,曲未终,弦已断,绿绮琴在魂魄散。相如终于打动文君,求得了她的原谅。

文君推开门,只见相如满眼泪痕干,“长卿,是你吗?”文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长卿,你终于回来了,终于没有令我再次的失望,你真的迷途知返了,你的心里还是有我的,对吗?我这么多的等待和期盼都是值得的。”文君明亮的眼眸中,忽然涌出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源源不断。

相如急忙走过去给她一个深深地拥抱,心中又是怜惜,又是惆怅。一年未见,她依然眉目如画,秀逸绝伦,风采不减当年。只是这身子骨怎竟如此消瘦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他知道,这是她爱他的证明。

文君自从上次闻得相如有他心了之后,生了一场大病,到现在也没有大好,经常在床上休养,见相如回来才起来站了一会。本就虚弱,加上见到相如心绪荡漾,此刻已经撑不住了,缓缓地靠近了相如的怀里。

“长卿,当你还记得我的时候,我一直都怀疑自己是否是做梦,有时候夜半梦醒,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还站在那个温暖的地方,感怀那一刻时光。仿佛你不曾离去,仿佛还在身边。”

“文君,我不会在让你忧伤,那个让我们怀念的柳岸旁,写满了我们的过往,没有消失的苦涩,没有痴痴地凝望,你看那里剩下了一季的风景,肆无忌惮地诉说着坚强。文君,你知道吗?我从来就没有嫌弃过你,我们每一次的分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如果你愿意,你就一直在我心里,我会把我的整颗心都给了你。”

他们双手紧握,他们只想,用彼此的手感受昔日的余温,还有,下一个冬日的寒色。只是这一个季节里,少了一些润色,那些干冷,那些根结,任心事悄悄来过,季节改变的太多,让回首忘记了偶然的干涩。即使,他们不再这样的永远执著,也能继续走过。那些尘封的冷漠会随着夕阳的消匿而变得淡色,无需再描摹。

这一天,他们都双手合十,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祈愿。从此,两人恩爱如初,举案齐眉,相如再无二心,两人日子过得虽然平淡却很充实,文君心愿足矣。

文君是个会爱的女子,是一个爱情的高手,更是一个懂得为自己负责的人,无论是在爱情的高峰或者低谷,在得到或者失去爱情的时刻,她都很清醒,并且坚持到底;她拥有高度化解生命困境的智慧,遇到困难,她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而能够沉得住气,并且很有策略能力。她不哭不闹,以其才智诗赋劝感丈夫,保护了自己的爱情。这一点,不仅在古时候非常不易,就是在现代,也是令人钦佩的,她为“相信自己”做了最好的诠释。

从此以后,文君的每一封书信他都认真回复。相如心中惊叹文君的才思敏捷,同时又深感愧对娇妻寄予自己的一往情深。想当年,文君不嫌贫爱富下嫁于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而今自己富贵了就想抛弃糟糠之妻,实在不是大丈夫所为。他的心弦受到很大的震撼,惭愧不已,文君知道夫妻间风波已去,以后便也不再提这件事情了,夫妻间更加和睦了。就在这鱼来雁往间,岁月悄然流去。

风卷花残诗酒瘦,雨催柳败画弦浓。经年不哽咽,心情种与菩提,梦境更与佳人说。如果回眸,能不能不再那样假装坚强,请看着那个熟悉的轮廓,还有承诺下的引指。如果选择,能不能收回吝啬,这里有些永远都想着一个人的微笑,对梦常悦。

如果说相如是一个知错改错的人,这样的人实在难能可贵。事实上,他们的爱情到这时候已经完结了,司马相如并不是当年的司马相如了,他没有一意孤行,只是碍于当年的恩情罢了。卓文君也不是当年的卓文君了,人老珠黄,半老徐娘。才子佳人,自古是绝配,但才子的才不会因岁月湮没,江淹方仲永只是极个别特例,但美人总有青春不再的时候,就像花儿总会凋谢。

知己本来贵在知心,与性别无关,但一到了红颜知己,情形就变了,知己前的红颜二字,不是可有可无的,容颜不再,会有多少人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呢。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茵冉冉春无涯,一朵花谢了,不是还有更多的花刚刚开放吗?知音本来就难,知他一时一事容易,知他一生一世难,俞伯牙摔琴,实在不值得可惜,他们成就了一个千古佳话。

相如起身把文君抱到了床上,喂着她喝下了汤药,一夜守候在她的床边。第二日,清晨的阳光射进了窗子,相如望着睡得甜甜的文君,没忍心叫醒,蹑手蹑脚地离开了。第八章 凤去凰随

1.妻兄广武诉衷肠

相如这趟差实际上是个美差,就是去给西南夷送些礼物,彰显大汉天威,代天子履行职责,大封西夷官吏,开拓边关,增强疆域的功劳。相如虽说功利心不强,但一旦进入了名利场,便身不由己了,再加上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一想到此次是代天子职责,各个小国对他十分的敬重,也自觉得意了起来。

晚上,相如算了算,如今已经汉朝78年了,在此期间,大汉正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这是何等的喜事!自己又被天子指派去开拓疆域,这是何等的重用,不知不觉高兴了起来。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相如终于抚平了一个个西南小国,不仅除去了武帝的一块心病,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使得武帝在未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 就把汉朝的疆域扩展了纵横千里之遥。使大汉朝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同是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又用了半年的时间,相如才将西夷一路大小各族都收为大汗的臣属。心中十分欣慰。

相如越是显赫,心里的落差就越大。尤其是一看到司马家如今这大富大贵之景象,总是忍不住又悲哀起来,司马家几代单传,这么大的家业,以后可叫谁来继承呢!他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后人都没有,哎,这是多么凄凉的事啊!

年轻的时候或许不在乎有没有后代,一旦到了中年年,便觉得没有孩子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相如想要下一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一阵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看到谁家的孩子在玩耍嬉戏,都会转过身去掉几滴眼泪。古来不孝有三,不后为大,这是多么凄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