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19800600000108

第108章 赵嘏

【作者简介】

赵嘏(约806—约852)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会昌四年(844)进士及第,官渭南尉。有诗二百余首传世,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有《渭南集》。

·长安秋望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赏析】

《长安秋望》又名《长安晚秋》。诗人淹留长安,深秋某日拂晓之时,突然被眼前的长安景色触动了愁肠,牵扯出浓浓的羁旅思乡之情,而作此诗。这一主题也是以“长安秋望”为题的诗作常见的表现内容。

首联的气势十分宏大,总览长安秋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凄清高远的秋空中,云朵在远方缓缓飘动,拂晓的阳光被遮蔽在云彩后面模模糊糊地透出一点光亮,而汉家原本恢弘壮阔的宫阙此刻则在脚下浮动。“凄清”二字,既形容晚秋景色之肃杀,也表现诗人旅居心境之凄凉,虚实兼备。景物本不含情,却被诗人的心境给渲染上了几分凄清的色彩,诗人移情入景,赋予了客观风景以人的感情色彩。也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颔联中诗人的视点发生变化,由俯视中转移到为仰视。此时正是拂晓,天色将明未明,空中还残留着几颗没有落下的星星,一行由塞外飞往南方避寒的大雁正途经此处。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借着模糊地星光,诗人看到高楼上正有人倚着栏杆横吹玉笛。“归雁、”“笛声”是唐诗中用来描绘乡愁的典型意象。诗人设想,那远处独倚高楼的吹笛人,大概和自己一样是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于是那悲切的笛音只能使得本就愁肠百结的诗人更加黯然神伤。

颈联所写,是诗人俯视所得的景象。深秋时节,万物肃杀,水塘里原本十分鲜艳的莲花,此时早已经褪去了红晕,只有满面愁容的枯叶还立在那里,丛丛菊花静穆优雅。赵蝦在表现这一景色时别出心裁,以“静”赋菊,彰显其“花中四君子”的千千之风;以“愁”状荷,使人难免生出流光易逝、红颜易老的凄凉之情。

尾联切入正题,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可抑制的思乡之情。此时正是家乡的鲈鱼味道最为鲜美的时刻,我不能归乡,却像囚徒一样淹留在繁华多事的长安。“鲈鱼”处是虚写,借用了西晋张翰“莼鲈之思”典故。《晋书·张翰传》有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诗人引用此典,表明其有隐退之意;“南冠”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以“南冠”代“囚徒”。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身不由己;“空”字,更是辛酸的说明了自己徒留长安之无谓。

《长安秋望》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写景。一是景色不断随视角转换,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远景、有近景,全面包罗了长安的秋景;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由暗变明,诗人描写景物的方法随之改变,由注重联想转为实写为主;第三,诗人注重典型意象的提取,归雁、秋菊、残星,即丰富了诗的景象层次与色彩,也赋予了全诗更大的感情容量。

总之,全诗的意境深远含蓄,于不着痕迹的景物描写之中表达了深切的故园之情与归隐之意。其中,颔联因为选景典型、意蕴清新尤为出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赵嘏也因此被称为“赵倚楼”。

【大师导读】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当时人诵咏之,以为佳作,遂有“赵倚楼”之目。

——葛立方《韵阳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