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19800400000011

第11章 暖风薰春草,却是近黄昏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寒食节是个充满矛盾的节日,本为格调清冷的祭日,偏偏被拘缚在一个薰草暖风、正宜游玩的时节;又是春季时间轴上的一个折点,明媚的春意到此就攀上了这一季的梢头,正所谓“春到寒食一半休”,此后夏天轻拽春之衣袂,只消几天工夫,蝉鸣蛙噪就开始肆意热闹,阳光空气也随着浓烈暴躁起来。

寒食节别称“冷节”,据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文人介子推。

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处境十分凄惨,除了要躲避父亲、兄弟的追杀,忍饥受冻也是常事,曾有忠仆介子推自割股肉以供其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功臣时却忘了这位忠心的臣子。介子推没去邀功,而是悄悄隐居绵山。后晋文公想起这事非常内疚,遣人寻访才知他已归隐。为表诚意,文公亲入绵山,但是山林茂密,众人呼喊许久也不见他出林相见。有人献计:放火焚山则介子必出。文公从之。结果却出人意料,介子推“忠而立枯兮”,抱木而被焚。为表哀思,晋文公下令此后每年这天,全国上下禁起烟火,只吃冷食。

唐朝诗人卢象有诗《寒食》曰:“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寒食之说源自于此。故而它本为祭日,后人每逢这天要缅怀凭吊。冷食、祭扫、怀思,从名字到风俗都透着些许凉意。

这个节日又被称为“百五节”,因为它在夏历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便是四月伊始,春之末梢。最美不过人间四月,春的清新与妩媚悉数盛开,借古人的墨香,要赞其 “蜂蕊分香,燕泥破润”、“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拾今人的牙慧,该有雪化后的“鹅黄”、“黄昏吹着风的软”。在这被和风煦日哺育出的时节,正好踩着融融的暖意踏青赏红。若置身幽境,恐怕连草木抽枝拔节的脆响都能分辨一二吧。如此一来,寒食节似乎又带着几分洋洋暖意。

一冷一暖尚且纠缠不清,又想到此后便是酷夏驱逐了暖春、骤风吹走了润雨,蝉鸣盖过了莺语,就更让人惆怅了。

千余年来,寒食节祭扫之外还多了踏青郊游、斗草牵钩、蹴鞠秋千的民俗,倘若纵情戏耍倒也能获得一番如春光般烂漫的心情。可是纯粹的明媚向来是孩童的专利,心无挂碍才得天真无邪。但凡长大多少都会添些愁思,更何况触景伤情本是人之常性,文人尤甚。

万人心中万种心情,千双眼中千般春色。舞文弄墨的人心思更细腻些,自然本无悲欢,在他们眼里却有着生动的表情,就连天气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他们内心的晴雨。季节轮替、景物兴发,无不让人胸怀激荡,成了催生华丽词章的温床。于是有人恼那春意好,“可怜春再我老”,也有人怨那春逝早,“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四季之中春秋诗词最多,人说“女子怀春,男子悲秋”,大抵如此。李清照也未脱窠臼,漱玉词中屡见这类感伤情愫。

这一次,她把幽远的春情寄予玉炉沉香,嘱给海燕江梅,拴在黄昏疏雨中的秋千上。

秋千这个意象第二次出现在漱玉词里,已经和词人一样褪去了倚门弄青梅时的青涩,多了些雨季特有的湿嗒嗒的味道。“黄昏疏雨湿秋千”一句常常为人提及,多数人把“湿”字看做动词,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说此字之妙“‘可与细雨湿流光’、‘波底夕阳红湿’‘湿’字争胜”,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通感熨帖人心。

另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把这个湿字理解为形容词,词人用“黄昏、疏雨、湿秋千”构成了“一个隐喻语言结构”,三个并列意象营造出了安静寂寥的氛围。虽是静景,却很容易让人联想:若在晴朗的白天,秋千架旁定有玩闹的少女,或扶着绳索浅笑沉思,或荡起秋千声如银铃,这场景并未写进词里,却已然暗成对比——黄昏疏雨下,湿漉漉的秋千就挂在那儿,无人驻足,无人光顾。或许绳索上还别着昨日摘来的花枝,花瓣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就像渐渐萎去的春光。

大概是这春光难留的无奈让李清照的愁闷达到了极限,她才提笔记下了这一日的惆怅:

上阙的时间显然是寒食节的白天,地点是室内,春光正好,词人不去游玩却懒懒地卧在床上,可能刚刚梦回,惺忪间微微挪动身体,发髻上的花钿在凹枕上轻轻摇晃,装满沉香的玉炉有缭缭的残烟乍隐乍现,室内景致不乏温馨,却也有一种无聊的慵懒。

下阙,词人把视角转向户外,春风早已送暖,燕子却迟迟未归,江梅花期过了,只有纷纷扬扬的柳絮四处飞舞。真是斗草筹花的好时候呢,可惜已是黄昏,丝丝春雨带来缕缕轻愁,一颗心就像雨中那湿漉漉的秋千,空空荡荡无所依托。

易安看到了美的存在:斗草之乐,柳枝生绵;也看到了美的流逝:江梅已过,春已黄昏。这是词人的即兴之作,却直直戳到了时光的残酷所在——这便是认真而执拗的造物,从不虚与敷衍也不懂曲意逢迎,千万年来始终如一,在蓬勃的旺季捧出嫣红姹紫、满目盎然,该休憩了就丢来一树银霜、满地枯藤。

这时的李清照年纪尚小,诸般情绪半为喜春半为怜春,遗憾多停留在闺中闲愁的层面,她看到的日暮诚然便是春天的黄昏。还有词人,一眼看尽了自己生命的落日。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春至春归,昔日走马醉花的少年已成华发老翁,想前事悠悠,纵然再多惆怅、恁多遗憾,也只能道上一声“休恨”。

匆匆春来春又去,真真让人无可奈何。

参考:

李清照词新释辑评 21

宋词鉴赏辞典 888

尘烟如梦花事了 12

怡情书吧-李清照 9

李清照集笺注 116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16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1653e0100oj08.html

http://hi.baidu.com/sandwichfish/blog/item/00b9b324515ef16634a80fdb.html

http://www.ywcbs.com/gx/more.asp?title=9&press=12&i=1306

http://shuborendan.blog.163.com/blog/static/17341504420080910303333/

http://book.qq.com/s/book/0/21/21404/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