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19799700000002

第2章 只为成功找方法

依赖借口,是因为找不到方法

一个人,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这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

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方法和希望,这些借口也形成一个个台阶,让他们顺着台阶自然而然地走进无法翻身的无底深渊。

当曹康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家中的花瓶,大人袒护他说:“孩子,这没什么关系,你的年龄还小。”

上学的时候,曹康没有按时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对自己说:“不要紧,偶尔一次。”

参加工作后,他在车间里给工友们发工资,把工资给计算错了,他又对自己说:“我还年轻,犯一点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中年的时候,和曹康同时进入公司的明杰,很上进,节节升迁。曹康却不以为然地说:“明杰并不比我聪明多少,他只是不怕吃苦,经得起磨炼,能完全投入工作,而我没有做到这一点。”在他退休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曹康这时才蓦然发现,往事不堪回首啊!“其实公司内外有很多机会,我抓住了都可能获得晋升。比如有一次,公司想派我到西部去掌管分公司,但是我自己因为感到有困难而拒绝了。每当这种绝好的机会到来时,我总是能找到一些借口来推脱掉。”

后来曹康进入了养老院,一不小心又打破了放在桌子上的一个花瓶,护理人员也很袒护他:“算了,这个老人有精神病。”

自曹康父母第一次用借口替他开脱责任后,在他的一生中,他便总是找借口来搪塞学习和工作,惧怕真正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害怕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结果到了工作生涯结束时也毫无成就。

无数人像曹康一样,把自己困入“心理牢笼”之中,成为一种“另类奴隶”。这种“奴隶”,在办公室中、在商店里、在工厂以及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发现他们的存在。因为爱借口,从而陷入一种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这个名词,是由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诺思提出的,它的特定含义是:在生活工作中也有一种惯性,类似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找借口也容易变成一种惯性思维。当我们不想做某事的时候,会说“这段时间我很忙”或者“我不知道怎么做”;当我们逃避责任的时候,会说“这和我无关”……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些借口恰好迎合了人的这种本能,而且像罂粟果一样让人成瘾,成为难以驱除的顽疾。

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办事方式;

这个任务太难办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我们从没想过要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人家超出我们一大截;

他们做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借口。这些借口萦回在我们的耳畔,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

找借口的根源是缺乏做事的方法。如果你总是在事后为自己找借口推脱责任,而不去深刻反思,认真总结,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你仍然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只知道一味推卸责任的人是永远也无法取得较大成就的。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名军官下部队去看望士兵。在军营里,军官看见一名士兵戴的帽子很大,大得快把眼睛遮住了,他走过去问这个士兵:

“你的帽子怎么会这么大?”

“报告长官,不是我的帽子太大,而是我的头太小了。”士兵立正说道。

军官听了哈哈大笑:“头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吗?”

士兵说:“一个军人,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的方面找原因。”

军官点点头,似有所悟。

十年后,这名士兵成了一位伟大的少将。

不找借口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职场品质,而且也是一种良好人格的体现,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首先要从找问题。

找借口对于执行和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益处。习惯了寻找借口来为你掩饰之后,每当遇到困难,遇到不想去做的事时找借口就像约好的客人如约而至。你的问题也是愈积愈多,你的激情也是愈磨愈淡,最终沦落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老板的心目中你也成了退缩、畏惧、缺乏责任感的典型。

也许第一次我们为工作的失职找借口后能够得到原谅,但可怕的是责任心不强的一些人就会迟到这种甜头,慢慢养成找借口的习惯。毫无疑问,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

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则离你越来越近。

锁定问题,企业呼唤找方法的人才

人人找方法,企业就会成为市场上执行力最强的企业,就会成为赢利最好的企业。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已经认识到员工要学会找方法,从而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性。

1981年4月,杰克·韦尔奇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这家公司规模庞大、产品分散,当时的情况并不景气。

韦尔奇刚一上任,他就想:怎样才能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公司呢?如何做才能使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有所增长呢?经过调查,他发现公司管理得太死板,职工没有足够的自主权,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定只有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才能使公司迅速发展起来。于是根据公司的这—情况他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并重新设定了公司发展目标。

首先对公司的改革,就是实行“全员决策”制度。他让那些平时绝少有机会互相交流、按钟点上班的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会领袖等都能被邀请出席决策讨论会,与会者彼此平等,各抒己见。

“全员决策”的施行,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支持,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意识,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无限创意被充分发掘出来,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其中有90%以上的合理化建议都被威尔奇采纳。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没用多久,原本不太景气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美名声显赫的优秀企业。

不仅老牌公司通用公司呼唤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员工,新型企业惠普、IBM、苹果等高科技公司也是如此。

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成功,靠的是‘重视人’的宗旨,就是相信惠普员工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该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知名的百家大公司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与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

在IBM公司的理念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无论这个人是管理者、普通员工、顾客,还是竞争对手。IBM要求自己所有的员工对他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IBM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在IBM都能得到重视。IBM的强大与它重视员工的建议是分不开的。

在苹果电脑公司,是一群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完成了麦金塔操作系统的开发。3M公司鼓励所有的员工提出新点子,可粘贴的小记事本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发明,现在它已经是办公室文员案头必备的办公用品。

不要忽视自己的力量,不找借口找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变化。

1993年郭士纳入主IBM的时候,公司已是四面楚歌,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1994年底,郭士纳任CEO满一年时,公司累计亏损额达150亿美元,超过前三年亏损总和,IBM市值也从1050亿美元暴跌至320亿美元。

那么,郭士纳后来是如何力挽狂澜,使IBM东山再起的呢?

1993年到任之初,他就向公司阐明了自己的管理哲学:按原则而不是按程序实施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迅速行动;注重解决问题;清除政客式人物;坚信质量、竞争战略、团队合作、绩效工资和商业道德的价值。他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都要具备三个特征:明确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和优秀的领导艺术。

具体来讲,他做了四件事情:一是重组公司结构;二是重塑品牌形象;三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四是向服务转型。

在他的带领下,IBM东山再起,成为成功实现战略转型的全球知名大公司,到 1998年底,IBM已经完成了18000项电子商务业务,从中获得了820亿美元的收入。

用方法锁定问题,自然就靠近了执行结果。在工作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用大脑工作的员工肯定比仅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绩效。

喜欢动脑,努力找方法来解决职场中难题的人是最优秀的人,也是公司需要的人。公司领导一定会发现这种优点,予以重用。假如你通过找方法、动脑筋做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让领导赏识的事,你就很快脱颖而出并获取更多青睐。

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改变,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个人密切相关。虽然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概念,但是却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找方法、提建议而不是找借口,每个人都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每个人都能找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就会成为执行力最强的企业。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开启头脑

在日本松下公司,有一段著名的标语: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

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

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

不难看出,能开启智慧头脑找方法的员工,才是松下公司最受欢迎的员工。财富源于智慧,如果员工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其“点石成金”的效果可为企业带来无穷的商业机会和财富。

稻井隆义是松下电器系统松下寿电子工业公司的社长。

稻井说:“新开发的产品要以最低价出售”。这与常理不符,一般人认为,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创业者,在还没有出现竞争者之前,常常想大大地捞上一笔,所以价格可以订得高一些。稻井却不这样想,他采取新产品低价出售的政策。

这种先发制人的方法促成了稻井事业的成功,当年的红外线电暖炉,就是如此操作的。

稻井说:“不合常识的部分,正可以成为特征所在。红外线电暖炉的中间部分是亮的,是红色的,这种设计在当时颇受一些女性用户的指责。但是,稻井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设计,而是勇敢地把产品推向了市场,第一年销了7万台,第二年30万台,第三年40万台,在市场总需求量的100万台中占有了相当高的比率。现在,那个红色设计已经成

为红外线炉的特征,如果没有这种特征顾客们反倒有些奇怪了。

稻井不愧是松下麾下的能言能行、文武双全的战将。善于寻找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人决胜的根本,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永远呼唤主动寻找方法挑战困难的员工,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福音,而最高的奖赏也必定属于他们。

智慧有无穷的力量,能改变很多事情。也许你开始颓败不已,但只要运用好智慧,成功的路途并不遥远。

用智慧去工作,你可以将问题变成创新的机会、突然的机会、创造奇迹的机会。

不论是松下公司,还是跟松下做生意的其他公司,都需要员工贡献智慧。

稻盛和夫被日本经济界誉为“经营之圣”。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刚创办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电子的显像管零件U形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京都陶瓷公司的意义非同一般。

但是,与松下做生意绝非易事,商界对松下电子公司的评价是:“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对新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松下电子虽然看中其产品质量好,给了他们供货的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价。

对此,京都陶瓷有一些人很灰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无利可图,不如干脆放弃算了。但是,稻盛和夫认为:松下出的难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屈服于困难,也许是给自己未足够的挖潜找借口,只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才能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于是,经过再三摸索,公司创立了一种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员工,也要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明白浪费一根绳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是在满足松下电子苛刻的条件下,利润也甚为可观。

一个做事高效的人,往往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总会有更好的方法。

每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和最大潜能的人,总会时时开启智慧的大脑,用自己的智慧引领自己走向成功。

职场如战场。善于运用智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秀”出自己、发挥自身的能力,更多地获得晋升加薪的良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优秀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思考致富》一书,书中有“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这样一句话。

放眼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成功者无不是善于思考、寻找方法的人,而世间万物无不出自人的头脑。

菲律宾有一种小对虾有些怪。这种小对虾,自幼成双成对钻进海边的礁石缝,在里面长大后无法出来,默默地在狭小的天地里终老一生。

菲律宾渔民对这种小对虾不感兴趣,因为它不好吃,更不好卖。然而,这种小对虾却让一个叫吉田正夫的日本小商人赚得眉开眼笑。

有一次,吉田正夫到菲律宾旅游,在海边看到这种小对虾,顿觉十分新奇。导游告诉他小对虾的习性后,吉田正夫马上想到:这是多么感人的爱情啊——从一而终,至死不离。他认定,如果把这种小对虾做成礼品,肯定会受情侣欢迎。

吉田正夫回到东京后,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开办了一家结婚礼品公司,专营菲律宾海边礁石缝里的“爱情对虾”。他请人制作了精美的假山,并在上面构筑了玲珑的虾巢。整个礼品装饰得雅致美观,小对虾在巢里欢快地跳跃。在底座上,吉田正夫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了“对虾情侣”的爱情故事。

礼品一上市,许多新婚夫妇对“偕老同穴”的深刻寓意推崇至极,纷纷掏钱购买。一时间,菲律宾小对虾成了东京市场上最为畅销的结婚礼品。吉田正夫也从一个小商人,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营销商。

所以,胸怀豪情的职场人士,如果善于启用“头脑”,挖掘出最大的潜能,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一流的员工面对困难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末流员工遇到困难只会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人面对困难时所做出来的态度是他走向卓越或平庸的分水岭,同样,也是企业区分一流员工和末流员工的重要标准。

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博克说:“有了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斑斓多姿的贝壳。否则,就会像盲人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后仍然空手而回。”

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一次偶然听一位同事的演讲,知道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找来了所有关于孤子的资料,仔细分析了一个星期,专门挑别人有哪些弱点。结果他发现,所有的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的。而在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于是,他便围绕这点进行攻关,仅仅几个月,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获得了许多成果。

事后,他高兴地说:"在这个领域里,我从一无所知,一下子赶到别人前面去了。"并由此得出结论:"你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赶上、超过别人吗?你一定要摸清楚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是他们不懂的。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定会有突破,并能超过人家。"

外界的困难,不如意的条件,一个接一个的压力与挑战,怎么也无法吓倒一个优秀人士的雄心和创意。

生活中许多时候,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一个工作难题时,我们不仅需要良好的态度和精神,需要刻苦和勤奋,而且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有待开采的金矿,其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怀着崇高的信念,寻找各种方法热忱地追求自己的事业。不找借口找方法,那么有一天,我们的生命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