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1979900000017

第17章 沧海变桑田——中区填海计划

关键时间1889年。

关键人物保罗·遮打。

关键事件中区填海。

香港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海港”的地理优势。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香港这颗镶嵌在南海上的明珠,真是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常生活来源于海,工业生产需要海,外贸发展更靠海,甚至开拓用地还是靠海。尤其是那工程浩大的开山填海工程,成了香港开埠以来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事业。它的成就连同香港的经济奇迹,令世人所瞩目。

香港地区的最大特点是多山多岛屿,平地只占总面积的16%,近八成土地都是呈三四十度倾斜的山坡,因此给城市用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香港的人口及经济活动又主要集中于维多利亚港两岸的九龙、新九龙和港岛北部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整个香港地区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就更加剧了这些地区本来已经很紧张的土地供应,扩大用地面积已迫在眉睫。

因此,开山填海就成了解决中心地区地皮不足的重要手段。

由犹太富商保罗?遮打发起的香港中区填海计划,东自海军船坞,西到屈地街,将港岛中、西区一带长达两英里的海岸填为平地。1890年开工时,正逢英国王子干诺公爵夫妇路过香港,就请干诺公爵行奠基礼。工程完成后得新填地59英亩,新海边的大道便命名为干诺道。干诺道后面的一条电车路以当时的港督府命名,另一段马路就以遮打命名。香港之所以能取得今日如此成功的开山填海业绩,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可供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

首先,香港海岸线曲折而又多浅湾,方便充填成陆地;

其次,维多利亚港的潮差不大,海港两旁近岸地区水深大多维持在10米之内;

再次,由于海港为鲤鱼门、汲水门及群山所阻,水流缓慢,非常利于填海;

最后,由于香港地质以火山岩及花岗岩为主,易于风化,方便开采。正是由于香港的开山填海所具有的这种可能性与必然性,因此英国占领香港后不久,便逐步开始实施了庞大的开山填海工程。

从1851年起,港英政府就开始了早期的开山填海计划,接着又在1857年开始部分实施湾仔的填海工程。这都是香港最初的填海工程。当时的港督宝灵为了要在立法局会议上通过他所拟订的填海建筑码头预算案(因为这项工程损害了当时海旁产业所有人的权益),一再与当时的大商人集团发生争辩。争辩一直持续了许多年,先后经过了好几任总督,直到1889年港英政府通过《填海建筑码头法例》,规定工程费用应由海旁地段的产业所有者分担后,这才告一个段落。

虽然香港从1851年就开始了填海计划,但由于反对之声众多,挫折重重,直到1890年遮打爵士建议填海计划,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填海工作。这次规模最大的填海计划,目的完全是为了解决当时逐渐严重起来的屋荒现象。

因此此项计划除了填海筑路外,并建议将海军船坞、陆军军营以及若干政府建筑物从市中心迁移,以便空出地方作商业民居之用。在遮打爵士藏有的关于早年香港的图片中,有1幅是根据3幅先后时间不同的地图所构成的香港海旁地图,揭示了从1845年至1923年海旁地形经历了历次填海工程所起的变化。

这3幅地图,最早的是科宁逊在1841年所测绘的香港地图。图中显示,当时的维多利亚城一带都保持着最初的原始状态,海岸线弯曲,沿岸都是沙滩。当时皇后大道就在海旁,那儿大商行的建筑物都面临海滨,各家商行都筑有自己的私家码头,这些码头正是后来屡次在填海计划中发生争执的源头之所在。

第二幅图是阿尔费斯在1862年测绘的,彼时今日德辅道一带的地面已有了雏形,但仍是荒芜的海滨不毛之地。第三幅图就是遮打所提倡的中区大规模填海蓝图,这幅图反映了1923年的情形,在这幅图上不仅出现了德辅道,而且还出现了干诺道。填海计划推行后,保罗?遮打与洋行大班们集资成立置地公司,在新填的海上陆地大兴土木,依山傍海创造出了一个缤纷的海港城市。一栋栋维多利亚式的商业大厦,如太子大厦、公主大厦、亚历山大厦等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这些濒岸林立如石笋般的大楼群,已成为近代香港繁荣兴盛的标志,从远处望去,如同一个搭建在海上的贸易舞台,演绎着香港的繁荣与富庶。此外,港英政府在1941年以前,即在北角一带开始了填海工作,战后又继续进行,因为那里海滨荒地居多,所以工程状况不大受人注意。另外,远在香港岛背面香港仔方面的田湾村同时进行填海工作,据说5年的时间已经填得新地达7万方尺,计划要填海至20万方尺,以便供应当地渔民扩充渔业生产之用。港英政府还曾在1948年邀请市政专家来香港调查,提供香港城市设计规划。计划报告曾极力主张迁移海军船坞等军政建筑物,将海岸线自东区至上环拉直,实行大规模的填海计划。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中环和铜锣湾填海工程,可说是自192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在中环方面,这项工程计划包括填筑海面,东起海军船坞,即美梨道域多利体育会,向西直至皇后码头与天星码头之间,所填海面宽935尺、长415尺,将来填成后共有新土地约38.8万千方尺。将来拟在这新填地的海滨修建两座码头,一大一小,小的做公众码头,大的则替代今日的尖沙咀轮渡码头。这一填海计划第一步工程的掘泥铺沙工作,现在已经完成。

另一个填海计划,即填塞东区铜锣湾避风塘另建新塘的工程,也已开工。将来工程完成后,旧塘地面预定开辟为运动场和建筑部分房屋,新的避风塘则在原来旧避风塘之外,面积约为200万方尺,有1000尺长的防波堤与今日海中的加列岛相接。

据悉,新避风塘的东堤工程已完成了总工程的40%。根据整个计划的安排,目前皇后码头一带的填海工程完工以后,天星码头将迁往新地段所指定的地点,衔接之后再逐段向西依次填过去,填至三角码头为止。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全部实现的话,今日的干诺道之外又将增添一条新的沿海公路,以致整个中环海旁的风景将大为改观。

弹丸之地的香港之所以能创造出令世人惊奇的经济奇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优越的海港条件是其取得经济成就的重要条件。然而,光有优越的海港条件是远远不够的,狭小的腹地已经严重制约了香港城市的发展,因此,近代港人为了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创造了沧海变桑田的壮举,大大扩展了城市用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极大地缓解了用地压力,扩大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生存活动的空间,在香港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的香港仍在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积极进行开山填海工程,香港国际机场便是开山填海工程的结晶。

开山填海,开出的是不毛之荒山,填出的是生存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