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19797100000005

第5章 以退为进,低得下头才能抬得起头

敢于在小处妥协,才能在大处取胜

人的一生,会面临种种的机会与选择,也会遇到许多的冲突与挑战,一个人不可能得到自己全部想要的,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得不对自己的某些利益忍痛割爱。有时,适当地妥协,可以省掉不少麻烦。

张之洞深谙妥协之道,他不仅善于委曲求全,还深刻理解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他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逞一时之强,而是委屈自己适应现实的需要,等到为自己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建功立业的目的。

他在与政敌打交道时,尤其如此。尽管他与李鸿章早有嫌隙,在政见上多有不同,也看不惯李鸿章一味地对外求和的为政策略,更看不起李鸿章不顾全大局,始终维护自己淮军的局部利益的做法。但他同时也明白,李鸿章始终不服自己,多次在人前贬抑自己。他认为李鸿章毕竟位高权重,如果自己一味地同他僵持下去,两个人之间就会由嫌隙转化为比较大的矛盾,那样对自己的前程将极为不利。

于是他决定在不牵扯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对李鸿章虚与委蛇,尽量不贸然得罪。所以他在李鸿章母亲八十寿辰时就送去过寿文,李鸿章本人七十寿辰时,他更是三天三夜几乎没有睡觉,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寿文送给李鸿章。在寿文中,张之洞极尽能事地推崇李鸿章,赞扬李鸿章文武兼备,统领千军万马,还赞美李鸿章德高望重、勤于国事,美好的品性深得天下人的敬佩。这篇约5000字的寿文成为李鸿章所收到的寿文中的压卷之作,琉璃厂书商将其以单行本付刻,一时洛阳纸贵。

张之洞正是“敢于在小处妥协,才能在大处取胜”的典型。也正因为他的这种灵活的处世态度,才得以保全自己的实力,走向成功。

晚清名臣胡林翼说:“能忍人所不能忍,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能够忍,就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弹性让自己调整步伐、修正策略。学会有原则地妥协一下,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不妥协。

当然,妥协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代价有时是脸面上的,有时是物质上的,但这种代价不可能是无偿的。如果得不偿失,是没有人会去妥协的。人之所以愿意去妥协,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妥协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我们要知道,人不能只图虚名,只有具备能在小处妥协、包容的心态,才能在大处取胜。

以退为进,在后退中积蓄成功的力量

《老子》在第三十六章写道:“将欲擒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王,必固与之。”老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变通思想,为了捉住敌人,首先要放纵敌人,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世间之事,有些贵在神速,有些则需放慢脚步,有时甚至需要回过头向后退一步。“缓兵之计”中的“缓”就是后退的意思。后退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并不是怯懦,而是调整,是要为下次的进攻赢得缓冲的时间。

汉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去世。陈平升任左丞相,安国侯王陵做了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

王陵、陈平并相的第二年,汉惠帝死,太子刘恭即位。少帝刘恭还是个婴儿,不能处理政事,吕太后名正言顺地替他临朝,主持朝政。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打算封自己娘家的侄儿为诸侯王,首先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性情耿直,直截了当地说:“高帝(刘邦的庙号)在世时,杀白马和大臣们立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立姓吕的人为王,违背高帝的盟约。”

吕后听了很不高兴,转而征询左丞相陈平的看法。陈平说:“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临朝,分封吕姓子弟为王也没什么不可以。”吕后点了点头,十分高兴。

散朝以后,王陵责备陈平为奉承太后愧对高帝。听了王陵的责备,陈平一点儿也没生气,反而真诚地劝了王陵一番。

陈平看得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阻止吕后封诸吕为王,只有保住自己的官职,才能和诸吕进行长期的斗争。因此,眼前不宜触怒吕后,暂且迎合她,以后再伺机而动,方为上策。

事实证明,陈平采取的斗争策略是高明的。吕后恨直言进谏的王陵不顺从她的旨意,假意提拔王陵做少帝的老师,实际上夺去了他的相权。

王陵被罢相之后,吕后提升陈平为右丞相,同时任命自己的亲信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陈平知道,吕后狡诈阴毒,生性多疑,栋梁干臣如果锋芒太露,就会因为震主之威而遭到疑忌,导致不测之祸,必须韬光养晦,使吕后放松对自己的警觉,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吕后的妹妹吕须恨陈平当初替刘邦谋划擒拿她的丈夫樊哙,多次在吕后面前进谗言:“陈平做丞相不理政事,每天老是喝酒,和侍女玩乐。”

吕后听人报告陈平的行为,喜在心头,认为陈平贪图享受,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一次,她竟然当着吕须的面,和陈平套交情说:“俗话说,妇女和小孩子的话,万万不可听信。您和我是什么关系,用不着怕吕须的谗言。”

陈平将计就计,假意顺从吕后。吕后封诸吕为王,陈平无不从命。他费尽心机固守相位,暗中保护刘氏子弟,等待时机恢复刘氏政权。

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陈平就和太尉周勃合谋,诛灭吕氏家族,拥立代王为孝文皇帝,恢复了刘氏天下。

陈平可谓是在“后退中积蓄力量”的典型例子。正因为他不以卵击石,表面服从,暗中积蓄力量,才有了后来灭吕氏家族而恢复刘氏的局面。

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以卵击石”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我们行事万不可冲动,在“大兵压境”时,可先暂时采取某种保守后退的姿态与做法,在保守、后退中创造条件、积蓄力量。即便受点委屈、退回到曾经走过的路上,只要保住了实力,就是好得。待到条件和力量具备,时机成熟时,再“发起进攻”,就好像拳击比赛中运动员先将拳头向后缩回,不是懦弱逃避,而是为了更有力地挥拳出击那样。

邹韬奋说:“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当对于此某事业所需要之能力先加以充分的准备。”生活的智者们不会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去硬拼硬打,他们会先“退一步”,为自己积蓄力量赢得机会,从而可以“前进十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能屈能伸,无往不利

一次,滕文公面临强大的齐国将在邻国薛筑城时,内心非常恐慌,于是请教孟子“如之何则可”,即应该怎么做。孟子回答说:“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业。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举出了周朝先祖太王的例子,即太王为避狄人的侵犯,体恤百姓,到岐山避难。意在劝谏滕文公面临强敌时,不要与人争强斗胜,而是自己勉励为善,巩固内部,然后自立图强。

孟子的话告诉我们,当遇到不测风云时,能站起来就站起来,站不起来就得见机行事,即要能屈能伸,不可撞到头破血流,否则就难有东山再起之日。进退皆宜,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的特点是建院历史悠久,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进过这里的人,当他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细节:孟买佛学院在它正门的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否则就会碰壁。

其实这就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老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却达到了目的。

老师说,大门虽然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着方便的大门,或者,即使有大门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这时,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孟买佛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

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个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因此,在必要时,应该要学会低调,学会忍辱负重。

遥想项羽当年,率兵反秦,称王称霸,真是英雄豪气干云天,这样一位大英雄在败北之际,却选择了自刎,空留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如果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也许江东子弟还会跟随他,揭竿为旗,重谋天下,其结局也就不会如此悲惨。这更告诫我们,在该示弱时就示弱,千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葬送自己的一生。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能屈难,能伸也不容易。勾践灭吴的故事众所周知,当他被吴国打败,困于会稽山上时,可以说是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扇小门,他选择了弯腰和侧身通过这扇小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一举灭吴。这正是勾践能屈亦能伸的结果。

为人处世,参透屈伸之道,自能进退得宜,刚柔并济,无往不利。能屈能伸,屈是能量的积聚,伸是积聚后的释放;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伸是屈的志向和目的;屈是手段,伸是目的;屈是充实自己,伸是展示自己。屈是圆通,是高超的处世技巧。因此,当屈则屈,当伸则伸,是我们应坚持的处世原则。

以忍者自居更能战胜强者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因此身处逆境之时,应通晓时事,沉着待机,这才是智者的做法。“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只有长久潜伏修智,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一鸣惊人。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情感的冲动而鲁莽行事,就可能会进一步陷入苦痛与困难中,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通晓了忍的功效。杜牧之《题乌江为庙诗》对此很有见解,“胜负兵家不所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诗是婉转地批评了项羽,这位大英雄如果当时知忍能忍。只要抱定这种信念,忍而后发,卷土重来未必不成。

《说苑·丛谈篇》写道:“能够忍耻的安全,能够忍辱的可以生存。”其实忍辱不仅能平安,而且能成名。

南北朝时的高洋在尚未称帝时,政权在其兄长高澄的手里。高洋为了不被高澄猜忌,装出一副朴诚木讷的样子,还时常拖着鼻涕傻笑。高澄因此将他视为痴物,从此不再猜忌高洋。

高洋的妻子十分美艳,高澄很嫉妒,而且心里很是不平。高澄时常调戏高洋的妻子,高洋也假装不知。后来高澄被手下刺杀,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朝中大臣素来轻视高洋,而这时高洋大会文武,谈笑风生,与昔日判若两人,顿时令四座皆惊,从此再不敢藐视。高洋篡位后,初政清明,简静宽和,任人以才,驭下以法,内外肃然。

当时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听到高洋篡位,借兴义师的名义,进攻北齐。高洋亲自督兵出战,宇文泰见北齐军容严盛,不禁叹息道:“高欢有这样的儿子,虽死无憾了!”于是引军西还。

高洋就是一个懂得适时忍辱的人,扮木讷麻痹其兄长,甚至当自己的妻子被调戏时,也忍住了。也正是有了这些“忍”,才有了最终的篡位称帝。如果当时他不懂得暂时忍让,恐怕早就性命堪忧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称帝的机会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格里高利针锋相对,在罗马拉特兰诺宫召开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身穿破衣,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忏悔请罪。

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拜见教皇。

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客死他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或许像上述例子那样,不忍让就会丢掉自己性命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但适时忍辱是必需之策。忍辱时更容易看清彼此更多的东西,更有利于个人的成功。

中国有句俗语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说的便是忍辱负重。生气还是忍下这口气对自己更有利?翻脸还是适时忍辱对自己更有利?这是不言自明的。己不如人时,当面翻脸、发泄怒火只会自取灭亡,懂得适时忍辱、暗中发力才是求胜之道。

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实在在的“为”

日本著名科学家系川英夫在他所著的《一位开拓者的思考》一书中,讲了一段极富哲理的话:“人生的重挫酷似游客翻船,为使身体不致被水流动所产生的吸力紧紧地吸附于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在落水后借助坠落的劲儿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然后再顺着水流浮出水面,以求摆脱葬身鱼腹的命运。”

这里的“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卑微、猥琐,一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的样子,其实是最好的求生之道。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落水后拼命地胡乱扑腾,那只能是事与愿违,落得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同样的道理,当人生处于逆境时,如果硬要违背客观规律,非要蛮干硬顶,结果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按照系川英夫的观点,逆境之中最关键的就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并暗中积蓄力量。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去世。消息传出,印度政坛各派便摩拳擦掌,试图在角逐新总理职位中过关斩将,一举成功。

当时,处于争夺总理职位的人是国大党最有资历的德赛和代总理南达。

而英迪拉就其政治实力而言,位居下风。英迪拉向她的幕僚们表示了角逐总理职位的雄心。然而,对手十分强大,怎样才能实现愿望呢?经过冷静的分析后,英迪拉决定不过早地投入角逐,韬光养晦,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时再予以出击。主意已定,她按兵不动,超然自若,好像无意参加角逐,而暗地里她却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到来。

形势的发展果然如英迪拉所料。德赛骄横固执,以唯一候选人的身份自居,不愿与人分享权力。德赛的表现大伤人心,尤其伤害了党内辛迪加派的感情。辛迪加派在党内和政府中有较大的势力,并且擅长幕后操纵。辛迪加派对德赛的表现很不满,决定阻止德赛上台,并开始物色新的候选人。

当时的代总理南达也不甘示弱,四处奔走为其升任正式总理摇唇鼓舌,与其政敌斗得你死我活。

各派争斗愈发激烈,互相攻击,各不相让。在一旁静观的英迪拉由于没有过早地出击,政坛各派以为她无意问津,因而无人向她发难。

在公众心目中,她仍是一个有谦恭风范的政治家。在局势快要明朗的情况下,英迪拉不失时机地开始行动。她凭借大名鼎鼎的尼赫鲁之女的特殊身份,党内各派及社会舆论对她无恶感等有利条件,施展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她说服了辛迪加派和担心专横的德赛上台的人,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接着,她又利用政治手腕把国大党的多数党员笼络在自己的麾下。经过辛迪加派的疏通,国大党执政的10个邦的首席部长表示愿意支持英迪拉。南达见称雄政坛无望便退出了竞选。唯有德赛欲与英迪拉决一死战。德赛对英迪拉大肆攻击和谩骂,意在抓住英迪拉反击时露出的破绽而大做文章。而英迪拉仍然保持谦和的风度,令公众舆论大加赞赏。

结果英迪拉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印度总理。

英迪拉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处于劣势时善于守拙,静待时机。当政敌互相倾轧而元气大伤时,她果断出击,大做文章,最终顺利地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人生在世,要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如果要无所不为,最终只能是一无所为。暂时的“不为”,是为了长远的“有为”;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实在在的“为”。因此,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不能不以暂时的退让谋求长久的进步。

先做适者,再做强者

人生在世,谁都愿意做一个强者,但是做一个强者何其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过渡期的人而言,此前已经有了一些人生和工作经验,但是距离成功尚有一段很长的路。渴望成功的同时,难免会心急上火,耐不住,事实上,越是这样,越是什么也做不好。处于这种阶段的人,做不了强者,就该从适者做起,适应了,才可能超越。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说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说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就像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在什么容器之中就像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失,就像水一样,消失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都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急切地盯着大师,渴盼着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大师手指所触之地,那里有一个深深的凹口。

大师说:“下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口就是雨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以被装入规则的容器,又可以像这小小的雨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容器破坏。”

大师点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当如水,无常形常式,却包容万物,无往不利。能屈能伸,乃智者人生。的确,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做强者之时,就该适应环境,在逆境中努力掌握生存的法则,保存实力,以待转机。等到顺境时,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这也正是大师想告诉故事中那个人的。

一个人不懂得去适应环境,那么估计还没有等到好的时机,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正如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说:“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与其整日为世界未能如自己的意,莫如以适者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要做一个适者,就得学会有刚有柔。人太刚强,遇事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事。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